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11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15年6月—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试验组至少3项凝血指标在正常值的基础上升高或者降低30%,样本容量57例,反之即为对照组,样本容量55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以及病死率。结果对照组入院时、入院后48h、96hTT、APTT、FIB、PT指标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可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凝血功能 心脑血管疾病 预后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于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样本纳入观察组,以及100例同时期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纳入对照组,测定两组Hcy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Hcy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Hcy升高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y水平变化对于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心脑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为研究时段,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依照检测结果进行分组,观察组至少3项凝血指标在正常值的基础上升高或者降低30%,样本容量72例,反之即为对照组,样本容量78例。比较凝血功能(TT、APTT、FIB、PT)检测结果以及病死率。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入院后2d、4dTT、APTT、FIB、PT指标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病死率比较,观察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验可作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实用性以及应用价值较高,临床值得借鉴。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凝血功能 预后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价值及其药理作用。方法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2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56)。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分析两组病情缓解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显效时间为(30.08±5.09)d,比对照组的(43.82±8.69)d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9%,比对照组的75.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佐治,可取得显著疗效,且有助于促进患者相关症状与体征的缓解。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应用价值 活血化瘀类中药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分析患者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传统的护理模式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术后护理干预。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高效科学的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提高医者对患者病情的风险控制,并在患者中取得了明显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诊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中几种常见病变的临床应用,初步总结后进一步分析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该技术在头颈血管变进行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的优点。方法收集2016—2017我院采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仪扫描检查的头颈血管变10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颈动脉狭窄病例70例,脑动脉畸形15例,脑动脉瘤15例。70例颈动脉狭窄病例包含重度狭窄区150处、中度狭窄区78处。重度狭窄区总共155个斑块,软斑块25个,钙化斑块101个,混斑块29个。15例脑动脉畸形病例包含7例明确供血动脉,大脑前动脉供血为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2例,血栓形成2例。15例脑动脉瘤病例包含囊状动脉瘤5例,梭形动脉瘤5例,合并小动脉瘤3例,合并出血2例。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血管变中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技术可作为诊断治疗头颈血管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安全有效。

  • 标签: 64排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头颈血管病变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50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心理疏导干预的80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干预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以缓解,从而使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心理疏导干预 脑血液意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实施常规护理之外,还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在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后采用综合护理能够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全脑血管造影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进行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34例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将其根据不同的护理参与情况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上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35.29%,差异显著。(χ2=5.1548;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12%以及护理总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4,4.8744;P<0.05)。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75;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实施应用细节护理干预,总体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脑血管畸形 介入栓塞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双盲法分组,A组146例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B组16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治疗,对比疗效。结果A组、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04%、9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3,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6,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辛伐他汀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血管性痴呆的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MMSE(精神状态评估量表)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23.5±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9.2±1.5)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肯定,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血管性痴呆 中医康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此次研究是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抽取某医学的200名大学生当分析的对象,统一发放问卷,并及时回收,总结医学生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情况、预防结核病行为和对结核病的态度。结果医学生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概率是57.19%。本次研究中愿意把所掌握的正确知识传授给别人、希望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如果自身得结核病会告诉周围的人、不随地吐痰、对待结核病患者同普通人一致、身边有结核病患者时自己主动检查、愿意从事结核病相关防治工作、愿意接受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概率分别是99.0%、98.50%、61.0%、97.0%、56.50%、81.50%、56.0%、96.50%。结论医学生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概率比较低,应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 标签: 医学院 大学生 结核病防治知识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脑血管疾病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列表法设置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42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常规组,行阿伐他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予以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s-CRP、IL-6炎症水平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TC、TG和LDL-C指标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而HDL-C指标则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经他汀类药物应用到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其疗效良好,能使患者的炎症水平、血脂指标改善。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脑血管疾病 炎症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用于脑血管护理的使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总数为60例,患者均为脑血管疾病,为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护理方法是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使用的方法是一种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对比的指标主要是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脑功能改善的作用。结果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后发现,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评分状况能够产生影响。结论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对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家庭的负担具有实际的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血管 神经功能缺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无陪护住院患者跌倒意外发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科室2017年8月—2017年10月间发生的18例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经过分析跌倒的成因及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率。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对患者跌倒的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跌倒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无陪护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体质因素是会影响生物特性的,所以在进行疾病防治的时候重视体质之间的差异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近年来老年人口数量上升趋势明显,所以对其老年病的防治已经是整个社会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对此本文将会从中医的体制学出发,探讨目前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以使其能够给老年病的防治带来一定的解决措施。

  • 标签: 中医体质学说 老年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TCD微栓子监测(MES)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73例患者给予颈部血管超声和TCD微栓子监测。结果患者存在颈部斑块、不稳定性斑块以及内膜增厚时的MES阳性率显著高于无以上症状的患者MES阳性率,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以及TCD微栓子监测的诊断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重大的价值。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TCD微栓子监测(MES)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及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进行临床的结果观察,对出现的症状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度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的患者人数为60例。一组为实验组,在采用康复疗法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一组为观察组,仅仅采用传统的康复疗法。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BI(Barthel指数)和C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表)以及患者的生活行动能力评分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HAMD、BI、CSS等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及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可以在康复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疗效优化,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康复治疗 脑血管 意外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防治中饮食疗法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5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取常规的西医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在西医临床治疗基础上,结合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对患者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饮食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能够得到显著改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疗法 应用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防治中应用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2月自愿接受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的志愿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前与宣教后均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记录他们在艾滋病病因、初期症状、预防方法、检查方法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知晓率,并用统计学分析处理健康宣教前与宣教后的知晓率。结果100名志愿者经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后在艾滋病病因、初期症状、预防方法、检查方法及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宣教前(P<0.05)。结论健康宣教应用在艾滋病防治中可以明显提高艾滋病病因、初期症状、预防方法、检查方法及传播途径等知识知晓率,从而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与控制,避免发生艾滋病。

  • 标签: 艾滋病 防治 健康宣教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