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老年肺炎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老年肺炎患者168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84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出院后1、3、6个月肺炎复发情况。结果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肺炎复发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肺炎复发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老年细菌性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 肺炎 复发 干预
  • 简介:摘要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加强对孕妇学校的管理,健康教育科认真开展孕产期宣教和培训,为孕产期妇女及全区儿童保健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有效降低了剖宫产,减少了围产期儿童死亡,确保了我区政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015年,全院围产儿死亡降至最低,达到3.02‰,剖宫产降到51.49%,切实有效的保证了新都区妇女儿童生命安全。

  • 标签: 孕妇学校 剖宫产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儿童计划免疫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的300名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150名儿童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观察组150名儿童在免疫程序接种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计划免疫。结果观察组接种为96.0%,对照组为82.0%。观察组接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更有利于提高儿童计划免疫,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健康教育 儿童 计划免疫 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分娩的6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00例)和观察组(3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纯母乳喂养。结果观察组出院时、产后42天、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护理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随机选取大化县儿童9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形式,展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大化县儿童办卡为99.89%,办证为98.00%,平均接种为93.35%。城镇儿童接种高于农村儿童(P<0.05)。3~4岁龄儿童平均接种最低(P<0.05),1~2岁龄儿童平均接种最高(P<0.05)。各种疫苗的及时接种明显低于接种(P<0.05)。结论大化县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处于较高水平,然而目前农村儿童的接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各种疫苗的接种虽较高,但及时接种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应对这一问题给予重视,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儿童家长及时带儿童接种各种疫苗。

  • 标签: 儿童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都区剖宫产趋势,探讨有效降低剖宫产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新都区8年来剖宫产变化趋势。结果一剖宫产的高低和年度活产多少无正相关,二剖宫产医学指征的所占比例越高,剖宫产相对较低,充分说明剖宫产是可控的,严把剖宫产指征,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率 剖宫产医学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孕妇60例,按照单双数的方法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孕妇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剖宫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孕妇受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为50%,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刨宫产为78.26%;实验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种比较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干预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刨宫产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微生物标本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提高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并制作的微生物标本共19416例,检验样本阳性并分析不同时间段内阳性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制作的样本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呼吸道微生物样本阳性最高,阳性达32.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穿刺液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综合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有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明显高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所有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标本检验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不同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不一致,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临床指导,加强采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可提高检验阳性

  • 标签: 微生物 阳性率 临床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生产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分娩,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对分娩的全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产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孕妇的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为80.0%;对照组孕妇的自然分娩为46.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生以及生产后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方式,在孕妇分娩的过程中全程陪护,能够有效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的比例,同时能够有效的确保产妇与婴儿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自然分娩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提高宫外孕诊断准确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可疑宫外孕患者80例,都进行经腹超声与病理诊断分析。结果在80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宫外孕72例,其中40例为未破裂型,20例为流产型,10例表现为包块型,2例为宫角妊娠型。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宫外孕74例,为此经腹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3%与100.0%。结论经腹超声诊断宫外孕能比较清晰观察病灶,有利于作出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是必要时应结合其他方法联合检查。

  • 标签: 经腹超声 宫外孕 准确率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中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治中采用镇痛剂的作用,也观察其对正确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之间收治的88例急性腹痛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中不采用任何镇痛剂,而观察组中采用曲马多或者是盐酸哌替啶这两种注射液中的任一种进行镇痛,分析采用镇痛剂对于急腹症诊断的正确性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否采用镇痛剂,其急腹症诊断的正确概率都相似,两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腹痛患者误诊原因可能是病史采集不全,缺乏全面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和医师综合能力水平较低导致的,采用镇痛剂并不会提高误诊

  • 标签: 镇痛治疗 急腹症 误诊率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工具在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应用,降低产后尿潴留,杜绝严重后果的发生。方法通过PDCA的管理方法,将2014年3—8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后二区所有产妇设为对照组,分析其尿潴留现状,进行计划-实施-检验-处理管理,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将2015年3—8月所有产妇设为观察组,通过χ2检验,来检验统计结果是否存在意义。结果统计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3—8月月平均尿潴留较上年降低0.69%。总结PDCA工具不仅在降低产后尿潴留有显著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运用PDCA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学会对产妇尽早护理干预,能灵活运用新旧方法应对尿潴留,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提高科室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均有帮助。

  • 标签: PDCA 产后尿潴留率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是妊娠达28周以上,剖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是解决异常分娩和挽救胎儿的重要手段。但剖宫产毕竟是一种非自然的分娩过程,除剖宫产手术本身会带来的危险性外,WHO提倡的剖宫产应当控制在15%以内。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剖宫产异常增高,某些医院剖宫产已达50%,抑或更高。其中不恰当剖宫产占较高比例,危害巨大。

  • 标签: 高剖宫产率 原因分析 对策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CC在降低ICU环境噪音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由品管圈小组,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对162名住院患者进行病房噪音主观评价的调查,分析影响患者休息的声音来源,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改善环境噪音。结果应用品管圈的流程,有效地降低了ICU环境噪音的影响,提高了ICU环境的舒适度、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品管圈 噪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妇科门诊女性生殖道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笔者所在基层医院拟定于2015年10月面向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殖疾病免费普查活动,暂定次年9月为本次普查工作截止时间。该时间段内参加免费生殖疾病检查与接受问卷调查的女性共计3039名。结果参加本次免费普查的育龄妇女中患病女性有1295名(42.6%)。553例(18.2%)患宫颈炎,386例(12.7%)患阴道炎,249例(8.2%)患子宫肌瘤,64例(2.1%)患盆腔炎,43例(1.4%)患外阴疾病。结论加强落实育龄妇女生殖道健康普查、普治工作是降低女性生殖道疾病患病的主要着手点,结合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制定可行性干预措施。

  • 标签: 基层地区 妇科门诊 生殖道疾病 发病率
  • 简介:摘要在国家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出入院护理和延续性护理是改善服务的重点,脑梗塞患者出院后的长期照顾和护理是目前延续性照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情况是患者出院的准备服务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所以本文以提高出院准备服务完备为目标,以PDCA循环为基础,通过寻找问题,制定计划,具体实施和效果反馈,提高出院准备的完备,达到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目的,最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再入院,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来乐清市中小学生近视变化情况,为降低中小学生近视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本市2010年到2015年历年的中小学生近视变化情况看,总结近视的影响因素、预防及矫正方法。结果2010年到2015年我市中小学生近视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乐清市中小学生近视逐年上升,因此,教育及卫生行政部门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加强中小学生近视眼的防治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 标签: 中小学生 近视 预防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将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均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指导,出院后由护理人员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家庭访视,对照组产妇仅进行电话访视1次。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及观察组在家庭访视前后的母乳喂养。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且家庭访视后母乳喂养高于访视前母乳喂养。结论出院后对产妇进行家庭访视能提高母乳喂养

  • 标签: 家庭访视 母乳喂养 喂养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助产士降低产后出血的措施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我院建立孕检卡的孕妇48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对比,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产妇采用助产士进行一对一陪产,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剖腹产发生、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在不同助产方式下观察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产科中采用助产士的方式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助产士 产后出血率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治愈性切除的相关因素,以获得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90例胰腺癌患者,分别从单因素及多因素对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分析,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危险因素的筛选。结果从单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年龄、职业、病程、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术后胰瘘、术后肝衰、化疗、免疫治疗、有无肝转移、肠系膜上血管有无侵犯等为有效变量。多因素分析得出,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术后胰瘘、术后肝衰、化疗、免疫治疗等为有效变量,这些变量为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且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对于胰腺癌患者应进行早期的确诊,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延长患者的寿命。

  • 标签: 胰腺癌 因素分析 提升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