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用药特点。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7年11月门诊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的各53例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且单病处方组与多病处方组各53份。实施用药特点的统计分析,探究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患者的单药处方与多药处方情况,且将两组数据予以对比。结果调查显示抑酸药为最常用的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且在门诊用药处方中,多病处方组抑酸药应用比例相对高于单病处方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单药处方中,抑酸药应用比例相对较高;多病处方中胃粘膜保护剂应用比例相对较高。结论深入分析门诊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用药的特点,有助于提升规范门诊用药行为,创设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形象。

  • 标签: 门诊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门诊用药
  • 简介:摘要本文从常用静脉用药剂型入手,简要介绍静脉用药成品输液集中调配溶媒适宜性,旨在规范集中调配中心静脉用药调配水平,保障药品临床应用效果与患者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 输液 集中调配 溶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慢病的临床干预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45例患者,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医院常规的糖尿病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用药临床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对疾病及用药的认知情况、干预后的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认知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两组患者在医院及出院随访时的依从性评价,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91.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药临床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和用药的认知度,提高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用药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调剂师在合理用药中的实践体会和角色定位。方法总结、回顾近些年我院调剂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角色体验。结果我院药师进行了用药教育、处方点评、用药交待、审方和其他服务方面的工作。结论我院调剂药师开始冲破传统药师思维束缚,积极参与到各种药物治疗中,体验各种角色,了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逐渐得到医院工作人员的尊重和配合。

  • 标签: 调剂药剂师 合理用药 角色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合理用药中临床药师的促进作用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7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临床用药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仅采用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师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17.14%,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处方不合格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师在合理用药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虽短其住院时间,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及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7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结果172例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率为100.00%,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情况应用最多的是CCB(89/51.74%),应用最少的是复方制剂(11/6.40%)。172例中,76例(44.19%)血压控制效果良好。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年龄、低危心血管风险、公费+医保、联合用药、规律服药时间每年>9个月的血压控制效果良好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自费+新农合、中高危心血管风险、未联合用药、每年规律服药时间≤9个月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临床上主要应用CCB、ACEI、β受体阻断剂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但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年龄<55岁、自费+新农合、中高危心血管风险、未联合用药、每年规律服药时间≤9个月是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高血压 用药情况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临床治疗中使用相关对症药物结合微波治疗的方法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研究的样本都是曾经在本院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共127人。将他们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第一组为常规组,包含63例样本,其治疗方法是只使用药物治疗,药物选用宫颈炎康栓;第二组为观察组,包含64例样本,其治疗方法是也使用药物治疗,再此基础上结合微波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包括阴道排液、创面和出血,当治疗时间达到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阴道排液恢复时间、阴道出血消退时间和阴道创面愈合时间均比常规组低;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重度宫颈糜烂(10.94%)比常规组(34.92%)低,轻度宫颈糜烂(59.38%)比常规组(33.33%)高(P均<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使用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基础上辅助使用微波可以使患者的宫颈糜烂恢复达到更好的效果,使阴道出血、排液和愈合时间缩短。

  • 标签: 微波联合用药 宫颈糜烂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左氧氟沙星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近几年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左氧氟沙星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本文对近些年关于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合理用药分析进行综述。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炎患者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015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国家相关标准和用药指导原则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统计。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所使用药物和抗生素共达到12种,抗生素使用中还搭配有中药制剂,部分患者临床中存在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情况。136例老年肺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60例患者经痊愈,占到总人数的44.1%。结论在老年肺炎患者治疗中要按照病理学和药物学原理进行药物选择,减少不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肺炎 抗生素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用药观察与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例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对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护理以及对症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7例患者康复出院。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护理前。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全方面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顽固性癫痫 持续状态 血氧饱和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随机将门诊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护理干预组290例,由经专门培训的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用药、定期随访。对照组282例。6个月后随访患者测量血压,进行用药依从性的问卷调查打分。结果护理干预组用药完全依从262例(90.3%),血压控制达标207例(控制率71.4%);对照组用药完全依从170例(60.3%),血压控制达标116例(控制率4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治疗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调查患者的给药途径、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情况、受累系统与临床表现,并提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几点建议。结果64例患者中,男性22例,占比34.4%;女性42例,占比65.6%,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中,<20岁4例,占比6.3%;20~60岁50例,占比78.1%;>60岁10例,占比15.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0~60岁之间。静脉给药55例,占比85.9%;口服给药9例,占比1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用药剂量为200mg/次共9例,占比14.1%;用药剂量为400mg/次共41例,占比64.1%;用药剂量为800mg/次共14例,占比21.9%;用药剂量400mg/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单独用药17例,占比26.6%;联合用药47例,占比7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用药。受累系统包括皮肤(70.3%)、消化系统(12.5%)、神经系统(7.8%)、心血管系统(4.7%)、全身损害(1.6%)、泌尿系统(1.6%)、肝胆系统(1.6%)。结论左氧氟沙星临床治疗期间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严格遵循用药规则,加强药学干预,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 治疗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1月份到5月份实施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的性别占有比例,不同的年龄占有比例,症状所分布的比例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天所使用的剂量,给药次数及是否联合用药进行观察。并根据相关情况给予合理用药的相应的措施。结果本次研究中不良反应中性别比较(X2=2.781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统计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X2=3.89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系统分布中消化系统占38.46%、心血管系统占28.21%、泌尿系统占21.79%、神经系统占11.54%,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系统,(X2=3.18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给药剂量,用药次数以及联合给药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患者的年龄,给药剂量,用药次数和联合给药均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息息相关,临床实际用药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精神药物是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改善病态的精神活动,又不影响正常精神活动的药物。主要作用于边缘系统、间脑和脑干,对觉醒的影响较小,能选择性地对抗各类精神症状。现在国际上通常分为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躁狂药物和抗焦虑药物4大类。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科疾病常用药物的副作用及用药护理。

  • 标签: 精神科疾病 副作用 用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究临床药师对不和临床用药的干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期间患者用药医嘱83例作文本次研究观察组,同期,选取2012年1月-2012年7月期间的用药医嘱记录83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用药记录的不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得出,观察组处方不合格率为7.23%(6例),抗菌药物使用占14.46%(12例);对照组处方不合格率为40.96%(34例),抗菌药物使用占75.90%(63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处方不合格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药师实施临床药学干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规范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而且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相应的用药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干预 不合理率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保证门诊的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6月的西药门诊处方19524张,对我院的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如西药处方中的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用药的重复,西药联合应用增加毒副作用,西药联合应用降低临床药效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门诊西药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我院门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真正肩负起认真审查核对处方的职责,为促进合理用药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西药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40例,采纳传统取药服务干预)、研究组(40例,采纳药学服务干预),比较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性(95.00%、95.00%)以及患者满意度(70.00%、65.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药学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弥补了传统取药服务干预的不足,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肺部感染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肿瘤科84例肺癌化疗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联合组另接受痰热清治疗。对比临床效果、咳喘缓解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临床效果分布以及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合组咳喘缓解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肺部感染患者联合用药疗效理想,能够显著改善症状,还可缩短咳喘、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值得应用。

  • 标签: 肺癌化疗 肺部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究心血管疾病的用药的合理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容易出现用药不合理的为硝酸异山梨酯与尼莫地平。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可有效改善因为不合理用药而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实施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指导,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合理用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安宝(羟苄羟麻黄碱)治疗早产用药与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有晚期流产和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给予100mg安宝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根据宫缩强度及频率调整滴数,每10min增加0.05mg即5滴,一直达到宫缩抑制。结果:安宝有效延长妊娠期2~109d(平均55.5d);延长妊娠有效率为100%。结论:安宝提高了新生儿的成熟度及存活率,但需要掌握用药禁忌证。

  • 标签: 早产/药物疗法/护理 麻黄碱/治疗应用 女(雌)性 人类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