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南地区肺移植受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中国南方地区3所医院接受肺移植的300例受者资料。按照是否存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IPFI组,93例)和非感染组(nIPFI组,207例),男女比例为254/46例,年龄(54.98±14.2)岁。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表现,气管镜检查,深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离及培养,真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至少发生1次IPFI的93例受者中,曲霉菌感染最常见,占56例(60.2%),其后依次为假丝酵母菌感染15例(16.1%)、耶氏肺孢子菌感染13(14.0%)、毛霉菌感染4例(4.3%)、隐球菌感染3例(3.2%),其他少见真菌感染2例(2.2%)。IPFI组与nIPFI组1年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5.2%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移植术后IPFI发生率高,曲霉菌感染最常见,发病时间多在6个月以后,肺部感染多见;假丝酵母菌病是第二常见真菌病原体,术后早期多见,以气道及吻合口感染多见;肺移植受者IPFI死亡率高,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肺移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曲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诺卡菌感染的5例肺移植受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案,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5例肺移植受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66岁(26~69岁),单肺移植3例,双肺移植2例,确诊诺卡菌病距肺移植手术的中位时间为术后6个月(5~19个月)。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黄痰、气促。实验室检查发现淋巴细胞下降,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降钙素原轻度升高,并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表现为多发结节、实变影,可伴空洞及胸腔积液。结果5例肺移植受者中,2例为肺部感染合并血流感染,3例为单纯肺部感染,鉴定出皮疽诺卡菌5株。根据药敏选择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经治疗后5例受者均好转出院,随访1年以上,1例受者死亡,4例治愈。结论肺移植受者诺卡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年以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结节及实变影,治疗上需根据药敏早期、联合、足疗程用药。

  • 标签: 肺移植 肺部感染 诺卡菌
  • 简介:摘要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慢性移植肺功能丧失(CLAD)作为肺移植术后远期的主要并发症,是影响肺移植受者远期存活的主要障碍,其主要分为两种亚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和限制型移植肺失功(RAS)。本文总结了肺移植受者CLAD的发病率、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以期提高对CLAD的诊治水平,延长肺移植受者存活期。

  • 标签: 肺移植 慢性移植肺功能丧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纤毛运动不良症(PCD)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1例37岁男性受者,幼时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伴活动后气促,病情进行性发展,住院次数≥6次/年,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RC)2~3级,经辅助检查及多学科会诊讨论,诊断为原发性纤毛运动不良症,内科治疗无效接受双肺移植术。检索相关国内外文献,对PC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及分析。结果PC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纤毛结构和/或功能发育异常,临床表现多为慢性鼻窦炎、支气管扩张、中耳炎和不孕不育,影像学检查可见全内脏左右转位、右位心,并可见弥漫性囊柱状支气管扩张感染,伴有支气管管壁增厚。诊断取决于临床表现、糖精试验、鼻腔一氧化氮试验、高速视频显微镜分析、透射电镜、基因检测和免疫荧光。本例PCD受者接受双肺移植术后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肺移植是终末期PCD唯一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既能挽救生命,又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移植 原发性纤毛运动不良症 卡塔格内综合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叶移植术在终末期肺疾病受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科接受肺叶移植的14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供肺气道分泌物或组织培养病原体阳性11例(78.6 %);单侧肺叶移植2例,双侧均为肺叶移植2例,一侧肺叶移植而另侧为普通肺移植的双肺移植10例;术中需要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者11例。14例受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保留ECMO 5例,术后撤除ECMO的时间是1 d(1~11 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是4.5 d(0~182 d),术后ICU停留的时间是11 d(2~186 d);1例因胸腔内活动性出血需要二次开胸止血;14例肺叶移植受者中,10例存活至今,2例死于残端瘘,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肺叶移植对特定的终末期肺疾病受者(特别是大供肺小胸腔)来说,是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肺移植 肺叶 终末期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国肺源分配评分(LAS)在我国肺移植受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8年3月接受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美国器官获取和移植网络(OPTN)的LAS计算器计算受者的LAS分值,并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73例受者,年龄(56.49±12.64)岁(19~81岁),LAS分值(56.63±18.39)分(32.79~90.70分)。按疾病类型分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62例,间质性肺疾病85例,支气管扩张症11例,肺动脉高压8例,其他7例,上述疾病受者LAS分值分别为(47.85±15.22)、(61.89±18.63)、(56.58±18.91)、(55.23±10.74)和(72.45±16.41)分,COPD组受者LAS明显低于间质性肺疾病受者(P<0.001)。按术前疾病严重程度分组:重症组(气管插管或ECMO支持)57例,LAS(79.15±7.95)分;无创通气组39例,LAS(48.42±11.58)分;吸氧组77例,LAS(44.11±8.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LAS分值分组:LAS<50为低危组,50~75为中危组,>75为高危组,三组受者术后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90.5 %、81.8 %和71.1 %;1年存活率分别为85.4 %、74.4 %和5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LAS可反映受者等待肺移植的紧迫性,而且与术后早期存活率相关;临床上可采用LAS选择合适受者,理想的肺移植受者LAS为30~75分。

  • 标签: 肺移植 肺源分配评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