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李仁老是朝鲜高丽朝中期的重要诗人,其汉诗数量高达1500余首,遗憾的是大部分都已失传,只留有《破闲集》、《补闲集》和《东文选》中的部分诗作。通过研究现存的110多首汉诗发现,李仁老不仅积极学习陶渊明、李白、苏轼等中国学家,从题材、人物、辞藻等方面创造性地运用中国学,表达了自身的志趣和思想感情,同时,也有身处武臣执政下文人"欲归不甘、欲仕不能"的矛盾心境,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主体性。

  • 标签: 李仁老 汉诗 苏轼 陶渊明 矛盾心理
  • 简介:文化交流产生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内需和相互吸引,从根本上讲,文学外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它受到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双重影响和制约。中国学外译成功的关键在于其所传递的中国化的吸引力及其满足译入语文化内需的能力。要在兼顾译入语文化内需的同时提高中国化的吸引力,就要对文学译介内容、译介策略和译介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找到中国学走出去的有效途径,从而使中国学真正转化为一种文化软实力。

  • 标签: 文学走出去 吸引力 内容 策略 途径
  • 简介:孔子文论的道德指寓是一种意蕴深广的文化指令,依经立义的言说方式标举孔子的道德立场,隐含着其引《诗》复古的审美取向;引譬连类的言说方式则架构作品表层与内蕴的意义桥梁,营造经典阐释的道德方法论体系,显露中国的人性关怀视野。其道德言说方式也制造了一种物象比附的话语场,立德话语的历史惯性规范着后人的话语叙述,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后世文人创作和批评的灵性和活力。

  • 标签: 孔子 道德言说 方式 依经立义 引譬连类
  • 简介: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为中国化输出、中外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来华留学和书报出口是中国化输出的重要模式,文章以来华留学生数以及中国书报产品出口额作为中国化输出的代理变量,基于2004-2015年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孔子学院在中国化软实力中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带一路”区域范围,孔子学院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中国化软实力,每设立一所孔子学院促进5.98%的中国书报产品出口,并吸引6.48%的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更好地依托孔子学院平台提升中国化软实力的建议。

  • 标签: 文化贸易 孔子学院 文化软实力 文化输出 一带一路
  • 简介:中国化延续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中国化的根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的文化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通过分析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力图利用我国的"后发展优势",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以达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 标签: 中国文化 全球化 文化软实力
  • 简介: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文化的价值观也在不断的转变中,而这突出表现在青年文化的变化上.青年文化对于整个国家未来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预示着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从文化环境—文化特征的角度对青年文化的特征和趋势进行探讨,试图寻找青年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青年文化 文化环境 文化特征
  • 简介:近代以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的风水观因其缺乏“真确的知识”而受到摒弃和批判,五四以来风水一直受到科学理性、唯物主义主导的文学思潮的攻伐。随后,20世纪中国社会及文化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风水在文学中的境遇也因时而易,这不但反映了时代思潮的嬗变,还纠结着20世纪纷繁复杂的政治、哲学及美学取向。尤其是随着90年代中国化语境的变迁,风水文化逐渐浮现出其反思现代性的“复魅”特质。

  • 标签: 风水叙事 20世纪中国文学 科学理性 反思现代性
  • 简介:清代文论视野中的情景论,主要在三个维面上展开:一是对情景交融的探讨;二是对情景主宾关系的考察;三是对情景创造的其他有关问题的论说.上述三个维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古典情景之论,将其推到了完善的境地.

  • 标签: 清代 文论视野 情景论 展开
  • 简介: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中国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独具魅力的建筑文化。本文从建筑文化溯源入手,概要研究中国建筑文化的特质,着重总结建构中国建筑文化传播体系的相关理论及方法,从而论证建筑文化在中国化大发展中的关键地位与价值,为建设中国建筑文化大发展的模式提出思路及途径。

  • 标签: 文化传播 建筑文化 建筑评论 文化遗产
  • 简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也在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呈现成为各国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之下,中国必须传承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原则,吸纳引进先进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并使之走向世界。

  • 标签: 新全球化 文化发展 文化开放
  • 简介:五行色彩是研究中国传统色彩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出土的文物和齐桓公的故事,说明中国的传统色彩是"阴阳五行理论"的一部分,具有科学意义,同时遵循"贵、贱、尊、卑"的古典秩序。用五行色彩的理论,可以解决现代人难懂的古代问题,同时,笔者尝试用《易经》中的理论,大胆解释了"墨色"的定名等问题,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 标签: 齐文化 五行色彩 “五运六气” 意象观
  • 简介:文学真实是文艺学基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认识文学的真实以及真实性问题,关系到如何理解当下文学现象,以及当今文学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文论的启示下把握文学的"真实",从质疑"理性"和"本质"观念出发,重新观照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进而回归文学现场,从当代文学的创作潮流"新写实"和"新历史"小说中,进一步窥探文学的"真实"以及"真实性"问题。

  • 标签: 文学真实 现实 创作潮流
  • 简介:选择2005年~2011年C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194篇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文,综合运用词频统计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内容分析法等多种文献研究方法,对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的现状,包括论文发表数量、发表期刊、主要研究机构和作者、高频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结构、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文化创意产业 文献计量 词频统计法 知识图谱法 内容分析法
  • 简介:华夷观是中国封建时代处理与周边政权关系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文化自我评价的标准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作为宗藩体制下的政权,朝鲜王朝受华夷观的影响颇深,并且在明清两朝,随着华夷观的嬗变,朝鲜对中华文化的包容,也经历了仰慕--抵制--学习几个阶段.

  • 标签: 华夷观 嬗变 朝鲜 中国文化 儒学文化
  • 简介:本文以马尾船政局为研究对象,通过马尾船政局的历史考察,探讨福建船政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结构重组的内在联系.认为马尾船政局的创立,本身就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体现.马尾船政局创立后,在提高社会科学技术,特别是近代中国造船技术,培养社会专门人才,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和思想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参与并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组.

  • 标签: 船政文化 社会文化 结构重组
  • 简介:文化身份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质,包含着促进个体了解自身与身份形成过程中的社会、历史、文化经历之间的关系。仅对文化身份做本质主义的坚持是不够的,因为身处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中,人们各自具有复杂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实践途径,若从本质主义出发,文化身份只能作为个人或民族部分特征的代表,不能成为差异性的全面体现。尝试从文化研究领域出发探讨身份概念及分析视角,为中国化走出去提供一个更具普泛意义的参考模式。

  • 标签: 文化研究 文化身份 跨文化对话
  • 简介:中唐的古文运动,宋代的诗文本新运动、明代的前、后七子复古运动等等,它们大都打着复古之名而行革新之实,复古与革新这一矛盾是那样和谐地共存。本文对中国学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背反现象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文学复古运动 文学发展 文学创作 古文运动 前后七子 初唐诗坛
  • 简介:阿里巴巴在摸索中学习了很多企业管理的经验,但是始终坚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国有儒家、道家、佛家,儒家讲究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佛家讲究人与人之间心的和谐。我相信从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世界的大市场中,可以找出一套属于中国自己未来企业发展的治理理念。

  • 标签: 中国文化 企业管理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阿里巴巴 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