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网络延续性护理在唇腭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唇腭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网络延续性护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门诊复查率与序列治疗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络延续性护理是唇腭裂系统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唇腭裂 网络延续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为顺应医疗改革和护理发展趋势,护理教育中除了注重“突出护理、注重整体、注意人文、体现社区”为指导思想的护理教学改革外,还应注意培养护生具备“会临床、会交际、会思考、会学习、会教学、会外语、会电脑、会科研”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在健康服务中承担重要角色,才能尽快缩短我国护理与国际先进护理接轨的日程。

  • 标签: 护理教育 护生 综合能力 培养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优质护理干预是否对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有较好积极的影响作用。方法 实验对象选择的是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来我院登记进行分娩的初产妇,共146人,将她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参考组有73人,依据常规上的护理方法对初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护理即可;而另一组是实验组有73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考察两组初产妇的心理变化及现状、保健能力是否提高还有新生儿的护理情况是否良好以及初产妇对护理是否满意。结果 优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有很好的调节和改善作用,其中实验组的SDS、SAS评分指数明显低于参考组且P<0.05;实验组初产妇保健知识的掌握能力效果远好于参考组,差异显著;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性也是实验组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实验组初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8.63%相较参考组的满意度83.5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初产妇进入人生新角色,还能有效改善其余相关科室和护理人员的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初产妇 保健能力 新生儿 护理能力
  • 简介:临床教学是帮助护生将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护生提供将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并获得进人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随着网络信息系统交流的广泛普及,为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增进与护士的沟通和交流,高效利用信息资源,配合我科的护理带教目标,通过构建带教老师与护生的网络交流平台,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教学质量 网络信息系统 临床教学质量 基础理论知识 健康保健系统 高质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针灸和西医在治疗不同程度面神经炎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共320例,其中轻中症患者160例,重症患者160例,轻中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重症患者中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针灸治疗,重症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结论:轻中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较好,重症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较好。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学生不同思维类型对其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我校护理学院本科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共情商一系统商简版问卷、职业素养评估问卷、健康评估能力评分表进行调查。结果59.0%(49/83)的学生属于平衡型思维,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79.96±5.30)分,健康评估能力总分为(79.49±10.59)分。护患沟通能力中交流、言谈举止维度得分在不同思维类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评估能力中总分、专业沟通、职业态度维度得分在不同思维类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提升共情型学生健康评估能力是情境模拟教学设计的重点。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思维类型 健康评估能力 护患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本院治疗的76例老年痴呆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随机分组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个组别的认知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参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他们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荐。

  • 标签: 心理干预护理 老年人 痴呆 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探讨其护理效果和对患者认知能力、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68例,随机分组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34例)和优质组(对患者施以优质护理干预,34例)。行以精神状况评价量表 (AMES)、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护理满意度的评测。结果:优质组干预后的 AMES、MoCA、ADL得分,相较常规组更高,统计学结果显示:P

  • 标签: 优质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 认知功能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同时针对患者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变化作详细阐述。方法:入组样本均选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计人数100例,运用奇偶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50例),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显优势,其患者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数据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期间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使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提倡将此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患者 活动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认知能力与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1~2023.12我院收入的80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认知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能取得满意的护理成效,改善患者自身认知能力及自理能力,整体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 认知能力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保健的学龄前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保健护理指导,观察组患儿采取预见性保健指导。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育能力,提高患儿社会生活能力

  • 标签: 预见性保健指导 学龄前患儿 语言发育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保健的学龄前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保健护理指导,观察组患儿采取预见性保健指导。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育能力,提高患儿社会生活能力

  • 标签: 预见性保健指导 学龄前患儿 语言发育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保健的学龄前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保健护理指导,观察组患儿采取预见性保健指导。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育能力,提高患儿社会生活能力

  • 标签: 预见性保健指导 学龄前患儿 语言发育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保健的学龄前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保健护理指导,观察组患儿采取预见性保健指导。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育能力,提高患儿社会生活能力

  • 标签: 预见性保健指导 学龄前患儿 语言发育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保健的学龄前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保健护理指导,观察组患儿采取预见性保健指导。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预见性保健指导对学龄前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育能力,提高患儿社会生活能力

  • 标签: 预见性保健指导 学龄前患儿 语言发育能力
  • 简介:通过从职业情操、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语言沟通技巧和护士礼仪规范等方面对年轻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临床实践技能,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参加护理活动的兴趣。

  • 标签: 午轻护士 综合能力 培训 效果
  • 简介:目的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为今后的健康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运用小讲课培训、微格教学法评价和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3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及5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实施微格教学培养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小讲课)成绩平均为75.45分,培养后为84.25分,培养前后护生的小讲课得分比较差异显著;定性结果显示,护生掌握了教育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了查阅、组织和制作健康教育资料、实施健康教育并能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结论护生积极参加课外健康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是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健康教育 能力培养
  • 简介:沟通能力是临床护士全面获得病人信息不可缺少的技能.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带教中,通过培养护生热爱护理专业;定期举行沟通知识与技巧讲座;加强护生的临床沟通训练;培养护生良好的情绪;争取病人合作等方法,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

  • 标签: 临床带教 沟通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准确把握急诊护理人员的能力素质需求。方法:综合采用关键行为实践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结果:提出了急诊护理人员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及指标的相对重要度。结论:亟需建立急诊护理岗位能力素质需求标准,完善以素质需求标准为基础的急诊护理人员评价和培训体系。

  • 标签: 急诊护士 素质需求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动手能力的因素。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4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211人采用调查、观察、考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评,调查实习护生动手能力的现状。结果动手能力考评差的护生占总人数的42.2%;影响护生动手能力的原因包括护生自身原因、心理因素、实习环境、临床教师及患者因素等。结论应从加强护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岗前培训,提高带教水平,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等方面入手,提高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动手能力

  • 标签: 学生 护理 动手能力 临床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