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一站式检查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中一次性注射造影剂和分两次注射造影剂检查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的方法优劣与价值。方法对100例疑似PE患者分两组行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CT血管成像技术。Ⅰ组50例采用一次性注射适量的碘普罗胺,在平主动脉弓处的上腔静脉触发扫描肺动脉,在肺动脉扫描后延迟80S后从髂棘到下腔静脉入口处进行下腔静脉扫描,肺动脉扫描后延迟180S后从髂棘上10CM开始到踝关节扫描双下肢深静脉。Ⅱ组50例患者先注射40ml碘普罗胺行肺动脉扫描后,再根据体重注射适量的碘普罗胺85S后下腔静脉扫描,180秒后扫描双下肢深静脉。两组全部20例患双下肢深静脉、下腔静脉联合肺动脉CT血管成像全部图像拆薄到层厚为1.mm,间距为1.mm,在工作站进行重建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三维重建的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及表面重建。结果除Ⅱ组中有4例肺静脉显影浓度超过肺动脉需要重做外,其余两种方法96例患者目标血管均显影良好。Ⅰ组肺动脉CT值大于200HU,存在肺动脉及肺静脉同时显影的情况但肺动脉均比静脉CT值高,不影响诊断及动脉血管图像重建。Ⅱ组肺动脉CT值大于165HU,其中6例肺静脉基本不显影,3例动静脉同时显影,但肺动脉均比静脉CT值高。两组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CT值大于120HU,其内血栓CT值小于70HU,目标血管与血栓的密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站式行肺动脉、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CT联合成像技术的两种方法在目标血管显示上均能达到诊断要求,而一次性注射造影剂法比分两次注射更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可作为疑似双下肢深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合并肺动脉栓塞患者的首选检查手段。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 肺动脉
  • 简介:目的探究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疑似或确诊梅毒者100例,视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者40例,视为参照组,均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验,对比两组试验者的重复性、灵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不同水平梅毒螺旋体抗体,批内重复性与批间重复性的CV(变异系数)均小于1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检测阳性最高稀释度116。结论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实施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应用价值高,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梅毒螺旋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分析应用螺旋 CT小肠造影与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 45例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8月间,我院对 45例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进行螺旋 CT小肠造影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结合临床确诊情况分析比较两种检查的效果。结果: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的敏感性为 100%,螺旋 CT小肠造影检查的敏感性为 95%,两者联合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准确性为 99%。结论:联合螺旋 CT小肠造影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小肠肿瘤性疾病的确诊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螺旋 CT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小肠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学治疗早期疗效及预后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诊断为晚期NSCLC患者5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47~63岁,平均年龄55.4岁。均予以含铂双药全身化学治疗方案。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本(RECIST1.1)评价临床疗效,并按临床疗效不同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两组患者均在化学治疗前后行MSCT灌注成像模式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测定并比较强化峰值(PEI)、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达峰值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等指标。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分别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缓解率及生存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观察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缓解组2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47~61岁,平均年龄54.1岁。未缓解组2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50~63岁,平均年龄56.9岁。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EI、BF值均升高(P<0.05),BV、MTT、TTP值均降低(P<0.05);而缓解组治疗后PS降低,未缓解组治疗后PS增加(P<0.05)。化学治疗前两组患者CT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缓解组相比,治疗后缓解组PEI、BF值均较高,PS值均较低(P<0.05),而BV、MTT、TT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缓解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显著优于未缓解组(H=17.528,χ~2=7.125,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EI是缓解率及生存率的保护性因素[比值比(OR)=3.396、4.233,P<0.05],而PS是危险因素(OR=0.034、0.042,P<0.05)。Kaplan-Meier分析,PS减少和增加患者总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8.8个月、7.6个月(P<0.05)。结论64层MSCT灌注成像检查在评估NSCLC患者化学治疗早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有较好价值,对于化学治疗后PS值减少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多层螺旋CT灌注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危险因素 缓解率 早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5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断影像学图像,记录其各主要血管段的狭窄情况、狭窄程度等。结果6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共检出93段血管段狭窄的情况,以LAD和RCA狭窄率最高,分别占53.33%和56.67%。其中单支病变患者35例(58.33%),2支病变患者17例(28.33%),3支病变患者8例(8.33%),以单支病变为主。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分别有55支(22.92%)、64支(26.67%)、30支(12.50%),以中度狭窄为主。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不仅操作无创、简单,而且扫描范围广、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能对冠脉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定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64排128层螺旋CT 冠脉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16层螺旋CT在夹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40例,均接受16层螺旋CT多维成像技术检查,探讨分析该检查方法对夹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图像数据诊断分析,所有患者中经16层螺旋CT检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3例,主动脉瘤患者8例,诊断结果比较确切,16层螺旋CT检查出的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累及分支血管数为(4.52±0.86)个,夹层血栓形成率为75.0%,动脉壁钙化率为22.5%。结论16层螺旋CT多维成像技术可清晰明确的显示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瘤的征象,可为二者临床诊断、病情判定提供合理参考。

  • 标签: 16层螺旋CT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疾病中应用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的最终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 48 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24 人,实验组行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联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雷贝拉唑、兰索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治疗效果 以及 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 ,实验组 组患者优于 对照 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实验组患者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疾病中应用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效果良好,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雷贝拉唑 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 幽门螺旋杆菌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结果与胸痹心痛病中医病性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88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320排6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技术,将结果与中医辨证结合,统计研究对象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分布情况,分析冠状动脉CTA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依次为胸痹心痛常见病性证候要素;三支病变主要证素为血瘀、痰浊,单支病变主要证素为气滞;冠心病狭窄严重患者常见气虚、阴虚、痰浊证素。结论冠状动脉CTA结果与胸痹心痛病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分布间具有相关性,可用于临床在治疗胸痹心痛病时正确辨证论治、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及调整药方。

  • 标签: 640层螺旋CT 冠状动脉CTA结果 胸痹心痛病 中医病性证候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参与本次试验,病例来自于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试验组采取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就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2.9%),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组间比较P>0.05。结论序贯疗法相比于标准三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消化性溃疡中更具优势,其疗效更佳,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序贯疗法 标准三联疗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无头加压螺钉以及微型钢板对掌、指骨发生斜行或者螺旋形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笔者从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一年时间内收治的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4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其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由20例患者组成,一组患者通过微型钢板进行治疗,叫做观察组,一组患者无头加压螺钉进行医治,叫做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发生概率进行研究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以及术后的愈合时间的长短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9/2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14/20),两组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所以我们认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术后7天后发生愈合,对照组患者有4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术后12天后愈合,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掌、指骨发生斜行或者螺旋形骨折的患者通过无头加压螺钉或者微型钢板进行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微型钢板的治疗效果更加优良,术后感染率更低,愈合时间更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广泛应用。

  • 标签: 掌指骨骨折 螺旋形骨折 无头加压螺钉 微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6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四联疗法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胃液pH值、IL-8以及TNF-α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液pH值、IL-8以及TNF-α等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胃液pH值、IL-8以及TNF-α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配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HP感染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胃液pH值得到显著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水平明显降低,临床推广的价值较高。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铋剂 消化性胃溃疡 HP感染 临床效果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在围手术期骨折患者心血管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拟行骨折外科手术、术前经心内科会诊怀疑存在冠心病并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的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诊断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共有冠状动脉狭窄者10例,包括主动脉夹层1例、肺动脉栓塞1例和无明显异常8例。根据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进行心血管病评估,其中放弃手术者2例,进行择期手术者4例。轻度和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手术实施计划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有助于心血管事件的减少。

  • 标签: 骨折 围手术期 64排128层螺旋CTA三联检查 心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罗氏电化学发光Cobase601与希森美康化学发光酶联免疫HISCL5000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结果。方法选择在罗氏Cobase601检测仪上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大于1.00CIO,同时在希森美康HISCL5000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标本数49例,其中罗氏检测结果为1-10COI的标本10份,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118X+0.462,相关系数0.225,10.10-350COI的39份标本中,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471X-12.70,相关系数0.936。结论罗氏检测结果1-10COI之间,两种方法结果无相关性,罗氏检测结果为10.10-350.00COI之间,两种方法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

  • 标签: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电化学发光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泰兴地区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联合幽门螺旋杆菌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的住院患者359例,同时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PGR)、胃泌素17(G17)、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组的PGⅠ水平显著高于胃癌患者组(P<0.01),PG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P<0.05),PGR水平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组(P<0.01)。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患者的G17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患者(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患者HP阳性率均比较高。但HP感染在PGⅠ、PGⅡ、PGR、G17水平变化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与幽门螺旋杆菌可作为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对于胃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幽门螺旋杆菌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盘半月板损伤(Discoidmeniscusinjury,DMI)治疗方式,选择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与成形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9例,34例选择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作为切除组,35例选择关节镜下成形缝合术作为成形组,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成形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优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成形缝合术治疗DMI的临床效果较半月板切除术疗效更佳。

  • 标签: 盘状半月板损伤 成形缝合术 关节镜 半月板切除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肺动脉成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及右心结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这些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接收的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右心结构CT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右心结构CT和超声测量值结果及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右心结构CT检测结果中右房横径、右房上下径、右室基底段内径、RVAWT、dPA、rPA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右心结构CT测量值结果中右房横径、右房上下径、右室基底段内径、RVAWT、dPA、右室横径/心脏横径均显著长于超声(P<0.05),CT和超声测量值结果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肺动脉成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及右心结构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肺动脉成像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右心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提供科学用药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8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每组54例。观察组行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行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根除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含铋剂四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