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现代作家施蛰存的佛教小说《黄心大师》,其灵感源自白玉蟾在诗中提到黄心大师的出家机缘:“底事到头鸾凤侣,不如亸脱鸳鸯社”,施氏小说误录为“惊凤侣”,两字的繁体比较接近:鸾(鬻),惊(鬻).这一字之差的疏忽背离白玉蟾词中原意,引发施氏的“揣测”与想象,创作《黄心大师》.释震华信以为真,据此写入其撰述的佛教传记《续比丘尼传》,以信史流传至今.梳理《黄心大师》的创作前后,可对“黄心”传奇正本清源,重新认识白玉蟾、施蛰存、释震华的相关著作.

  • 标签: 施蛰存 佛教 《黄心大师》 白玉蟾 释震华
  • 简介:本文主要从汪维藩教授的圣诗创作角度,记述他追随基督的生命历程及其基督教中国方面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

  • 标签: 汪维藩教授 圣诗创作
  • 简介: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药王信仰盛行,具有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族群、地域特色。本文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传说和药王崇拜仪式的考察,认为西南各族群的药王信仰表现出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的信仰内涵。西南少数民族药王崇拜更渗入民俗活动之中,各族群药王信仰亦具有民间的特色,从此侧面可认识西南少数民族多元宗教信仰的文化意义。

  • 标签: 西南少数民族 药王崇拜 信仰内涵
  • 简介: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地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形成了多元优秀文化传统.辩证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对于完整、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促进各民族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我们应该以各民族及其文化平等的人观原则看待民族和宗教问题.

  • 标签: 中国历史 少数民族 宗教问题 辩证 统一多民族国家 优秀文化传统
  • 简介:宗教作为民族文化遗产重要部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政治大局.

  • 标签: 民族大学生 信仰状况 宗教 调查 民族文化遗产 国际国内形势
  • 简介:【本刊讯】西安坊上人清真餐饮有限公司继荣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后,近日再传喜讯。国家民委命名全国146家县级以下单位为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坊上人”榜上有名。陕西省民委主任张宁岗、西安市民委主任李社民、副主任平丽等领导专程亲临西安坊上人饭庄文景店,代表国家民委举行庄重的授牌仪式。

  • 标签: 国家民委 活动示范 模范集体 名第 副主任 文景
  • 简介:回回历法一卷(明)吴伯宗译明洪武十六年(1383)内府刻本明太祖朱元璋重视回回天文历法,在他的支持下翻译了回回历法与其他一批阿拉伯天文著作,设立了南京鸡鸣山的观象台和回回钦天监,使回回历法在明代占有一席之地,并与大统历长期参用。回回药方三十六卷明初写本本书是重要的汉文回回医药古籍。从目录来看,全书应包括内、外、妇、儿、骨、烧、神经、皮肤、精神等科的治疗手册,分类繁细,收罗宏富。

  • 标签: 精神家园 国家文物局 民族记忆 古籍 文化部 天文历法
  • 简介:宋元时期,丛林清规的儒家趋势日益增强,突出表现为对儒礼的认同与吸纳。南宋之后,僧人将丛林清规比作儒家之“礼”,采用儒家话语为清规重纂提供依据。受家礼影响,位牌开始在丛林丧礼中出现,并最终取代禅宗惯用的“真”,进入祖堂享受历代供奉与祭祀。比照儒家丧服,丛林创立、完善了孝服制度,将僧团整合为类似儒家血缘关系的同心圆结构。宋元时期儒佛话语的转换反映了两者在竞争中加深理解、在攻讦中走向融合的历史趋势。

  • 标签: 宋元 清规 儒家化 话语 儒佛关系
  • 简介:2000年秋,胡宝国先生贴出“关于南朝问题”的帖子,与阎步克、陈爽先生在“象牙塔”网站“国史论坛”,对“南朝”问题进行了一次讨论,所涉及的“北朝”问题,反映了他们多年来对中古民族史乃至整个中古史研究的深人思考和见解.当时的讨论围绕“南朝”问题展开,而笔者的评述则偏重于“北朝”即民族史研究的领域,观察的角度可能稍有不同.

  • 标签: 南朝 北朝 出口 民族史研究 历史 “象牙塔”
  • 简介:伴随着几声清脆的板响声,满头银发的陈金华居士收起黄色簿面的念诵本,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赤红色布袋中。她站起身,拿起那根把手已经微微有些磨平的拐杖,步履蹒跚地朝外面走去。陈金华的念佛共修结束了。这是她入住上海地藏古寺城安养院十余年以来,每天的必修功课。

  • 标签: 古寺 地藏 上海 内心 金华 念佛
  • 简介:我们应充分借鉴中亚国家在打击极端主义方面的经验。加强打击极端主义立法工作;加强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教职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国际支持;增强自身在打击极端主义方面的力量。近年来,中亚国家面对极端主义威胁,在与极端主义势力的反复交锋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范、打击极端主义的办法,值得借鉴。

  • 标签: 极端主义 中亚国家 教职人员 国际合作 反恐怖 伊斯兰党
  • 简介:中国穆斯林历来有举办圣纪活动的传统,大多在伊历3月份内择日举行隆重的圣纪活动。圣纪活动上,穆斯林多在清真寺内诵经祈祷、吟诵赞圣词,讲述先知穆圣生平事迹和道德情操,教诲穆斯林坚守正信、完善美德、服务社会。

  • 标签: 中国本土化 伊斯兰教 传统 纪实 摄制 穆斯林
  • 简介:汪维藩是当代最重要的中国神学家之一,本文尝试从汪维藩对'中国神学'的理解、汪维藩神学思考的资源、以及汪维藩中国神学的智慧等三个方面,对其神学中国的努力作一浅探。笔者认为,在其神学思考中,汪维藩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角度出发,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相连接,但同时又不失以圣经启示和基督教传统作为其中国神学思考的规范。中国神学要成为一门中国学问,就应是'践履之学',是'效法基督'、以基督为中心的神学。首先,他认为,以圣经为权威、为规范,应该是在中国做神学的不拔根基。其次,他珍视两千年来的基督教传统,将基督教传统看为中国神学思考的源头之一,任何割断教会传统的中国神学,不会有生命力。再次,对他来说,中国神学家还有自己的思想之井,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能让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相激相荡,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去阐释基督教信仰。复次,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来自中国基督徒信仰群体和个体的信仰经验。汪维藩神学中国的智慧可以从他的道成肉身的神学中反映出来。道成肉身是他整个神学的起点,而三一信仰则是他整个神学的基石。他以基督为中心的道成肉身的神学是以上帝和人为两个焦点。在中国神学的戏剧中,既不是上帝的独角戏,也不是人的独角戏,而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他的神学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基督为中心的神人共在的神学'。他的神学思考在严肃地对待圣经和传统的同时,又严肃地面对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或许也是今后的中国教会神学工作者在神学中国的思考中,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 标签: 神学 中国化神学 基督为中心的神学 道成肉身
  • 简介:晚清以降,基督教和佛教的相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不但有助于东西文化的交流,对基督教、佛教各自在华发展也不无裨益.早期新教来华传教士大多并未对佛教引起足够重视,李提摩太则不然.他在中国传统佛教研究上用力甚勤,而他对佛教的研究也影响了一批来华传教士和本土基督徒学者.

  • 标签: 中心基督教 传教策略 传教士李提摩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