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焦虑型抑郁症一般是指抑郁症中混杂着焦虑的情绪,表现症状常见类型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等。如果人们长时间的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根据近几年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论述及临床研究,从而提高了人们对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水平。中医对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历史久远,对于疾病原理以及疾病治疗都有较多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状态在中医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焦虑抑郁 中医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医学中产妇焦虑、抑郁情绪与分娩方式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520例,对其进行SAS及SDS进行焦虑抑郁的评分,依据评分结果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实验组为具有焦虑抑郁情绪较为明显的产妇,参照组为焦虑抑郁情绪较为轻微或无焦虑抑郁的产妇。两组产妇均为1260例。通过两组产妇所进行的分娩方式不同,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显著少于参照组,卡方值分别为8.0852、5.8704、6.56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的不良分娩结局显著多于参照组产妇,卡方值分别为8.0852、5.8704、6.56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分娩结局有较大影响,因此,要加强对产妇的心理健康关怀。

  • 标签: 焦虑抑郁情绪 分娩方式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86例眼外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前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前20分钟的SAS评分明显优于入院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内、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74%,可见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眼外伤患者在手术前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避免不良情绪产生应激性刺激,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率,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眼外伤 手术 心理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黛力新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及焦虑患者68例作为本次文章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常规对症治疗同时行黛力新药物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黛力新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及焦虑患者,有积极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黛力新 急性脑梗死 抑郁 焦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足底敷贴在高血压伴焦虑症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98例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前者行西药治疗,后者在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足底敷贴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为128.2±4.9mmol/L和81.0±4.7mmol/L,优于对照组的132.5±9.1和85.7±5.1mmol/L(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HAMA评分为12.1±2.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3±3.1分(P<0.05)。结论采用西药联合足底敷贴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的效果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焦虑症 足底敷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4.23%高于常规组80.77%(P<0.05)。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焦虑情况改善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焦虑情绪,提高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有利于缩短治疗周期,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胃癌术后化疗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6月收治的62例焦虑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焦虑症患者分组;对照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传统基础护理模式展开;观察组(31例)临床开展焦虑症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最终就两组焦虑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分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焦虑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合理选择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完成焦虑症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消极情绪得分情况改善以及睡眠质量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从而优化焦虑症患者的心理表现以及预后能力。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双心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我院肿瘤科的食管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治疗方式,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双心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及出院4个月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双心护理干预后食管癌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4个月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对食管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改善作用。

  • 标签: 双心护理 食管癌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终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终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好于参照组,焦虑与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其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5.00%),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效果,比参照组护理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中使用临终综合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临终综合护理 晚期肝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干预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4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干预组辅以预见性干预结合辅以心理、认知、行为和家庭支持等综合护理。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青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对疾病的认知,改变患者生活行为方式,接受疾病,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预见性干预 青年高血压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缓解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72例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初产妇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随机将上述初产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为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并为观察组初产妇实施舒适化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在接受舒适化护理后,疼痛度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该组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总满意度达到97.2%,而对照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仅为77.8%。结论为初产妇提供舒适化护理有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促使初产妇产后恢复质量与生活质量更高。

  • 标签: 舒适化护理 初产妇 焦虑抑郁 缓解效果
  • 简介:摘要肌肉注射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在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的过程中,会使患者出现针刺的疼痛感以及在面对针刺出现严重的紧张和焦虑心理,导致患者不愿意接受肌肉注射治疗。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降低疼痛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在肌肉注射护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本文对近些年的肌肉注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以及更好的提高临床肌肉注射护理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肌肉注射 疼痛 焦虑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列腺电切术的术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及术前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56例进行过手术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要进行手术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护理时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减轻患者痛苦,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护理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改善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临床价值。方法择选2017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8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常规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实施,观察组则以此为基础,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SAS、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改善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诊患者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改善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临床用应价值显著。

  • 标签: 急诊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疗法预防术前患者焦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40例需实施手术患者。对照组不予以患者耳穴压豆疗法;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疗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对比,差异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37.17%与有效率63.33%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2.5%与有效率的58.33%,(P<0.05)。结论实施耳穴压豆疗法对术前患者焦虑情况有着理想的预防效果,改善患者情绪,提高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耳穴压豆疗法 预防 术前患者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缓解胆结石患者术前的焦虑心理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我院90例胆结石患者,按接受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45例患者手术前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的45例患者则给予个性化护理,分析和探讨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量表的改善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发现,二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较护理前均有降低,但实验组患者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且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占据优势,且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术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配合度,而且能够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沟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胆结石 术前焦虑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干预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进行护理时,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能有效缓解患者在术前出现的焦虑现象。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胆结石 术前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1.67%)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反流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系统护理 反流性胃炎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心理科收治的72例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其中常规组焦虑症患者为3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焦虑症患者为36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干预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极为显著的改善,并且优于常规组焦虑症患者,两组焦虑症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肝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5例慢性肝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3例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然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结果两组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改善病情。

  • 标签: 慢性肝病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