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2008-2010年,在鱼类资源调查基础上,分析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鱼类物种5目11科42属49种,其中本区土著种5目10科38属45种,包括中国特有种4种,中国易危种5种,冷水种8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土著种群落中,有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32种,鲤科(Cyprinidae)鱼类29种,觞亚科(Gobioninae)鱼类13种;古北界北方区黑龙江亚区黑龙江分区物种为22种;源于东部平原和北方平原生态类群鱼类有27种;适应于江一湖缓流环境和淡水定居生活鱼类有33种;草上产卵和水层产卵繁殖鱼类有37种;杂食性和初级肉食性种类有28种,它们均相对占优势。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嫩江鱼类群落物种结构Jaccard系数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18和0.838;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和常见种分别为14种和25种;物种多度格局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这些结果表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与嫩江密切相关,鱼类区系复杂,物种组成与生态类型多样;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但仍面临着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尚占有一定比例而导致群落结构脆弱潜在威胁。保持嫩江鱼类群落结构稳定,对维护和发展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 标签: 鱼类群落 土著种 区系组成 物种多样性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简介:通过等温热力学吸附实验,比较人工湿地基质高钙废渣、改性赤泥和火山石对污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基质氨氮吸附过程都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高钙废渣、改性赤泥和火山石对氨氮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6.27mg/g、6.15mg/g和0.98mg/g;经高钙废渣处理污水,出水最清澈;高钙废渣对氨氮吸附效果最好。用吸附效果最好高钙废渣进行了模拟人工湿地吸附氨氮基质柱实验,以高钙废渣为基质模拟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去除率为20%~42%。

  • 标签: 氨氮 等温吸附 基质 人工湿地
  • 简介:植物排放甲烷(CH4)来源尚存很大争议,而光照和紫外辐射胁迫可能是植物排放CH4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亚热带常见树种米槠、木荷、浙江桂、罗浮栲、杉木、马尾松和柑橘7种树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了光照和增强紫外辐射对树木叶片CH4排放影响.结果表明:7种树木叶片平均CH4排放速率在光照条件下(21.176ng·CH4·g^-1DW·h^-1)是在黑暗条件下(9.699ng·CH4·g^-1DW·h^-1)2.2倍,光照对不同树木叶片CH4排放速率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在高UV-B辐射强度处理下,除浙江桂和柑橘外,其他5种树木CH4排放速率均显著高于低UV—B辐射强度处理CH4排放速率;树种及其与光照或UV辐射交互作用对树木叶片CH4排放速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光照或增强UV辐射强度对排放速率较低树木种类排放CH4促进作用更强.

  • 标签: 光照 紫外辐射 叶片 CH4排放速率 树木种类 亚热带
  • 简介:福建省自然人文地域分异产生了两大双核结构,即福州—南平、厦门—龙岩,分别以福建省两大流域,即闽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为产生、发展区域背景.本研究根据双核空间结构,以"一体两翼"空间格局作为基本框架,通过分析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四大战略.

  • 标签: 一体两翼 双核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战略 福建省
  • 简介:运用ArcGIS软件解译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卫星影像数据,结合行政区划图确定汇水区3条主要河流两岸1000m为农村生活污染负荷评估范围,采用排污系数法估算农村生活污染负荷。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村生活污染负荷为8420.28t/a,其中,生活污水污染负荷占总量99.40%。农村生活污染对流域水质贡献率为27.84%,所排放污染物对河流贡献率大小依次是氨氮(34.95%)、总磷(27.81%)、化学需氧量(25.53%)和总氮(23.08%),农村生活污染已成为大伙房水库汇水区水体污染重要源。

  • 标签: 大伙房水库汇水区 农村生活 污染负荷 “3S”技术 排污系数法
  • 简介: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通过复杂水文过程相互联系和影响,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研究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对湿地保护和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以美国奥克弗诺基(Okefenokee)流域为案例,构建包含沼泽地表水、沼泽地下水、高地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4个水文子系统流域水文网络模型,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中效用、控制和单位元分析研究水文单元间作用关系。控制分析结果显示,高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子系统对沼泽地表水和地下水子系统支持程度达到100%。无论是沼泽还是松林高地,其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高度相互依赖和互补性。效用分析结果表明,沼泽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之间存在着互利水文关系。而单位元分析结果显示,沼泽地下水深层渗漏和高地松树生态系统蒸散过程是袭夺流域湿地系统水资源重要一环。上述结果表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水文单元之间作用过程、描述水文单元之间直接和间接水文关系,可以用于流域湿地水资源管理。

  • 标签: 奥克弗诺基 沼泽 湿地 水文关系 生态网络分析
  • 简介:以安庆沿江农田不同退耕还湖方式——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和湿地自然恢复区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水田和旱地土壤作为参照,研究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退耕还湖18a(1991~2009年)后,在湿地自然恢复区,湿地土壤(深度为0~30cm)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减小;由水田退耕18a湿地亚表层土壤(深度为15~30cm)脲酶活性和表层土壤(深度为0~15cm)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由旱地退耕18a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湿地表层土壤脲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湿地。退耕还湖18a后,进行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减小,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由水田退耕18a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由旱地退耕18a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脲酶活性、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湿地,而其亚表层土壤蔗糖酶、表层土壤磷酸酶、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由旱地退耕18a湿地。天然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已退耕还湖湿地和参照农田土壤。退耕还湖后,湿地不同利用方式及其历史利用方式影响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湿地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水文条件变化是导致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主要原因。

  • 标签: 退耕还湖 湿地土壤 微生物碳 土壤酶活性 安庆
  • 简介:为了完善松嫩平原西部油田区盐碱化湿地中微生物生态学状况和生态功能研究,对松嫩平原西部6个油田区湿草甸土壤中石油烃含量、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pH、含水量、电导率以及土壤微生物平板计数和微生物群落BiologEcoplate代谢活性进行测定,揭示油田区湿草甸非生物因子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石油污染下湿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代谢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代谢活性随石油烃含量增加而增大,当石油烃含量为5603mg/kg时,二者都达到了峰值;石油烃促进了油田区湿草甸土壤微生物生长,使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增强,提高了微生物对底物碳源利用能力;土壤其他非生物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代谢强度影响各异;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多样性都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总磷含量呈负相关。

  • 标签: 湿草甸土壤 石油烃 石油污染 微生物数量 Biolog测定 松嫩平原西部
  • 简介:2010年11月采集了黄河口潮滩湿地两种典型生态系统[碱蓬(Suaedasalsa)盐沼和光滩]表层土壤样品,进行了7d室内厌氧培养,并测定分析CH4产生潜力及其对有机物和氮输入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周期内,碱蓬盐沼和光滩表层土壤CH4产生潜力都在培养第7天后达到最大,平均值分别为0.0357μg/(g·d)和0.0013μg/(g·d),前者表层土壤CH4产生潜力高于后者;有机物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CH4产生潜力,且其对碱蓬盐沼CH4产生潜力较光滩具有更大促进作用。尽管葡萄糖对于潮滩湿地CH4产生潜力促进程度高于乙酸钠,但二者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氮输入对潮滩湿地土壤CH4产生潜力影响与氮输入形态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NH4+添加促进了碱蓬盐沼和光滩土壤CH4产生潜力增加,尽管其对于碱蓬盐沼促进程度要高于光滩,但二者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NO3-添加对碱蓬盐沼土壤CH4产生潜力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光滩土壤CH4产生潜力表现为促进作用。在当前外源有机物和氮(NH4+—N为主)为黄河入海主要污染物情况下,黄河口潮滩湿地土壤作为CH4源,在估算潮间带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应给予特别关注。

  • 标签: 土壤 甲烷产生潜力 潮滩湿地 有机物 黄河口
  • 简介:以福州市晋安河沿线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区内地表径流样品,通过分析径流水样中全氮、全磷浓度,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分析了地表径流中全氮、全磷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氮是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质,全磷除少部分地段超标外,总体上不构成污染;全氮、全磷半方差函数用球状模型拟合最好,其空间分布表现为各向同性;地表径流中全氮污染主要集中于管理条件落后居民区、餐饮业集中娱乐场所以及非城市主干道路.地表径流中全磷主要分布在餐饮业集中区域及管理落后住宅小区.福州城市地表径流氮磷污染主要来自于居民日常生活排污.

  • 标签: 城市地表径流 氮磷污染 空间分布 克里格插值
  • 简介:锰和锌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须微量元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和氮代谢起到重要影响;锌元素还与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合成息息相关,锰元素则能够调节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状况,是盐生植物适应环境不可缺少元素。于2008年5~11月,在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不同生境下,对翅碱蓬(Suaedasalsa)锰和锌含量与累积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潮滩翅碱蓬和低潮滩翅碱蓬锰和锌含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中潮滩翅碱蓬不同器官锌含量都大于低潮滩翅碱蓬,而低潮滩翅碱蓬除了根锰含量小于中潮滩翅碱蓬外,其他器官锰含量都大于中潮滩翅碱蓬;二者不同器官锰和锌含量都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其变化模式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都表现为生长初期锰和锌含量较低,之后波动增加;二者枯落物锰含量变化较为一致,但锌含量差异显著(p〈0.05);尽管中潮滩翅碱蓬与低潮滩翅碱蓬不同部位锰和锌含量间相关性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不同表现型植被间差异较大,原因可能与其生理生态结构以及对锰和锌元素吸收与利用程度差异有关。中潮滩翅碱蓬、低潮滩翅碱蓬不同部位锰和锌储量亦具有明显季节变化,且其变化模式大多符合Gauss曲线;在翅碱蓬生长阶段,根为中潮滩翅碱蓬锰和锌元素主要储库,其含量分别为(26.23±5.43)%和(2.84±1.06)%;根也为低潮滩翅碱蓬锌元素主要储库,其含量为(19.58±10.95)%;而茎为低潮滩翅碱蓬锰元素主要储库,其含量为(42.09±4.08)%。二者枯落物中锰和锌储量,特别是锌储量,所占比例很高,这可能与翅碱蓬生长末期,其地上不同器官中残存大量锰和锌元素,在其死亡前因移动性较差而无法大量转移有关。研究发现,中潮滩翅碱蓬、低潮滩翅碱蓬不同部位锰和锌含量和储量变化及差异主要与其生

  • 标签: 潮滩 翅碱蓬 新生湿地 黄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