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旁正中小切口椎板入路显微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旁正中小切口椎板切除入路切除髓外硬膜下肿瘤12例,其中神经鞘瘤8例,脊膜瘤4例。肿瘤位于颈段3例,胸段7例,腰段2例。所有病例采取旁正中4cm皮肤切口,以能够显露肿瘤相对应的椎板为标准,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磨除病变侧椎板行肿瘤切除,术中应用SEP,MEP监测实行全切肿瘤,减轻脊髓损伤。结果12例肿瘤均全切除,随访1~15个月,其中11例脊髓损伤功能完全恢复,另1例恢复不完全,所有手术患者术后未出现运动障碍及脊柱畸形。结论对于髓外硬膜下的良性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旁正中小切口椎板入路能全切肿瘤,手术微创,手术后恢复快,病人卧床时间短,经济效益好。

  • 标签: 髓外硬膜下肿瘤 术中电生理监测(SEP\MEP) 半椎板切除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肩关节的置换疗法在肱骨近端出现粉碎性的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骨科当中收治的进行了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肩关节的置换疗法的肱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11例,在11例患者当中平均的年龄在62.5岁,由骨科医师使用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来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在手术结束之后的一年之内进行跟踪随访,有1例患者出现了非常轻微的痛感,其他10例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按照诊断标准来看,11例患者当中,恢复等级为好的患者4例,恢复中等的患者5例,恢复一般的患者1例,恢复的差的患者1例。总的有效率为81.82%。结论针对肱骨近端出现粉碎性的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肩关节的置换疗法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关节置换手术 肩部 肱骨骨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50 例骨折患者 。对照组骨折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 ,观察组骨折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对比两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肢负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6%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8% ,两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患者的临床疗效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值得临床 推广与 应用。

  • 标签: 半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患者 不稳定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强调术前散瞳检查的重要性,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36眼)隐匿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进行散瞳检查,根据悬韧带断裂的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析术后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根据是否散瞳检查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进行散瞳检查。观察组18眼,对照组18眼。结果观察组术前视力(0.22±0.4),术后(0.4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散瞳后前眼压对比,对照组术前(35.8±0.4)mmHg,术后3天(25.4±0.4)mmHg,术后1周(20.4±0.5)mmHg,术后一个月(17.7±0.5)mmHg;观察组术前(36.1±0.4)mmHg,术后3天(21.1±0.5)mmHg,术后1周(19.4±0.4)mmHg,术后一个月(15.9±0.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前房深度(3.59±1.0)mm,术后3天(3.68±0.9)mm,术后一周(3.72±0.8)mm,术后一个月(3.92±0.8)mm;观察组术前前房深度(3.60±0.9)mm,术后3天(4.00±0.9)mm,术后一周(4.12±1.0)mm,术后一个月(4.30±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进行散瞳检查能提高晶状体脱位的检出率,隐匿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时容易误诊,散瞳检查能明确悬韧带断裂的部位及范围,为选择合适的手术提供依据。

  • 标签: 散瞳检查 隐匿性 眼压 继发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和PWI扫描技术在界定超急性期脑梗死影像暗带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神经内科收治的38例经临床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8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立即先后行CT和MRI扫描,排除脑出血,并在临床治疗后2d~1个月后进行MRI复查。对比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DC)和表观扩散系数比例(ADCR)。结果38例病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时MRI平扫T2WI未能明显显示新近梗死灶,而同一层面DWI38例患者全部显示脑梗死的强异常高信号区,其中32例为大面积脑梗死,5例为腔隙性脑梗死。梗死中心对侧镜像区(ADC值10.112+0.976)与影像暗带区ADC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与其他两个测量部位影像暗带对侧正常区、病灶中心区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DWI和PWI扫描技术均能及早发现超急性期脑梗死,综合应用二者能显著提高缺血性暗带的预测率。

  • 标签: 磁共振DWI PWI 超急性期脑梗死 影像半暗带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THR)、髋关节置换术(HHR)运用价值。方法: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全髋组39例和髋组39例,各行THR、HHR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全髋组治疗优良率(94.87%)和髋组(87.18%)比,无明显差异(P>0.05)。全髋组术中出血量较髋组多,手术时间较髋组长,髋关节恢复时间较髋组短(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THR、HHR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均较为理想,但前种治疗方式可缩短患者髋关节恢复时间,后种治疗方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老年 疗效 股骨颈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全髋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全髋组(n=40例)、髋组(n=42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全髋组髋关节活动度、Harris 评分较髋组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伴髋组(P<0.05)。结论 与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管术更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及功能,且安全可靠。

  • 标签: 创伤性股骨颈骨折者 全髋 半髋关节置换 效果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及320排CT血管造影(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明确两者优势和劣势,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检查手段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经DSA(数字减影)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比较彩超和CTA确诊率及破口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彩超确诊率86%,CTA确诊率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彩超破口检出率34.2%,CTA破口检出率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CTA确诊率及破口检出率高于彩超。但彩超是无创检查,渐变、迅速、经济、重复性好,彩超结合CTA有助于主动脉夹层的明确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实施主动脉夹层介入术的患者,根据研究所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围术期内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评价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焦虑(SAS)及抑郁(SDS)情况、睡眠质量等指标。结果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围手术期未发生切口感染、压疮、栓塞等并发症,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生活质量总分为(80.24±6.71)分。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睡眠质量(PSQI)等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经检验,差异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围术期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主动脉夹层介入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平扫与CT血管造影(CT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26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然后行CTA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20例为典型主动脉夹层,6例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按Stanford分型,A型10例,B型16例。20例典型病例中19例CT平扫可见撕裂内膜片,1例只可见主动脉增宽,增强后可见内膜片分隔真假腔内均有造影剂进入。结论主动脉夹层需要增强扫描,但在受各种条件限制、患者不能及时进行检查时,CT平扫可以提示主动脉夹层的存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CT平扫 CT血管造影
  • 简介:例1:患者,男,26岁。以“腹痛1天加重伴心慌,气短,胸痛6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四肢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未予重视,于次日体力劳动时自觉腹痛加重,随之心慌气短、胸痛、恶心、无呕吐及腹泻,急来我科就诊。即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前壁心梗,心衰,心律失常。近2个月来经常无明显诱因腹痛。入院查体:T37.9℃,P38~74次/分,R24次/分,BP80/50mmHg。精神萎靡,神志清,反应迟钝,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38~74次/分,律不齐,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腹痛 误诊分析 首发症状 心慌气短 急性前壁心梗
  • 简介:韶关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报告曹飞虎,刘甜来,吴建荣,于顺平,叶蟠德,邓明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已被证实。[1,2]为了摸清韶关市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鼠类的传播动态,我们于1985年进行一次EHF宿主动...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宿主动物 韶关市 褐家鼠 黑线姬鼠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2000年9月-2003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腹主动脉瘤作了总结。重点报告了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并总结了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的配合要点与技巧,阐述了给与病人感情支持及医护密切配合的重要性。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人造血管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崎形一期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11至2011-08收治的22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畸形一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病例。患儿在以舒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手术治疗,同时动态监测上下肢动脉压力。结果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术后早期下肢收缩压略低于上肢收缩压。手术期间无麻醉死亡,未发生截瘫、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崎形一期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中,维护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防治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是麻醉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麻醉 主动脉缩窄 心脏崎形 一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IABP的主要血流动力学获益来自减少心脏后负荷,增加舒张期的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心肌氧需。防治IABP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熟知各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病情,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IABP的功能,使危重患者渡过难关,起到“生命之桥”的作用。

  • 标签: IABP 心脏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