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为彻底解决稠油开采带来废水问题,设计降膜蒸发实验方案。建立传热系数物理模型和实验测定方案,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稠油废水在降膜蒸发浓缩过程中,传热系数和垢阻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稠油废水蒸发过程中,蒸发器传热系数随着蒸发负荷升高,变化比较小;蒸发器垢阻受废水线速率和传热温差影响比较大;传热系数模型考虑到蒸发侧垢阻影响是合理。在选定好阻垢剂前提下,宜将蒸发负荷控制在20L/(m2·h),线速率控制在1.5~2.0L/(m·s)。

  • 标签: 稠油废水 蒸发 传热系数 垢阻
  • 简介:在质量传递过程中,流体流动状态对整个传质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利用流动可视化实验方法,在定常流场和脉动流场下,对SiO2-water纳米流体波壁管内流动特性进行可视化研究研究发现,在一个脉动周期内,波壁管内流动存在非常明显稳定流动和非稳定流动状态;相同入口雷诺数条件下,有脉动流场存在时,波壁管内流体流动混合情况比定常流动状态下强烈很多,这就意味着脉动流场具有更加优越质量传递特性;另外,还发现SiO2-water纳米流体湍流流动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流动可视化 脉动流场 纳米流体 波壁管
  • 简介:利用最新光谱数据库提出了基于数据库普朗克平均吸收系数计算方法和逐线法,并针对一维平行平板间等温辐射传热问题探讨了逐线法(line-by-line,LBL)、统计窄谱带模型(statisticalnarrow-bandmodel,SNB)和统计窄谱带关联K模型(statisticalnarrow-bandcorrelated-Kmodel,SNBCK)计算原理、计算精度和三模型间偏离变化。结果表明,三种模型结果吻合较好,几个数据库都比较准确。对于逐线法,表明可采用HITRAN2012(highresolutionTRANsmissionspectroscopicdatabase)光谱数据库替代HITEMP2010(high-TEMPeraturespectroscopicabsorptionparametersspectroscopicdatabase)数据库来提高计算效率。

  • 标签: 光谱数据库 普朗克平均吸收系数 逐线法 统计窄谱带模型 统计窄谱带关联K模型
  • 简介: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利用重要途径之一。提高单晶硅光学吸收特性可以提高光伏利用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具有竖直排列纳米孔阵列结构单晶硅薄膜光学特性,发现纳米孔阵列强化光学吸收机理包括等效折射率减小、纳米尺度效应和电磁波谐振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纳米孔阵列排列周期和孔径可以大幅增强单晶硅薄膜光学吸收,使纳米孔阵列单晶硅薄膜光伏器件理论效率比相同厚度单晶硅片光伏器件高85.5%,并预期可以使10^0μm量级厚度纳米孔结构单晶硅薄膜具有和10^2μm量级厚度单晶硅片相当光伏特性。

  • 标签: 硅纳米孔阵列 光学吸收 光伏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简介:选取了包括海上天然气(offshorenaturalgas,ONG)、陆上天然气(pipelinenaturalgas,PNG)和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LNG)在内11种气源作为样本,对8台中国燃具市场上具有代表性民用灶具进行了天然气组分变化导致民用灶具CO排放响应测试。讨论了不同组分气源对CO排放影响,并对Weaver互换指数在预测CO排放方面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测试发现:对于初状态工况调节较好、适应性较强灶具,当气源组分发生变化时,不会出现严重CO排放问题;灶具CO排放随着气源华白数增加呈现上升趋势;黄焰出现会更易导致灶具CO排放超标。针对中国灶具和气源特点,建议将Weaver互换指数中不完全燃烧指数JI从JI≤0.05调整为JI≤0.04;为了保证当气源发生互换时,不造成严重CO排放问题,建议对进网气源气质特性进行限制,宜引入华白数偏小、重烃类组分较少气源。

  • 标签: 天然气 民用灶具 CO排放 华白数
  • 简介:在Kumar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碳纳米管水基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分散剂为SDS纳米流体导热系数)进行了确认。利用所建模型,得到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为1.0×10^-3%-2.0×10^-2%时,模型值与实验值最大偏差为11.04%。

  • 标签: 纳米流体 碳纳米管 导热系数 模型 长径比
  • 简介:采用TG-DTG-DSC联用技术对木质颗粒和玉米秸秆颗粒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考察了在不同含氧气氛中两种生物质可燃特性、着火特性、燃烧稳定性、燃尽特性及综合燃烧特性影响,计算了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氧体积分数增大,两种生物质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降低,燃烧稳定性判别指数、可燃性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大;木质颗粒着火温度和前期燃尽指数高于玉米秸秆,后期燃尽指数低于玉米秸秆,木质颗粒比玉米秸秆颗粒更难热分解,氧气体积分数对玉米秸秆颗粒燃烧特性影响要大于木质颗粒;生物质在低温阶段活化能要大于高温阶段活化能,两阶段活化能随着氧气体积分数增大而减小。

  • 标签: 氧气体积分数 生物质 燃烧特性 动力学
  • 简介:建立了微米级颗粒物在静止流体中运动物理模型和几何模型,通过分析颗粒物受力情况,得到其运动速度解析解。结果表明:微粒在静止流体中运动速度是微粒物理属性(密度、粒径)和流体物理属性(密度、黏度)函数,其运动包括加速段和匀速段,固液密度比大,其输运速度更快。根据该结果,结合菲克定律经典表达式得出了净输运颗粒通量进而得出颗粒物输运系数表达式,结果表明:微粒在静止流体中输运系数是浓度、速度函数。小颗粒物输运现象较大颗粒更强烈。通过全息光学实验系统建立实验模型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吻合良好。

  • 标签: 微尺度 粒子 沉降 输运过程 输运系数 全息光学实验系统
  • 简介:选取PZT热释电陶瓷和TeBi半导体作为实验材料,对二热电转换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恒热流和调频热流两种加热方式对热释电陶瓷和半导体发电片进行加热,使其进行热电直接转换。实验结果表明,PZT热释电陶瓷在调频热流作用下热电转换效果较好,其最优转换频率在0.1Hz左右,热释电陶瓷所发出电能为交流电,且表现出大电压、小电流特点;TeBi半导体在恒热流作用下热电转换效果较好,其所发出电能为直流电,表现出小电压、大电流特点。

  • 标签: 热释电效应 温差电效应 热电转换 对比分析
  • 简介:为了评估热电材料ZT值温度依存性对热电发电器性能影响,基于HZ-20商用热电材料热物性参数,分别采用定物性与变物性计算方法,对温差发电器在具有不同热源温度下工作性能进行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定物性方法计算时(即不考虑ZT值温度依存性),输出功率及相应转换效率计算值都较采用变物性计算时存在一定偏差。当半导体热端温度低于定物性计算时采用定性温度值时,偏差很小,但随着半导体热端温度继续增加,偏差则越来越大,高热端温度下计算得到计算偏差达30%左右。因此,热电材料ZT值温度依存性对温差发电器热电性能影响不容忽视。

  • 标签: 优值系数 变物性 温差发电器 热电性能
  • 简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灰分,挥发分,全硫与发热量之间线性系数,确定成分相关性。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pportvectormachine,LS-SVM)建立了电站锅炉能源消耗及排放模型,实现了对排烟温度、飞灰含碳质量分数等模型参数软测量以及对锅炉效率预测。

  • 标签: 回归分析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锅炉效率
  • 简介:基于生物质湿解腐殖化处理过程中蒸汽供给和节能与环保多重考虑,构建了湿解腐殖化处理分别与过热蒸汽干燥及热风干燥联合系统,并对两种不同干燥方式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0℃,给料含水质量分数30%~65%时,过热蒸汽干燥可以实现29.71%~40.95%能量自给率;在给料含水质量分数为60%,环境温度5~35℃时,能量自给率大约为28.70%,同热风干燥相比,节煤率都超过了30%。

  • 标签: 湿解腐殖化 生物质 过热蒸汽干燥 热风干燥 热力学分析
  • 简介:使用气热耦合方法对某实际涡轮第一级空冷导叶叶片在使用空气和蒸汽两种冷却工质情况下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温比情况下,消耗相同冷却工质质量流量时,使用蒸汽获得冷却效率可以比使用空气时提高约0.1,但对主流干扰相对较大;在获得相近冷却效果时,蒸汽消耗量仅需空气60%左右,对于主流干扰也相对较小。所建模型在空气冷却条件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吻合较好。

  • 标签: 气热耦合 冷却叶片 蒸汽冷却 冷却效率 性能对比
  • 简介:在半透明均匀折射率介质内矢量辐射传输过程中辐射熵传递方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基础上,研究了偏振度对矢量辐射传输过程中辐射熵产影响。均匀折射率介质内辐射光束起偏和改偏通过相距阵实现。计算结果表明:由介质内吸收发射过程不可逆性产生光谱辐射熵产数随着偏振度增加而减小,而由介质散射过程不可逆性产生光谱辐射熵产数随着偏振度增加而增加;偏振度对介质内光谱辐射熵强度影响很大,若不考虑偏振,光谱辐射熵强度相对误差最大可达到18.04%;在整个系统中,光谱辐射熵产数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

  • 标签: 偏振度 辐射熵产 矢量辐射熵产 均匀折射率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