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Al能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Cu,道理很简单,因为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这样的回答对吗?实验是一切化学理论的依据,下面通过实验来验证。一、操作取8gCuCl2·2H20晶体溶于盛有10ml蒸馏水的烧瓶中,再取Al导线若干节(约8g左右)小心投入烧瓶,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住瓶口,然后将导管没入水槽进行排水集气。

  • 标签: CUCL AL 化学理论 橡皮塞 集气 塞住
  • 简介:在乙醛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有两个演示实验,一个是乙醛的银镜反应,另一个是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下面笔者对新制的Cu(OH)2氧化乙醛的演示实验,因出现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争议与探究作一论述。

  • 标签: 演示实验 乙醛 氧化 化学性质 银镜反应 操作失误
  • 简介:乙酰丙酮配位沉淀法合成nmβ-Ni(OH)2。正交法优化了合成条件。采用XRD、SEM等对其组成、结构、形态进行表征。同时测定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10ml/L吐温-80、80℃陈化6h、0.4mol/LNiSO4与0.8mol/LNaOH以1ml/min流速双液并流的优化样品,放电比容量、大倍率放电性能等电化学性能较佳。

  • 标签: 乙酰丙酮 配位沉淀法 β-氢氧化镍 纳米 电化学性能
  • 简介:Fe(OH)2的制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演示实验。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一、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硫酸、铁粉、氢氧化钠晶体、煤油,烧杯、药匙、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

  • 标签: FE(OH)2 演示实验改进 制备实验 课堂教学 回归 普通高中
  • 简介:在高一化学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里有一个这样的演示实验:将约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入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块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一、实验存在的问题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小烧杯与下面的玻璃片要粘结在一起,否则会被认为不成功。

  • 标签: 反应实验 化学教材 玻璃片 Ba NH4CL OH
  • 简介:摘 要: 采用激光焊连接的方法,研究工艺参数对 Al/CFRTP 焊接接头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激光功率为 400 W,焊接速度为 0.004m/s,离焦量为 15mm 时, Al/CFRTP 激光焊接头有较 好的机械嵌合, 界面结合效果较好, 强度为 18MPa。

  • 标签: 工艺参数 激光焊 碳纤维复合材料
  • 简介:摘要:采用改进的密封装置制备了Fe(OH)3胶体,通过蒸汽和溶液中HCl的检验,证明了Fe(OH)3胶体制备过程中产生的HCl没有从溶液中挥发;向5支各盛1 mL胶体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盐酸、饱和NaCl溶液、蒸馏水的对比实验,证明加入的电解质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胶体才会聚沉。

  • 标签: Fe(OH)3胶体 电解质溶液 胶体的聚沉。
  • 简介:一、前言复合材料研究是当代材料科学的最新分支。复合材料有单一材料无法相比的特性与优点:例如高硬度与耐磨性,良好的抗蚀性和特异的装璜效果。国外复合材料工艺已广泛地用于宇航,汽车及其他工业。复合电镀制金属基复合材料始于60年代,其作为表面处理技术它工艺简便,经济,无热处理过程因而不影响工件形状结构,镀层性能优良。例如由复合镀层Ni—Al2O3代镀硬Cr,不仅成本低性能优良,而且可免除Cr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近年来我国

  • 标签: 复合电镀 Ni-Al2O3 镀层性能 复合镀层 金属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研究
  • 简介:通过对不同浓度NaHCO3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进行计算,得出[OH^-]和[CO3^2-]的相对大小与NaHCO3的初始浓度有关。

  • 标签: NAHCO3溶液 CO33^2-浓度 OH^-浓度
  • 简介: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及溶液的酸碱性密切相关,因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变得复杂,特别是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成为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本文通过对知识追踪溯源,理清关系,归纳方法,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 标签: 电解质溶液 电离平衡 归纳方法 酸碱性 pH 学生
  • 简介:摘要:高中化学是建立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中Fe(OH)2的制备实验为例,来探讨当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与其已有知识产生冲突时,心中产生疑问时,教师如何利用实验引导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从而保持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科学思维,而使他们受益终生。

  • 标签: 探究实验 探讨原因 科学态度
  • 简介:通过铝热反应方法在10wt.%Ni的Fe3Al材料中添加不同量的合金元素Cu,随着Cu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含2wt.%Cu的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最小;随Cu含量的增大,材料的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加入4wt.%Cu时材料的硬度达到最大,材料的屈服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Cu含量为4wt.%的Fe3Al屈服强度最小,Cu含量为6wt.%的Fe3Al屈服强度σ0.2最大,为1500Mpa.

  • 标签: FE3AL CU 力学性能
  • 简介:当二氧化硫脲用量是还原Cu^2+为Cu与还原Cr^5+为Cr^3+理论值总和的两倍时,使用二氧化硫脲在石灰饱和溶液(pH≈12.8)、沸腾条件下处理铜铬电镀废水,废水中Cu^2+从31mg/L降为0.4mg/L,Cr^5+从23mg/L降为0.017mg/L,总铬量由35mg/L降为5.3mg/L,经分析沉淀物为Cu(黑色)、Cu2O、Cr(OH)3趁热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FeSO4·7H2O,调节pH至中性,鼓入空气,冷却至得到黑色铁氧体沉淀.经处理后残铜量为0.2mg/L,总铬量为0.035mg/L,PO4^3-由5mg/L降为1mg/L.各项指标优于工业排放标准.

  • 标签: 铜铬电镀废水 二氧化硫脲/Ca(OH)2 一铁氧体法 CA(OH)2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Ti-15V-10Al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合金的组织与成分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各组织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法制备Ti-15V-10Al合金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450℃.该合金主要由Ti3Al的基体相和TU0.2析出相组成.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析出相呈先细化后粗大、总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合金的密度逐渐增加,显微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在1450℃时达到峰值451.6HV.

  • 标签: 粉末冶金 钛钒铝合金 组织 硬度
  • 简介:通过设置合理的腐蚀试验,结合金相显微镜、XRD分析仪、显微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储能时间以及合金元素对储能介质Al-12Si-15Cu和容器0Cr18Ni9钢相容性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腐蚀层由A、B两个区域组成,随着储能时间延长,腐蚀层A区域的宽度和致密度几乎保持不变,而腐蚀层B区域却逐渐疏松并剥落;腐蚀速率随储能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腐蚀层厚度随储能时间的增大而持续增加;参与腐蚀的元素有Al、Fe、Cr和Si,其中以Al元素的扩散反应为主,因Si、Cr元素存在,生成Al_(0.5)Fe_3Si_(0.5)和Al_(95)Fe_4Cr金属化合物,从而降低了腐蚀速率,Cu元素虽没有参与反应,却起到为元素的扩散提供载体的作用。

  • 标签: Al-12Si-15Cu储能介质 0CR18NI9钢 储能时间 合金元素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原位反应无压浸渗工艺,制备出了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使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浸渗效果显著,填充在网状多孔SiC陶瓷内的基体合金表现为典型的Al-Si合金,且呈枝晶状;增强相网状多孔SiC陶瓷与基体Al合金之间界面结合紧密,复合材料内部有明显的界面过渡层,且界面层的厚度大约为200m。

  • 标签: 原位反应无压浸渗 三维网状多孔陶瓷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界面层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原位反应无压浸渗工艺,制备出了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使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对SiC/Al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浸渗效果显著,填充在网状多孔SiC陶瓷内的基体合金表现为典型的Al-Si合金,且呈枝晶状;增强相网状多孔SiC陶瓷与基体Al合金之间界面结合紧密,复合材料内部有明显的界面过渡层,且界面层的厚度大约为200m。

  • 标签: 原位反应无压浸渗 三维网状多孔陶瓷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界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