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试纸法与镜检法在尿液检验中的 应用 效果,以便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 201 8 年 2 月 到 201 9 年 2 月 来 我院 进行尿液检验 的 患者 9 0 例,患者在选取的时候完全是依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的。将这 9 0 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 5 例 。参与到本次实验的患者均知情,并且已经签署了同意书。对照组采用试纸法进行尿检,观察组采用镜检法进行尿检。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并对比分析。 结果: 采用 试纸法白细胞阳性检出率 为 44.00 %,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 32 . 33 %,镜检法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 39 . 33 %,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 27 . 00 %,两种方法的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在进行尿液检查时要求医务工作人员提高责任心,养成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检查前仔细核对患者资料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能力,尽可能的减少漏诊、误诊。临床上进行尿液检验时,通常建议采用试纸法联合镜检法,从而减少尿液检验的误差,提高准确性。 关键词: 试纸法;镜检法 效果 尿检 临床应用 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研究基础资料选择: 2016 年 12 月 -2018年 4月在本院接受糖尿病肾病 生化检验的 60 例为观察组 ,同时期 生化检验的健康体检人员 6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进行实验室检验。 结果: 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较为明显, P< 0.05。 结论: 糖尿病肾病采用生化检验的方式,整体准确率较高,与正常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性明显,并且可以对不同级患病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充分分析,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尽早进行治疗,临床推广价值较为理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生化检验 早期诊断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的特征。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4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微生物检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结果。结果: 80例感染患者中,共检出 97株病原菌,其中单一性感染患者共 64例,占比为 80.00%,另 16例患者为混合性感染,占比为 20.00%。单一性感染患者主要致病菌包含解脲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肠球菌、铜绿假单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混合性感染患者中,主要以支原体病菌较多。结论:分析后得知,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临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可根据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结果确定药物,降低耐药菌株,提升抗菌药物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间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证的肝硬化患者 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人群 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检测结果;结果 病例组肝硬化患者的 PDW、 MPV、 PT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 PCT和血小板计数值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病例组肝硬化患者中存在消化道出血组患者的 PDW和 MPV值显著高于不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而 PCT和血小板计数值显著低于不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与凝血酶原时间的检验,可取得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还可以为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提供依据,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