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村南约0.5公里、西拉木伦河北岸东山坡上.1986年修建平双(河北省平泉县--内蒙古林西县双井店乡)公路时发现,经1988年、1989年、1991年三次发掘,揭露总面积7257平方米,文化内涵包括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南台子类型、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赵宝沟文化、西荒山类型、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红山文化遗存遍布整个遗址,有房址17座、灰坑33个、墓葬6座.遗物丰富多彩,种类多,富于变化.

  • 标签: 分期探索 汗遗址 白音长
  • 简介:古代唐卡是我国藏族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但是,由于唐卡制作不留创作年代和作者姓名,因此古代唐卡的断代分期成了收藏者最为棘手的问题.

  • 标签: 分期研究 包头博物馆 博物馆馆藏
  • 简介:本文通过对墓葬间层位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墓葬中所出陶器和铜器的类型学研究,将前掌大墓地分为三期,并进一步论证基地的主体年代为西周早期。

  • 标签: 滕州前掌大 墓葬 分期研究 西周早期
  • 简介:响堂山石窟的凿建年代及分期刘东光LyinginGushanMount.HandanCity.HebeiProvince.xiangtangshanGrottesconsistofthreegroupsofgrottoesinNorthernXiang...

  • 标签: 响堂山石窟 北齐 鼓山 续高僧传 水浴寺石窟 石窟造像
  • 简介:197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重庆涪陵小田溪发掘了9座墓葬.研究者尚未对其年代达成共识.通过分析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本文将这9座墓分为两组,第一组的年代为战国晚期,第二组的年代为秦汉之际.

  • 标签: 重庆 小田溪 墓地 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 简介:目前,殷墟文化分期有三种体系:邹衡先生的四期七组说、安阳队原四期七段说、安阳队新洹北与殷墟两大期六小期说。安阳队将洹北与殷墟区分开来,是基于考古上洹北与小屯文化面貌的较大差异,但殷墟之命名有其文献背景,洹北能否脱离殷墟也要视此背景而定。本文将殷墟文化分为洹北期和大司空期两个阶段。对于洹北与小屯的关系,本文认为有必要立足于小屯早期遗存,探讨这类遗存与武丁迁都的关系,小屯早期遗存很可能是武丁经营小屯的直接证据。对于洹北与王陵区的关系,本文赞同安阳队最近发表的关于王陵区始建年代的论断,只是从王陵区的布局加以印证。另外,本文还讨论东部王陵区中的大墓墓主人的身份,他们应该是与商王关系密切的一部分身份特殊的王室贵族,如武官大墓可能是孝己之墓,HPKM1400可能是廪辛之墓。

  • 标签: 殷墟文化 洹北商城 小屯 武丁 王陵区
  • 简介:<正>1988年春、秋两季,北京大学考古系分别在郑州市附近曲梁、岔河两地开展考古工作(图一),获得一批关于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冈商文化遗存的新材料。本文仅对其中陶器按统一标准进行分期,并比较各期的文化特征以确定其文化性质。

  • 标签: 大口尊 曲梁 二里冈 绳纹 二里头文化 标本
  • 简介:本文以蒙元时期墓葬材料中经过族别确认的蒙古人壁画墓为研究对象,尝试以文献为依据,分析蒙古人壁画墓中墓主位次的变化,再结合壁画题材,将蒙古人壁画墓分为蒙古时期、元代早期和元代晚期三个时期,并简单探讨其特点和演变。

  • 标签: 蒙元时期 蒙古人墓葬 壁画墓 分期
  • 简介:近年来,随着皖北、豫东地区大汶口文化材料的丰富以及山东南部大汶口文化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对皖北、豫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具备了条件.本文就该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与性质等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望方家给予指正.

  • 标签: 大汶口文化 豫东地区 culture from 皖北 性质
  • 简介:前言佛教于东汉传入我国,魏晋以后得到迅速发展。佛教思想和艺术的流行,反映在寺院、石窟、壁画、建筑等多方面,其中在建筑上突出的一点就是莲花纹瓦当的出现和普遍使用,逐渐代替了秦汉时期的云纹瓦当,这成为……

  • 标签: 瓦当 石窟 中原地区 东汉 壁画 秦汉时期
  • 简介:广富林文化遗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发现,1961年广富林遗址第一次试掘中就出土一件广富林文化陶鼎。以往,广富林文化遗物常被划入良渚文化或马桥文化中,直到1999年该遗址再次发掘后,才对这类考古学文化面貌有了清晰地认识。

  • 标签: 广富林遗址 文化遗物 60年代 良渚文化 文化面貌 桥文化
  • 简介:鱼凫村遗址是宝墩村文化的典型遗址.本文以鱼凫村遗址原层位关系为依据,结合该遗址器物形态和组合关系的演变,把鱼凫村遗址出土的遗存分为三期.从土墙建筑特征、文化因素、兵器、地理环境等四个方面出发,对鱼凫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土墙的功能进行分析,推测土墙的主要功能可能是防洪.

  • 标签: 鱼凫村遗址 分期 土墙功能
  • 简介:本文以《天马-曲村》报告中的47座青铜礼器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陶器、铜戈等的分期,结合原报告以青铜鼎和簋的变化为标准进行的分期,将47座铜礼器墓分为三期6段,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西周晚期。其次通过对诸墓葬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归纳总结曲村墓地铜礼器墓的埋葬习俗。

  • 标签: 曲村 铜礼器墓 分期断代 埋葬习俗
  • 简介:大窑四道沟地点发掘剖面发现有下更新统末期至全新统地层沉积,且各层位都出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地层和文化遗物的绝对年龄值是遗址深入研究的基础,本文是对四道沟地点运用的两种测年方法及结果所做的总结,并根据古地磁等学科的最新研究对地层时代和所包含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进行分期.

  • 标签: 大窑遗址 四道沟 年代测定 地点测定 文化分期 中国
  • 简介:东湾仔北遗址是香港回归后首次发掘的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遗迹遗物,特别是发现了一批保存有人骨的墓葬,很受瞩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遗址的分期、年代、文化特征和墓葬的特点等。将遗址原第二、三期遗存分为两期,大约为商代中晚期。将墓葬分为三个群组,各群组的随葬品各有特色,可能与所从事的生业有关。墓主人的社会地位均不高,但随葬品已出现一定的差别,说明贫富分化已现端倪。

  • 标签: 东湾仔北遗址 分期 墓葬 群组
  • 简介:2009年中亚联合科考队对巴彦布拉格要塞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批很有价值的遗迹遗物。笔者通过研究出土遗物的文化属性,结合考证中国古代相关文献的记载,最终确定巴彦布拉格要塞遗址就是汉受降城,并勾勒出汉武帝时期边境防御的新路径。

  • 标签: 蒙古国 旧石器莫斯特勒瓦娄哇技术 石叶技术 细石叶技术年代分期
  • 简介:楚墓年代分期研究的新突破──《江陵九店东周墓》读后杨宝成杨定爱同志编著的《江陵九店东周墓》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江陵雨台山楚墓》、《当阳赵家湖楚墓》之后,又一部有关楚墓发掘与研究的重要著作。该报告资料丰富,编写严谨,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

  • 标签: 江陵九店 东周墓 分期研究 日用陶器 战国晚期 纪南城
  • 简介:打制石器一般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球等,这种分类方式存在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打制石器对刃部的选择作为分类标准,将广东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常见的陡刃砾石工具分成边刃器、端刃器和对角斜刃器三大类,并据层位关系的早晚观察不同类石器群的组合情况的差异,对广东省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期研究,将之划分成三期五段。

  • 标签: 牛栏洞遗址 新石器时代 陡刃砾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