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道琼斯巴格达消息,伊拉克正计划在该国南部油田钻取300口油井以提高石油产量,当前伊拉克南部石油产量为180×10^4桶/日。

  • 标签: 南部油田 伊拉克 油井 石油产量 巴格达
  • 简介:伊拉克石油部长侯赛因·沙赫里斯塔尼指出,国际石油公司最近开始通过库尔德地区政府在伊拉克勘探石油储量,其中,土耳其著名石油公司TOPCO在伊拉克TaqTaq地区发现了3个油田。

  • 标签: 石油储量 伊拉克 国际石油公司 TAQ 区政府 土耳其
  • 简介:我们将根据底栖有孔虫所做古水深分析与二维和三维地震地层解释结合起来,来理解卡那封盆地早第三纪晚期一晚第三纪早期层序边界和海泛面的主要地震不连续面的成因意义。前积层序主要是多生境碳酸盐沉积,它可以被分成5个北西向前积斜坡沉积层序和19个准层序。随着中新世中期以后强烈冲刷作用,斜坡沉积前缘从平滑变为明显锯齿状。一旦冲沟出现,就会成为斜坡沉积前缘沉积物分布集中地点。由于底积层相对欠缺沉积物补偿,因此在较低斜坡和盆地中冲积裙不发育。小规模变异性表明多相沉积物散布在整个斜坡水道中。沿着走向,叠置在前积上沉积物搬运从渐世晚期西南向转变到晚中新世中期东北向,表明了印度洋东南部环流重要重组。明显地震不连续面代表了浅古水深地层段和大陆架海泛。以岩溶地貌为特征部分陆架相露头与外陆架上中到外浅海古水深是同期。前积发生在斜坡逆牵引超过100m陆架古水深处,而不是沉积至海平面。因此,在卡那封盆地北部,斜坡前缘上超不是海岸相,斜坡沉积对海平面变化敏感度是低

  • 标签: 古水深 斜坡 海平面变化 陆架 海泛 碳酸盐台地
  • 简介: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推荐一种名为广义主分量分析(GPCA)多变量统计方法,该方法在减少有意义变量数量同时,计算描述几组变量之间关系分量并且也分别描述每一组变量分量。GPCA适用于(根据一个真实地震数据集)等方位角数据体联合地层反演之后得到三个弹性参数(纵、横波阻抗和密度)。从GPCA提取分量是在储层时窗描述地震特征属性。这些属性用来提取初始参数并在地质上用一种监控模式识别算法进行解释。属性显得比(适用于相同数据)从一种主分量分析(PCA)提取多种常规属性更为切合。第一,这些属性能容易地显示出与几组变量关系,因此在物理上能作解释。其二,根据更严格限制属性数量这一种手段,更好地提取这三个弹性参数。最后,利用从GPCA提取属性,使所作地质解释更可靠和更贴近实际。

  • 标签: 数据体 叠前 弹性参数 地震解释 地质解释 地震数据
  • 简介:在墨西哥湾,分布广泛下第三系威尔科克斯群(Wilcox)深水扇沉积体系是一个重要勘探目的层,但有关其与对应陆上同时代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浅海相储层关系,人们还没有清楚认识。采用一个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集(8500km2,我们研究了未经勘探得克萨斯州海岸带第三系下段构造和地层,这个海岸带区域从古大陆架边缘下倾方向大约96km处延伸至深水油气发现上倾方向322km处。在马塔戈达湾(MatagordaBay)附近推断整个古统至上始统层段都识别出了海底峡谷,但本次研究重点是最年轻海底峡谷。这些海底峡谷一般是3~4km宽、200~500m深。主下切谷轴向大都是沿陆坡向下,但也有一些存在分叉现象。早期盐构造运动似乎产生了不规则古大陆坡地貌,陆坡坡度被改变,从而影响了沉积物流动路径。从古地理角度来看,这个海底峡谷沉积复合体处于大陆坡中段到下段,位于威尔科克斯群陆架边缘峡谷体系正下倾方向。虽然这些海底峡谷并不是都一定与上倾方向上陆架边缘峡谷连在一起,但它们属于墨西哥湾西部边缘一带大规模峡谷沉积复合体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复合体担当了已成功地进行过钻探深水下第三系威尔科克斯群浊积岩油气储层沉积物输送通道。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于得克萨斯州陆架区勘探前景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认识墨西哥湾古世到早始古地理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海底峡谷 墨西哥湾 油气储层 早始新世 深水区 大陆坡
  • 简介:时移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主要目标之一是使资料可重复性最大,目前大部分4D方法还是严重依赖于地震可重复性。本文提出了一种4D处理方法,通过对两次勘探之间特性变化直接反演来降低对可重复性要求,用于可重复性较差资料,特别是用于继承性资料。通过基于相减方法与直接反演方法比较以及在挪威北海Heidrum油田应用,证明了该方法有效性。

  • 标签: 4D地震 继承性数据 4D处理方法
  • 简介:有水气藏在四川盆地分布广泛,该类气藏气井往往在生产一段时间后出水,由于气水两相流动,使得这种气水同产井垂直管流压力计算比较繁琐。文中采用是一种适宜现场应用计算气水同产井流压经验方法。该方法通过部分参数元因次化,统计分析得到计算流压经验式,进而直接利用气水同产井生产水气比和井口压力计算流压,简便、易操作。现场实例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

  • 标签: 气藏 气水同产井 流动压力 计算方法
  • 简介:在试井解释中,通常把压力与时间对数曲线斜率定义为导数。本文将一种判别方法叫做一阶压力导数(PPD),它是直角坐标中压力—时间关系曲线斜率。作者假定,当一口井关井进行压力恢复试井时,压力会单调地上升,直到最后稳定为止。这就意味着PPD是一个连续下降函数,直到井内压力完全恢复,导数为零。但是与井筒有关现象可引起所测压力升高或降低,而与油藏影响无关。试井分析第一组函数中,有一个函数是区分井筒控制作用和油藏流体流动影响函数,PPD是一种非常简单识别工具,它强调非油藏作用产生影响,因此,可以避免试井解释中失误。

  • 标签: 试井解释 压力导数 压力恢复曲线 识别工具 油气藏 标准曲线
  • 简介:本文介绍了提高对高流动比水驱(HMRWF)了解和改善其动态预测综合研究结果。有关重油注水油田项目的已发表数据是有限。报道了几个成功HMRWF项目,这些项目显示大幅度提高了高含水时采收率。但是,对于相似油藏来说,报道水驱采收率范围大,为OOIP(1~2)%~20%。原油粘度较高导致采收率较低。

  • 标签: 水驱采收率 动态预测 流度比 注水油田 原油粘度 高流动
  • 简介:据报道,叙利亚能源部长表示该国日前已邀请外国投资者投标该国9个油气田。迄今已缔结了几项开发油气田合同,叙利亚希望这次招标能有更多外国公司参与投标。为此,叙利亚政府对外国石油公司做出了特殊保证。

  • 标签: 外国公司 叙利亚 油气田 投资者 招标 石油公司
  • 简介:埃及西沙漠地区老油田增加可采油量对埃及Badr-1(BED-1)油田Kharita油藏进行一项最新模拟研究表明,对其原始原油地质储量估计偏低。预测动态表明,在不采取更多措施情况下Kharita油藏最终总采油量将仅为原始原油地质储量53.5%。所有将来侧钻和钻井位都将基于有限剩余储量根据初步模拟预测结果而终止。由于目前平均原油产量与大量累积采出原油体积之间不协调,结合预测压力动态和驱动机理,进行了一项油藏管理调整和动态复查研究,以便说明BED-1油田Kharlta油藏动态差异性和不协调问题。本文重点是了解油藏动态,而不仅是获得历史拟合。

  • 标签: Kharita油藏 原始原油地质储量 油藏模拟 油藏动态预测 压力动态 最终可采油量
  • 简介:土库曼盆地西南部上世高油气潜力地层研究现实性取决于近年来获得大量实际资料。地温特征重要性与其它评价含油气性远景地质因素一样是显而易见。本文分析了大量实际资料:3600多个温度测量数据,其中近巴尔汉隆起带3000个,戈格连达格一埃克列姆511个,格兹尔古姆17个,里海水域155个,以及在长期停产井中取得96个热能谱资料。这些资料由土库曼斯坦科学和生产机构获得,部分温度测量由本文作者完成。在分析和总结实际资料情况下,应特别注意实施测量方法、自动记录装置起动速度及温度测量之前油井停产持续时间。电热资料质量根据全年热交换层底部温度(太阳测温探头)来评价。

  • 标签: 上新统 地温特征 油气分布 地壳等温线 油气评价
  • 简介:利用川西场地区常规测井、能谱测井、电成像测井及野外露头资料,对沉积环境、沉积构造、古水流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须二段沉积环境为弱水动力条件下还原环境;系统地利用电成像测井技术识别出了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冲刷面、变形层理等沉积构造;而且在交错层理识别的基础上,深化了古水流方向认识,认为须二段古水流方向具有由北向南趋势,反映了物源来自北部。

  • 标签: 电成像测井 测井相 沉积构造 须家河组 川西地区
  • 简介:水平钻井已经成为降低成本,提高采收率一项关键技术。商业数据库中有有关69个国家已完成22617口水平井记载。截止到2000年6月,美国有9834口水平井,加拿大有8262口水平井,而超过3500口水平井是在北美以外国家,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委内瑞拉、阿曼、阿联酋、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和印尼。水平钻井概念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通过在意大利RospoMare油田(1982年)、美国普拉德霍湾油田(1984年)和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白垩层(1985年-1987年)实施先导性项目表明,用增加不足2倍成本却使生产能力提高了3到4倍,从而先展示出了水平钻井经济可行性。从1987年51口井开始,水平钻井数量剧增,并迅速扩展到世界石油开采活跃地区,到1997年已达到4036口井巅峰。

  • 标签: AAPG年会 水平钻井 欠平衡钻井 油气储量
  • 简介:针对沟嘴组油藏注入水与地层及其流体不配伍、造成储层伤害严重问题,文章根据沟嘴组储层基本特征,总结出了造成储层伤害潜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注入水配伍性及其对储层伤害研究,建立了沟嘴组注水水质指标体系,并配套了水处理药剂,明显改善注入水水质。

  • 标签: 储层伤害 注入水 水质指标体系
  • 简介:为了便于解释维也纳盆地南部莫斯布伦(Moosbrunn)试验区3-D地震资料,利用野外数据建立了构造地质模型。通过断层滑移方向微观构造野外调查、活化断层野外观测以及地震无法分辨断层野外识别,建立了一个复杂3-D断层模型,用于3-D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构造地质填图和动力学解释表明,维也纳盆地发生过多期构造活动。虽然在主位移带内识别出了大水平错距,但许多断层样式只显示了较小水平错距。因此,根据地质或卫星资料难以识别它们。由于维也纳盆地是拉张成因,所以其拉张作用伴随着强烈左旋运动。具有双向断层方位拉伸走向滑移双断层发育是维也纳盆地斜向-左旋拉伸作用典型表现形式。这种几何形态关系与规模无关,在露头中可以是米级,在3~D地震资料中可以是数百米级,而在盆地中可以是数千米级。在Badenian阶(下中新统)露头中识别出了双向左旋走滑断层。这些断层构成了在南北向挤压作用下产生共成因走滑双断层。双断层面逐渐消失在主断层中,这些主断层构成了一般呈菱形断层围限断块边界。后来Badenian期早Pannonian期拉张作用导致东西向到北东一南西向张性断裂系统叠合,而且原有的压性断层经常被重新利用。莫斯布伦地区3-D地震测量结果表明,存在一个北东南西走向中心主位移带(PDZ)。主位移带在地表表现为一个长12km、高40m断崖,在数字高程模型(DEM)上可以看到这个断崖。根据遥感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标绘线性构造与野外露头微观构造分析结果以及由3-D地震时间切片数据解释出断层非常吻合。维也纳盆地及其邻区主要以线性构造为特征,这些线性构造以北西和北东向为主,以南北向为次。在卫星图片和数字高程资料中,北西向�

  • 标签: 微观构造 三维地震 构造数据 勘探方法 遥感资料 数字高程模型(D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