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美国传奇钢琴家范·克莱于2013年2月26日因骨癌逝世,享年78岁。他在“冷战”期间因获得了一个在苏联举办的国际钢琴赛事而备受推崇,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明星。《纽约时报》以“冷战的音乐使者”为标题刊发了长篇悼文。

  • 标签: 传奇 《纽约时报》 钢琴家 冷战 长篇
  • 简介:<正>梨园戏、曾静萍、王仁杰、王评章的"四位一体",是当代剧苑的一道奇观。王评章称王仁杰为"最优雅的古典诗人",我以为这主要是风格定位。从文化性质上来说,又何尝不是现代戏曲诗人呢?王仁杰的古典化追求,根植于气质才情,又包含着对现代化的反思。

  • 标签: 王评章 现代戏曲 返本开新 曾静萍 风格定位 节妇吟
  • 简介:老话讲"说书唱戏劝人方",可相声演员天天在一线给观众表演,自己都没把道理弄明白,又怎么能将之融入作品和表演中去"劝人方"?所以相声演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曲艺工作者的责任时时放在心头。有人说把《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挂在谦祥益的后台那是形式主义,谁能看见?可事实是不管登台谢幕,演员眼光一扫就能看见。

  • 标签: 学习 相声演员 中国曲艺 形式主义 行为守则 工作者
  • 简介:距今七百多年前,周达观所撰《腊风土记》对腊国佛教文化景况如佛教教派、宫观特征、南传佛教仪式、仪式音乐活动以及相关民俗活动等,进行了迄今所见历吏较为久远、材料较为详尽贴切的记录和梳理。经与今天云南傣、布朗、德昂等信仰南传佛教民族的同类音乐比较,彼此含有较多共性特征。在浩如烟海的汉文史籍里,这是继“骠国乐”之后的又一份对仪式及仪式乐舞作出详细记载的重要史料,有助于我们了解今天中国南传佛教乐舞文化的来龙去脉,对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吏研究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真腊风土记》 傣族 布朗族 南传佛教 仪式音乐
  • 简介:晚明文学家袁宏道的《叙小修诗》是晚明文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章,文中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观点,成为了晚明公安派文学的旗帜性主张,该文在论及其文学理念的同时,也对当时的民歌有所提及,并提出了“声”这一美学命题。晚明作为一个具有转型性质的特殊历史时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社会结构上都产生了深刻变迁,而“声”问题的提出正是在理论上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回应。“声”的背后折射出禅宗思想对于晚明音乐理论的影响,其蕴含的美学思想以及社会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与挖掘。

  • 标签: 袁宏道 真声 禅学 礼乐思想
  • 简介:《劝善金科》是清代著名的宫廷大戏。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该戏是乾隆年间刑部尚书张照据明·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而改编,并进一步生发开去地论证,张照是奉乾隆御旨修改的《劝善金科》,他在郑目连戏的基础上凭空增加了五条线索以迎合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其实,《劝善金科》在康熙时代就已在清官演出,张照后来奉旨修改的《劝善金科》就是以康熙旧为基础进行修改的,其中大部分内容均沿袭康熙旧”。康熙旧内容较郑目连戏多出三分之二,许多情节均不见于郑,那么,其本事究竟源于何处呢?

  • 标签: 《劝善金科》 乾隆年间 宫廷大戏 政治需要 统治阶级 目连戏
  • 简介:道光《琵琶指法》是弦管南音迄今发现最早的工义谱完整抄本,其中《妾身受》之“独一”标注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古今南音相关文献予以比较分析,尝试揭秘“独一”之谜。

  • 标签: 独一/妾身受/毛六/毛延管/毛一
  • 简介:作为元代最受追捧的禅僧,中峰明的书法创作经历了从早期形成到晚期成熟的蜕变过程,他那些字里行间融入了禅理、禅悟的书法作品,在明代被称为"柳叶体",且远传日本,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在元代,被后世尊为"赵体"的赵孟頫,左右了整个时代书法发展的走向,但作为赵孟頫禅门师傅的明却丝毫没有受到其影响,这也使明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中占据了极其特殊的地位。

  • 标签: 书法 明本 鉴赏 "柳叶体"
  • 简介:<正>苏联作曲家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切列德尼琴科的《现代马列主义音乐艺术美学·问题和展望》是一坚持了反映论和历史主义,但又批判地吸收了现代哲学和科学理论的新成就、探索音乐美学问题的新尝试。作者把音乐反映现实的特点、音乐艺术与客体世界、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形式、以及与

  • 标签: 反映现实 艺术美学 音乐美学 音乐价值 历史主义 音乐艺术
  • 简介:<正>"春晚"主持人的零点口误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山大叔《策划》的失败,注意力的转移充其量只是一种掩盖。当然,掩盖之后往往也意味着遗忘,就如同宋祖英失利格莱美,以及凤凰传奇《月亮之上》的抄袭风波,但在某个特定时刻的"失望"却是肯定的。之前传出的《月亮之上》开始旋律以及Rap部分有抄袭英国

  • 标签: 本山 月亮之上 HIP-HOP 格莱美 宋祖英 东北二人转
  • 简介:<正>俏丽湘小生聪《牡丹亭》(以下简称聪),是汤显祖《牡丹亭》的粤剧改编。包括四卷:"俏丽湘小生聪首"、"丽娘写真"、"骂罗访美"、"赐寿谐婚"。卷末题"状元坊内太平新街以文堂原版"。此见于《俗文学丛刊》(第134册)戏剧之"粤戏",台北中

  • 标签: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改编本 情节结构 寻梦
  • 简介:<正>在甘肃、青海的广大农村,每当春暖花开、杨柳吐翠的时节,一种被称为“咪咪”或“荜筚”、“咪管”的乐声响彻原野,深受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民族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在闻名的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松鸣岩花儿会”上,咪咪独奏、齐奏、咪咪与四孩子合奏、咪咪为河州花儿歌手伴奏等,成为

  • 标签: 花儿会 临夏回族自治州 羌笛 松鸣岩 民族 河州
  • 简介:<正>引言李小强、王小忠等注释的《西厢记》"方言俗语注释"(以下简称"方言注释")认为《西厢记》是蒲州"当地作家,用当地的语言,描写当地的传说故事",因此,该书对《西厢记》中大量的"蒲州地区的方言俗语"进行了注释。但细读全书后可见,该书对所谓"方言俗语"的注释并不

  • 标签: 《西厢记》 方言俗语 注释本 关汉卿 元杂剧 武汉臣
  • 简介:《唱论》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声乐论著,在字与声、字声与气息配合方面提出“字、句笃、依腔、贴调”,“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们现今的声乐演唱及教学依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唱论》 发声 咬字吐字 字正腔圆
  • 简介:民间演剧是我国戏曲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江湖十八”是民间演剧的典型代表。本文从民间文化与民间戏曲演出的角度,来考查“江湖十八”之由来,以及在戏曲史上的出现,再结合各地地方戏中留存的“江湖十八”名目之比较,探究其风行及其衍变之原因,说明它在戏曲史上的重要位置。

  • 标签: 江湖十八本 民间演剧 整本戏 地方戏
  • 简介:<正>关于明人屠唆的戏曲作品,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说:"所制杂剧,仅只一种,惜未流传。"屠峻所作的这种杂剧名《崔氏春秋补传》,此剧祁彪佳《远山堂剧品》著录,它是《西厢记》的补作,祁氏云:"传情者,须在想像间,顾别离之境,每多于合欢。实甫之以《惊梦》终《西厢》,不欲境之尽也。至汉卿补五曲,已虞其尽矣。田叔再补《出阁》、《催妆》、《迎奁》、《归宁》四曲,俱是合欢之境,顾曲虽逼元人之神,而情致终逊于谱离别者。"祁彪佳并标明此

  • 标签: 祁彪佳 远山堂剧品 《西厢记》 戏曲作品 顾曲 饮中八仙
  • 简介:《复庄今乐府选》是清人姚燮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大型戏曲选集,且与姚氏名著《今乐考证》有着直接关系。然而,由于此书未经刊印,故学界对之认识尚存讹误。现据各处所藏《复庄今乐府选》状况,略作辨析,探讨该书存状况、存关系及流传收藏等相关信息,并对部分已有认识进行修正。

  • 标签: 《复庄今乐府选》 考辨 版本 存本
  • 简介: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是戏曲理论的经典之作,《风筝误》则为李渔传奇的代表作品。兹由结构、词采与宾白论《风筝误》剧作是否符合《闲情偶寄·词曲部》的理论要求,并论当代演出为适应舞台表演对原著作删改之得失。一、情节结构(一)论原著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以结构为第一,强调剧作要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李渔的剧作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亦颇得剧

  • 标签: 韩琦仲 李渔 情节结构 戚友先 戏曲理论 立主脑
  • 简介:耿柳新著《铁杆曲艺话今生——耿瑛回忆录》刚刚出版,就在辽沈曲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界内同仁纷纷称赞这是一难得的好书。耿瑛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自幼热衷文艺,尤其对曲艺艺术情有独钟。年仅13岁,他便创作了第一篇相声《抓特务》。岁月流淌,他的曲艺作品不断在各种报刊上出现,引起了辽东省有关方面的注目。“长安卿相出少年”,刚刚20岁,他便被辽东通俗出版社录用为曲艺编辑。从此,他成为“铁杆曲艺”迷,伴随着曲艺度过今生,并荣获了曲艺最高荣誉——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 标签: 曲艺艺术 三性 终身成就奖 良师益友 家庭影响 出版社
  • 简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的'官杂剧段数'280篇是研究宋代戏曲的重要资料。遗憾的是,这280篇仅有名目而内容不存,为了考证其内容,王国维、冯沅君、胡忌、谭正璧、赵山林、赵兴勤等前辈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宝贵的成果。但由于篇目繁多,目前仍有部分名目有待继续研究。笔者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再做探索,对'官杂剧段数'名目略作补充。

  • 标签: 宋官本杂剧 数本事 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