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呈上升趋势,通过采取护理干预对策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方法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评定,神经功能评价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对有抑郁情绪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通过对卒中后抑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实施。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HAMD呈正相关,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评分与HAMD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护理人员应针对卒中后抑郁的主要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卒中抑郁 护理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抑郁患者应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患者选择综合的心理护理,可是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较好的改善,降低抑郁症的出现,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可能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9例发病1月后的首发脑卒中患者,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分组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血管危险因素(VRF)、卒中部位和性质、患者社会支持情况、生活应激事件、照顾者抑郁情绪(SDS自评量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初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PSD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和NIHSS评分;而Barthel指数和社会支持评分则为保护因素。结论首次脑卒中发病1月后并发抑郁的发病率较高,且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患者年龄、性别、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社会支持评分有关。

  • 标签: 卒中 卒中后抑郁 发生率 相关因素 因子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抑郁症进行调查分析,并对80位老年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从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角度来进行探讨。方法分析老年患者抑郁的原因。结果老年患者抑郁症状受到来自身体、心理、经济、家庭和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影响。结论老年患者抑郁症的护理主要是使他们重拾信心,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

  • 标签: 护理治疗抑郁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抑郁药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许多新型抗抑郁药在国内生产.这类药物不仅有抗抑郁的疗效,对焦虑不安、强迫状态及恐怖症也有一定疗效.本文对在临床应用的4种国产抗抑郁新药作一介绍.

  • 标签: 国产药品 抗抑郁药 临床应用 吗氯贝胺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6个月至2年内最严重,它直接影响病人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卒中后抑郁具有复杂的损伤机制,同时整个发病过程受相关基因调控,形成多层次,多途径交错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最终导致脑损伤和功能障碍。本文综述了卒中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 标签: 卒中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疗法对人流后合并抑郁障碍的作用。方法对于半年内符合人流手术标准的病例,确诊为抑郁障碍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在认知护理第5周后再次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观察认知护理的效果。结果认知护理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平均分为18.56±1.98分,护理后5周评分为8.938.93±2.07分,认知护理前后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护理能有效改善人流后抑郁障碍患者的症状。

  • 标签: 人工流产 抑郁障碍 认知护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简介:近期,国内多地出现的雾露天气给不少人内心笼罩上一层阴霾,秋冬季节,原本就是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而持续的雾霾天气,久不见阳光,人更容易出现疲惫、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抑郁等问题。而心理素质较差、原本就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 标签: 抑郁症 秋冬季节 精神疾患 情绪低落 烦躁不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睡眠不足的儿童成年后易得抑郁症,并且会很好斗。以往的研究表明,失眠患者往往更容易发生情感障碍,因此研究人员对2076名4~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将睡眠状况共分为比同龄人睡眠少、感觉非常疲倦、入睡困难、常做噩梦;比同龄人睡眠多和有梦游或梦呓等6类,在16年中共进行了6次跟踪随访,在对社会背景、工作压力等因素进行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比同龄人睡眠少的人成年后抑郁和好斗的倾向较高。

  • 标签: 抑郁症 成年 英国 研究人员 人睡眠 伦敦大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型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厶关系是双向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的平均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大量研究发现: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抑郁;病程越长越容易抑郁;糖化血红蛋白值越高越容易抑郁;并发症数目越多越容易抑郁。因此,对于女性、病程长、并发症多、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者,患者和家属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抑郁等疾患。同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和抑郁症状,帮助患者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生活方式干预是最简便易行的措施,不仅对缓解抑郁有益,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是有益的。

  • 标签: 生活方式干预 抑郁症状 干预措施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值 非糖尿病
  • 简介:摘要老年抑郁症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本文在对老年人抑郁症护理的过程中,主要从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角度来对老年抑郁症的护理进行探讨。并且在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患者的焦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老年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躯体化抑郁又称隐匿性抑郁(HSD),是以躯体症状为唯一主诉而缺少经典的抑郁症状,容易被误诊.现将笔者在内科门诊中确诊的HSD69例分析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躯体化抑郁 误诊 精神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