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当代艺术研修班.是由文化部委托,在原"油画助教班"的基础上.由葛鹏仁先生于1999年创办的。办学宗旨:立足于对中国美术教育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革与实验,立足于以当代文化艺术、知识结构确定教学思想、内容、方式。把创造意识、思维革命、素质建构置于教学的核心,即教育以人为本。这届"研修班"学制为两年.在国内首次将多媒体引进学院教学:并且从招生上突破了以往只重专业技能的招生方式.第一次将"圈外"人士接纳进来:从教学方式上看,又突破了以往只重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他们拆掉美院封闭的"围墙"走向社会,也将社会各界的学者请进来.以开放、民主、强化的教学方式,将社会当代知识资源纳入艺术教学之中。这个"研修班"自去年开办至今,仅一年的时间已推出三次展览。第一回展览的创作由长居德国,多年从事架上材料创作的张国龙先生辅导,相对比较注重整体的画面性效果。第二回展相对更强调切入现实,强调画面背后的思想性。第三回展由美术批评家焦应奇先生辅导.作品在各种媒体语言的力度、个性化特征上及主题的深度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三回展分别命名为:"各就各位——综合媒介运用与创作","主体·媒介·意义——各就各位","真实与虚幻"。第一回展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3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第三回展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7月16日在"动力火车咖啡厅"举行。

  • 标签: 当代艺术 学术研讨会 研修班 艺术家 每个人 作品
  • 简介:如今,各省美术高考纷纷实行联考方式,这给考生带来很多好处,让学生只需参加一次联考就可以报考省内大部分艺术类院校乃至省外艺术类院校,此后再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一些院校参加校考。这种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联考一般考素描、色彩和速写三科,具体内容各地每年都可能不同,比如素描,2008年辽宁考静物,2009年考题变为头像;山东省2009年考的是静物默写;

  • 标签: 美术高考 素描 考生 考题 艺术类院校 能力
  • 简介:<正>老师提示:色彩在水粉画中非常重要,我们都喜欢自己调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画画,这一课我们专门来说一说灰颜色。纯灰色属于无彩色,本身不具备色彩感。但有几个小朋友分别把灰色填在了不同颜色的格子里,请你看看效果——灰色

  • 标签: 色彩感 续灌
  • 简介: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于右任先生书法成就的取得首先源于天赋学养。其自幼即饱读'四书五经',熟谙文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曾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可见其传统文化积淀之深。其诗文学养之厚,时人亦重之。先生一生写就大量诗文,皆有感时事,忧国忧民,抒修齐治平之理想抱负,呈磊落襟怀,示雅好清节。其又受新思想的影响,

  • 标签: 于右任 书法思想 书法艺术 书法作品展
  • 简介:"消费社会"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表述当下社会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媒介的普及,消费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地各个层面。也正是消费物质商晶动力的支配性和渗透性,使得社会中的任何领域都不能远离它而独立存在,文化艺术活动当然也无例外。影视作为人们熟悉的一种文化形式,不仅承担着对生

  • 标签: 水墨动画 消费社会 社会水墨
  • 简介:“绝版形色”展览及研讨会着力于探讨郑旭版画创作中云南本土民族地域性自我阐述与绝版木刻的现代主义表现性之间的文化与视觉关系,及其如何运用于当代版画创作的种种学术思考和讨论,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出发围绕郑旭的艺术、故事,特别是对绝版木刻研究的文字,以及许多不为人知的艺术实践及作品进行梳理,让观者更深入认识他对版画艺术乃至云南美术的杰出贡献。

  • 标签: 美术作品 艺术实践 发言摘要 形色 生命 绝版木刻
  • 简介:夜色深沉,万籁俱寂。放下刀笔,浮想联翩。从年少时用母亲的剪刀在橡皮上刻出第一方所谓的“印章”起,已是匆匆三十余年。此间甘苦自知,得失随缘。我认为,一个印人在学习、创作中首先必须树立一个正确观念,就如在浩瀚大海中的航标,对于航海者来说非常重要。由知,创作过程明确个人理性审美观的重要性。

  • 标签: 篆刻创作 个人理性 创作过程 审美观 印章 大海
  • 简介:1972年,迈克尔·巴克桑德尔[MichaelBaxandall]继他的《乔托与修辞学家》[GiottoandtheOrators]之后发表了第二部著作《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和经验:绘画风格社会史入门》[PaintingandExperienceinFifteenthCenturyItaly:APrimerintheSocialHistoryofPictorialStyle],他从艺术社会及经验等诸多方面的关系着手,又一次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传统的史学,从古希腊时代的修昔底德到19世纪的兰克,都将历史局限于军事和政治的范畴内,艺术更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问世,使文化史崭露头角,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布克

  • 标签: 绘画风格 15世纪 社会史 意大利人 巴克 艺术史
  • 简介:美学家们在谈到审美判断的多样性时,常常引用“趣味无争论”这个俗语,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欣赏口味.对美的判断有自己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常常是相似乃至相同的,因而又体现出审美判断的同一性.这个同一性往往又取决于它的社会属性。因而不同的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会对审美对象作出不同的判断。

  • 标签: 审美 判断 社会属性 欣赏 对象
  • 简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和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设计而言,更加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社会是设计的背景和土壤,它是设计产生的源头,设计的社会价值是设计和设计文化对于社会的积极作用。因此,“设计行为是个人的活动,同时又是社会性的活动”。

  • 标签: 设计文化 社会经济 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价值 人的活动 设计行为
  • 简介:“指事绘形,可验时代”是说绘画作品往往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生活,故“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诚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一直肩负着“成教化、助人伦”的重要使命.因此,存世的人物画中,有许多是表现贤王顺后、忠臣孝子、烈士贞女形象的作品.有唐以来,人物画的创作出现了一些变化,重教化的名臣以及历史人物肖像虽然仍受重视,但画家模写的对象日趋转向一般人像,尤其是向仕女画像倾斜.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艺术家,在尽情地享受充裕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文化养分的同时,创作了一些贴近生活,表现世俗审美情趣的作品.盛唐画家张萱正是一位代表唐代“绮罗人物”画风的开派性人物.

  • 标签: 虢国夫人 社会开放 人体审美标准 唐代妇女 唐玄宗 敦煌莫高窟
  • 简介:新时期中国工笔画在色彩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变化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关于新时期中国工笔画色彩中的问题,单就概念层面上就有许多概念的提出,有人提出了"岩彩"概念,有人提出了"中国重彩画"的概念,有人提出了"胶彩"1的概念,有人称之为"现代彩绘"2等。这些概念的提出者从多重角度探析了色彩在中国工笔画中变化的可能性。

  • 标签: 中国工笔画 色彩变化 新时期 概念 重彩画 可能性
  • 简介:产品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这一点被称为产品的文化属性。产品文化属性的内容不是静止的,而是随时代更新和变化的,每一代产品都继承了前辈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在将新的内容注入其中。对于产品文化属性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产品概念的理解,扩展对产品内涵的认识。研究当今产品的文化属性,对设计实践和理论发展都有可贵的帮助。

  • 标签: 产品概念 文化属性 JOSEPH 解析 品牌 文化信息
  • 简介:本文通过从空间与维度的角度对平面设计的“呈现载体”和“表现空间”进行分析与研究,论证平面设计专业的多维、动态、学科交叉等学科特性,纠正过去“平面”等于“两维”的陈旧观念,为探索平面设计行业新的发展趋向及学科教育研究提供有益思路。

  • 标签: 平面设计 空间 维度
  • 简介:我们一谈到了解艺术这句话,就从很简单的问题谈到很复杂的问题上来了。但是我们研究艺术的人,应当首先决定我们的态度,我们从事艺术上之创造。空间是为艺术的还是为社会的呢?从前欧洲的学者在艺术上争论之点,总离不了“艺术的艺术”和“社会的艺术”两方面,极端争执,视为无法调和,而变成两不相容之态度,其实这种过于理论的论调,愈讨论愈复杂,如同讨论美的问题,

  • 标签: 艺术 社会 态度
  • 简介:一、广告形象广告在最原始的阶段,以简单的文字招徕或沿街叫卖的方式进行,现代的印刷广告才逐渐地结合了图案、图画和照片。人类社会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广告形象已不完全是“文学形象”、“人物形象”,它是工业文化的产物。广告形象指的是一种“类象”,意味着一种现实的非现实化,一种现实的虚无化,它代表着一种观念和意识对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冲击。

  • 标签: 广告形象 社会认同感 市场经济 人类社会 文学形象 人物形象
  • 简介:人们在研究书法时,只着眼于社会对书法的影响,而将书法对社会的影响置若罔闻,颇有偏面之嫌。今对明代书法对社会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作引玉之砖。书法对吏制的影响。明代有以书取仕制度,且涉及的面很广,中书舍人是明代以书取仕的代表。明代书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1)对文学的影响。书法的发展变革影响着文学的变革,出现以书论文状况。(2)书法对绘画的影响。明人喜欢以书论画;明代写意画的发展与书法的作用分不开。明代书法对社会习俗的影响。(1)皇帝习书。(2)职业书家的兴起。(3)春联的产生及普及。(4)书法与装饰。(5)其他。

  • 标签: 书法 明代 社会文化 发展变革 社会习俗 写意画
  • 简介:本文以约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1982年第七届卡寒尔文献展参展作品“7000棵橡树”作为切入点,以此研究博伊斯“社会雕塑”理念及拓展的艺术观;进而能过此作品与20世纪中叶艺术思潮的关系,理解博伊斯对日常生活的思考与介入方式。

  • 标签: 7000棵橡树 社会雕塑 现成品 审美日常生活化
  • 简介:在消费时代中,生活中的美仿佛是无所不在的,它尊重消费者的情感诉求,体现生产者的设计思维,经典美学被迫需要进行现实的解构与重构。美学开始发生转型,从批判、静观的美学,发展为一种积极融入生产、生活的美学。审美理念更加偏重于个体的生命感知,将人的现实需要、艺术的新实践、诗性智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种道术相济的美学新形态,将会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绽放华彩。

  • 标签: 消费社会 美学 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