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失败。近年来以铂类和非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单独或联合方案及分子靶向药物逐渐被用于宫颈癌的同步放化疗。本文对局部晚期宫颈癌不同药物及方案同步放化疗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宫颈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药物 方案
  • 简介:目的分析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吡柔比星同步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乳腺外科住院治疗的21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12例,对照组104例。研究组患者第1天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及吡柔比星静脉滴注,同时接受20d同步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第1天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及吡柔比星静脉滴注。在两组患者完成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之后,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两组患者间总有效率、手术切除率及癌转移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6.6%(97/112)和95.5%(107/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3%(71/104)和82.7%(86/104)(χ^2=10.492、9.349,P=0.001、0.002)。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64.76±5.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1±4.91)%(t=15.567、P=0.000)。研究组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OS率分别为83.0%(93/112)和88.4%(99/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3/104)和77.9%(81/104)(χ^2=5.000、4.287,P=0.025、0.038)。两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率相似[17.9%(20/112)比27.9%(29/104),χ^2=3.092,P=0.079]。(2)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65.2%(73/112)、67.0%(75/112)、14.3%(16/112)和13.4%(15/112),对照组的分别为61.5%(64/104)、64.4%(67/104)、11.5%(12/104)和12.5%(13/10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67、-0.688、-0.614、-0.183,P=0.386、0.491、0.539、0.85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吡柔比星同步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有确切疗效,且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乳腺肿瘤 紫杉酚 脂质体 吡柔比星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 简介:生育年龄推迟已经是全球趋势,尤其在我国全面推行二孩政策的今天,高龄妇女生育难问题越来越凸显。与其他器官相比,卵巢几乎是受年龄影响最早出现老化的器官之一。

  • 标签: 生长激素 预处理 高龄妇女 卵子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乳腺癌保留乳房和乳房全切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由同一组手术医师连续完成的保留乳房或乳房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按照人组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患者232例,使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制定的测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和QLQ-BR23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调查期间,发放并回收生活质量调查问卷207份,分为保留乳房组(101例)和乳房全切组(106例)。两组患者腋窝手术方式、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文化程度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肿瘤分期差异采用Z检验,生活质量数据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结果问卷回收率为89%(207/232)。对比两组患者-般资料,结果显示,保留乳房组和乳房全切组在肿瘤分期、腋窝淋巴结手术情况、化疗、内分泌治疗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925,x^2=5.129、0.121、1.943,P均〉0.050),但保留乳房组的放射治疗比例明显高于乳房全切组[91.1%(92/101)比28.3%(30/106),x^2=84.248,P〈0.001],且文化程度高者(高中及以上学历)占80.2%(81/101),显著高于乳房全切组的60.3%(64/106)(x^2=9.684,P=0.017)。QLQ—c30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领域及疲乏、恶心与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便秘、腹泻、经济困难等子量表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6、2.297、2.106、-1.529、-0.400、0.689、-1.050、0.354、-1.219、-0.473、1.027、-0.118、0.623、0.179、-1.066,P均〉0.050)。QLQ-BR23结果显示,保留乳房组患者的体象评分(83.2±19.6)显著高于全切�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区段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对产后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PPH)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产妇中符合PPH诊断标准且需接受输入血液制品的287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限制输液组(148例)和常规输液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输入血制品数量及种类、总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家属误工时间等,通过SF-36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月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八个维度的差异。结果限制输液组产妇出血总量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血液制品的用量和种类少于常规输液组(P〈0.05),从输液总费用、输入血液制品费用、抗生素费用和护理费用等方面降低了住院总费用(P〈0.05),减少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家属误工时间(P〈0.05),增加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八个维度的评分(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可减少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和输血量,减少患者及家庭住院期间人力和物力支出,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限制性输液 产后出血 经济负担 人力成本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开腹手术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安全性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96.67%)与对照组(98.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安全性比较:观察组的术后第1天β-hCG降幅(79.54±12.42)%,高于对照组(74.27±11.57)%(P〈0.05),术后β-hCG恢复正常时间(25.49±11.23)d、术中出血量(65.37±20.37)ml、术后阴道流血天数(8.36±1.45)d低于对照组(29.37±10.53)d,(77.59±22.44)ml和(7.76±1.41)d(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无差异,但经腹腔镜手术的术后β-hCG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少。

  • 标签: 外生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手术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麻醉2min、5min、8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剖宫产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