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周期动态变化是建立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装测装置寿命的基础之上,并对油色谱在线监测周期的时间序列进行再次的空间重构,得出最佳的时间延隔和嵌入维数。然后,再将最佳的时间延隔作为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最佳周期。在此之上,进行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周期动态的调整使其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本文就以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周期动态调整方法分析为研究对象,系统的进行研究和阐述。

  • 标签: 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 周期动态 调整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术后颅内压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42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人术后进行动态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监测指导临床治疗。结果33例病人根据颅内压监测结果指导减少脱水剂使用量,8例颅内压增高者导致了增加脱水剂使用量或再次手术处理,取得好的疗效。结论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的临床处理和疗效评估,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颅内压监测
  • 简介:本文针对短波监测车主要测向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可作为短波监测车验收、维护、校准的技术参考。

  • 标签: 短波 监测车 测向 指标
  • 简介:判断一国粮食安全的实现程度,要基于对粮食安全的清晰认知。粮食安全问题易被简化为粮食总产量问题。上述概念相关但非同一命题。国际粮食安全认知维度及演进显示,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从横向看,它包含可供量、粮食获取、粮食利用(如营养安全)与稳定性四个维度;从纵向看,它包括宏观、中观与微观(如家庭获取能力)三个层面。一个完备的国家粮食安全监测指标体系也应与这四个维度、三个层面相对应。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政策与监测主要强调国内供给总量安全,属于可供量维度与宏观层面的交集;其他维度则较为单薄,尤其是微观层面的粮食获取维度以及粮食利用维度下的营养安全。借鉴巴西跳出“粮食生产大国无粮食安全之虞”的认知窠臼、直面其粮食安全严峻态势、进而推行影响深远的“零饥饿”计划、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中国应加快构建一套比较全面的、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现状的粮食安全认知、监测及治理体系,即将粮食安全治理重心从宏观转入宏观、中观、微观并重,构建一套全面的粮食安全监测指标体系以及建立跨部门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 标签: 中国粮食安全 认知维度 监测指标 巴西“零饥饿”计划 治理体系
  • 简介:摘要分析2010~2014年铜川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状况,发现消毒效果不足之处,提出问题。方法对辖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室内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医疗污水等消毒效果进行采样监测。结果5年共采样辖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样品1265份,合格1229份,总合格率为97.15%。各年度合格率为95.49%、96.86%、98.10%、98.46%、97.07%。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使用中的消毒液、医疗污水的总合格率为93.80%、98.63%、98.96%、99.41%、90.24%、66.67%。结论铜川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效果良好,各年度各项目均无差异,医疗污水消毒效果较差,应加强医疗污水消毒及管理工作。

  • 标签: 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侧凸矫形术病患各项护理指标,为全面完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脊柱侧凸矫形病患102例,对其实行全程护理指标监测分析处理。结果在术前训练中,病患对于各项训练项目的依从性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0.05。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高热、尿管延迟拔除等。结论针对脊柱侧凸矫形术病患,需着重加强其全程护理管理,增强病患术前训练依从性,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患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 标签: 脊柱侧凸矫形术 全程护理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B超监测下瘢痕子宫早早孕(妊娠6周内)无痛人流的可行性。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妊娠6周以内瘢痕子宫早早孕妇女118例(研究组)和妊娠6~10周非瘢痕子宫患者128例(对照组)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无痛人流。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吸出物重量、术后流血时间,并随访术后月经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吸出物量、术后流血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完全流产率均为100%。研究组术后1个月月经恢复率较对照组高。结论B超监测下瘢痕子宫早早孕无痛人流效果满意可行。

  • 标签: 瘢痕子宫 早期妊娠 人工流产术 B型超声波
  • 简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现代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也越来越广,带动了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碎石注浆桩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碎石注浆桩的相关概念,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并就施工技术监测方式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 标签: 公路工程 碎石注浆桩 技术要点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43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结果430例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5例,感染率为5.81%,感染部位以器官腔隙感染为主;手术相关性感染83例,感染率19.30%,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感染;危险指数等级不同感染率不同,危险指数0、1、2级感染率分别为2.46%、6.01%、20.00%。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多,危险指数等级越高、手术时间越长的患者越容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感染。

  • 标签: 神经外科 手术患者 手术部位感染 目标性监测 持续改进
  • 简介:目的:了解欧盟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对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立法背景、立法进程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对欧盟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进行研究,并与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欧盟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清晰、有关于严重不良反应的信息交流制度、信息保密制度和先进的关联性评价标准,有明确的后续措施和应对措施,以上对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不良反应 化妆品 欧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田东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个点共调查农村居民1026人,其中男性533人,女性49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56%。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5.46%、0.10%和0.10%。男、女性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32%和6.69%,30~60岁年龄组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田东县农村居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流行虫种以钩虫为主。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 标签: 土源性线虫 农村居民 感染 监测
  • 简介:奶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两病”)分别是由结核杆菌和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两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规定必须强制报告,我国则将该“二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随着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进一步形成,奶牛交易频繁,奶牛“两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加强奶牛“两病”的监测检疫工作,防止“两病”的扩散和传播对促进奶牛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重而道远。

  • 标签: 奶牛 两病 监测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价艾滋病防治效果,采取下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对铜仁市妇保所、碧江区妇保所孕产妇监测,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及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对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2013年监测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5%(298/400)、80.5%(322/400)、88.75%(355/400);HIV阳性率为0.25%(1/400)、0、0.25%(1/400);梅毒阳性率为1%(4/400)、1.8%(7/400)、1%(4/400);HCV阳性率为0.25%(1/400)、0、0.25%(1/400)。结论铜仁市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HIV感染率处在较低水平,但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大宣传力度,定期进行HIV、梅毒等疾病的检查,早期发现和阻断艾滋病、梅毒、丙肝经母婴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孕产妇 哨点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武定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48名人群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20%,不同性别人群、不同地区人群、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要实现消除麻疹目标,还需继续保持较高的接种率,提高人群麻疹免疫力,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 标签: 麻疹 健康人群 抗体 监测
  • 简介:摘要随着电力系统朝着超高压、大容量方向发展,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越来越重要,停电事故给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对电气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测,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停电事故发生。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变电站电气设备泄漏监测内容及方案及研究方案,探讨了变电站电设备泄漏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

  • 标签: 变电站 电气设备 泄漏监测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患者采用分级监测与护士分层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98名ICU患者及我科36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13年12月31日前实施单纯分级监测,将患者定为对照组,之后实施分级监测与护士分层管理相结合,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护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患护比为11.2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58,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5%,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3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分级监测结合护士分层使用的管理方法,能提高ICU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并调动护士的积极主动性,体现护理绩效分配的公平性,是一种科学的ICU护理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ICU患者 分级监测 分层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经皮氧分压监测糖尿病足溃疡护理过程中的方法和措施,为以后的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入院收治的30例经确诊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经皮氧分压监测的方式,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患者实施积极正确的治疗,做好血糖控制以及足溃疡护理,另一方面还要适当地给予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和指导。结果通过对所研究患者进行随访三个月后的经皮氧分压监测结果分析和研究,发现监测结果全部得到好转,护理效果明显提升。结论根据本次的研究观察得出,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使用经皮氧分压监测方式,同时依据相关的数据结果所制定的有效护理措施是做好预后工作的重要保障,.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氧分压监测 糖尿病足溃疡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