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腹腔手术具有切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应用于结直肠手术在技术上被证明是可行的,但是用于结直肠恶性肿瘤切除尚存在争议,主要是人们对手术的安全性和肿瘤的根治效果尚不明确.本文对近几年腹腔结直肠癌手术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其手术疗效的初步结果.结论:腹腔用于结直肠癌根治经历了"学习曲线"阶段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与开腹手术相当,现有的回顾性随访资料显示,复发率和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比也无较大差异,但缺少更有说服力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资料.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 简介:目的分析全腹腔与腹腔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胃上部癌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行腹腔辅助全胃切除术,研究组行全腹腔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APTT、Fg、D-D)均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腹腔辅助全胃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上部癌 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施行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等.结果除2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81例均在腹腔下完成胃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其中腹腔辅助远端胃切除70例,全胃切除11例.手术时间为(173.5±60.5)min,术中失血(101.5±89.5)ml,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3±1.0)d,术后住院时间为(9.3±4.5)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20%)、术后胃瘫综合征4例(4.82%).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22.3±8.4)枚.术后随访1~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有优势.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根治手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胭窝囊肿关节下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胭窝囊肿患者5l例。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胭窝囊肿分级。其中关节组27例为采用关节下治疗胭窝囊肿,Ⅱ级8例,Ⅲ级19例。开放手术治疗组24例为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胭窝囊肿,Ⅱ级6例,Ⅲ级18例。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至0级的恢复率,囊肿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8~16个月随访,平均13.6个月。切口长度:关节组(1.08±0.14)cm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10.08±0.7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关节组(30.25±3.38)min长于开放手术治疗组(19.85±2.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Rauschning和Lindgren胭窝囊肿分级,关节组:0级24例,Ⅰ级1例,Ⅱ级2例。开放手术组:0级21例,Ⅰ级2例,Ⅱ级1例。恢复率:关节组(88.9%)与开放手术组(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关节组(3.7%)与开放手术组f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关节下治疗胭窝囊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

  • 标签: 关节镜 囊肿 膝关节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辅助与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开展的21例腹腔辅助、33例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腹腔辅助与开腹手术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康复、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近期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评估ASA评分、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84.7±53.9)mlvs.(130.7±55.1)ml],腹腔组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7.4±1.4)天vs.(8.6±2.1)天)]明显短于开腹组,腹腔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觉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3%、77.4%,开腹组为88.2%、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的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远端胃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辅助
  • 简介: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被公认为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微创外科理念的确立,以及肝脏外科技术和腹腔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使腹腔肝切除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 标签: 中的应用 切除肝癌 治疗中的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开展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以来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3组(A、B、C组),每组50例,对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体重指数、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症以及肿瘤部位、术前分期、手术方式、清扫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B、C组均比A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率A组为18.0%,B组4.0%,C组2.0%,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B、C组比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B、C组比A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50例,此后手术操作可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手术 学习曲线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结直肠癌手术的优点和存在不足之处。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完成的22例腹腔结直肠癌手术者与同期具可比性的40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腹腔组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人均镇痛次数等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腹腔组手术时间、手术费和住院总费用等明显多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手术切除的肿块大小、结直肠标本长度、直肠肿瘤远端长度和清扫淋巴结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和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6—51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以达到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同样的根治效果,具有创伤小、安全、可行的优点。但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肾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27例肾细胞癌患者行后腹腔根治性。肾切除术,使用免水囊法建立操作空间,用Hem—o—lock结扎夹处理肾动静脉。结果全组手术时间100~220min,平均149min;出血量30~100mL,平均55mL;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2~30个月,1例发生肺转移。结论后腹腔肾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用免水囊扩张方法建立腹膜后操作通道安全可行,疗效可靠。用Hem—o—lock结扎夹处理肾动静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癌 手术治疗
  • 简介:腹腔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其优势在于放大视野、多角度、高亮度和高清酒度;其劣势在于丧失了手的触觉.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腹腔手术要求包括:①接触技术;②整块切除;③足够的切除范围.腹腔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是以肠系膜上静脉(SMV)为主线,以融合筋膜间隙为主要手术操作平面.主要步骤及操作要点有:①张紧小肠系膜根,牵引回盲部张紧回结肠血管蒂,显露辨认回结肠血管汇入肠系膜上血管的夹角处,从此夹角处开始沿小肠系膜根右侧、向患者头侧解剖分离;紧贴SMV前方切开结肠系膜,解剖sMV主干,直至越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前方和胰腺钩突前方,到达胰颈下缘.

  • 标签: 右半结肠 根治性右半 结肠切除术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GerhardBuess教授研发出一套独特的手术用直肠系统,即经肛门内微创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技术。TEM技术通过其巧妙、精细的设计,使术者可在扩张的肠道内,通过双目镜所带来的放大、清晰、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或内成像系统显示器画面和运用精细的器械,实现腔手术中的各种操作。

  • 标签: TEM 直肠指诊 立体视觉 双目镜 成像系统 专家共识
  • 简介:目的总结关节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的意义。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院为31例膝(33个膝1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行单髁置换中的常规关节探查清理。对比其术前查体、影像学检查、术中情况及术后结果,分析关节在单髁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检发现所有患者病变主要位于内侧室,内侧室关节面软骨呈现OuterbrigeⅢ~Ⅳ度退变,外侧室关节面软骨正常或退变〈OuterbrigeⅡ度(5个膝关节外侧室关节面软骨退变OuterbrigeⅠ~Ⅱ度)。24个膝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内侧半月板损伤及退变,10个膝关节合并OuterbrigeⅠ~Ⅱ度髌股软骨退变,6个膝关节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及退变,1个膝合并前交叉韧带后外束部分断裂,患者改行全膝置换术。HSS评分:术前平均(67.56±2.929)分,术后平均(90.22±3.8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92,P〈0.05);膝关节屈曲度:术前平均(103.16±6.802)°,术后平均(114.75±4.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6,P〈0.05);负重位膝内翻角:术前平均(12.16±2.102)°,术后平均(8.75±2.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46,P〈0.05);屈曲挛缩:术前平均(11.36±1.902)°,术后平均(6.75±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36,P〈0.05);关节探查清理时间平均(9.54±2.019)min。结论(1)尽管关节探查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在筛选手术适应证方面具有更严谨的作用;f2)对于选择单髁置换合并其它间室病变的患者,关节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f3)对于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查体提示合并其它间室病变的患者,关节探查清理应是单髁置换前的常规步骤。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 人工膝关节
  • 简介:随着外科手术微创化时代的发展,经皮脊柱内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渐走向成熟。经皮脊柱内技术是在YESS(yeungendoscopicspinesystem)技术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所谓YESS技术,即美籍华人Yeung[1]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了脊柱内YESS系统,并应用该系统采用后外侧入路经皮经Kambin三角进入椎间盘行髓核摘除减压的技术。Hoogland等[2]又在YESS技术基础上进行扩展改进,提出了TESSYS(transforaminalendoscopicspinesystem)技术,借助内直视下直接到达椎管内突出的髓核,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颈椎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胆囊切除术中(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gallbladdercarcinoma,UGC)的治疗经验,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00例LC术中及术后诊断为UGC的16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16例胆囊癌病例中,在LC术中诊断7例,LC术后诊断有9例,其中Nevin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7例、Ⅳ期1例.患者的5年存活率NevinⅠ期为100%,Ⅱ期的5年存活率为66.7%,Ⅲ期和Ⅳ期未有5年存活者.结论UGC患者的存活与肿瘤分期相关,NevinⅠ期胆囊癌,行LC即可.LC术中怀疑有胆囊癌应及时行冰冻病理检查,对于确诊NevinⅠ期以外的UGC应该尽早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癌 意外胆囊癌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3D腹腔与2D腹腔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接受3D腹腔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取接受2D腹腔手术的25例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3D腹腔组对比2D腹腔组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D腹腔对比2D腹腔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乙状结肠 肿瘤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根治术
  • 简介: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肺部周围型块状阴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在DSA下对59例周围型块状阴影行纤维支气管肺活检取得肺组织同时进行刷检,进行病理检查,并对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纤支肺活检结合刷片检查对肺周边块状阴影确诊率达50.8%,其中肺癌的确诊率为49.15%,包括腺癌6.8%,鳞癌28.8%,小细胞未分化癌1.69%,肺泡细胞癌3.39%,淋巴瘤1.69%,结核1.69%。结论:经纤维支气管肺活检对肺部周围块状阴影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方便、易行、安全、花费较少且有效的手段。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肺活检 肺周边块状阴影 诊断 病理检查 肺癌
  • 简介:目的介绍开展15例腔辅助下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方法与体会。方法对15例甲状腺瘤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腔辅助下甲状腺叶切除术或腺瘤切除术。结果本组患者创伤明显减轻、美容效果理想。结论在微创理念的指导下,行腔辅助下甲状腺叶切除术或腺瘤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标签: 腹腔镜 甲状腺腺瘤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内下射频治疗食管癌狭窄梗阻的疗效。方法:对37例3、4级狭窄梗阻的食管癌采用内下射频治疗。结果:显效2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达94.6%,不良反应是持续恶心、剧烈会厌反射、胸前区灼热痛、上腹部胀痛。结论:内下射频治疗3、4级食管癌在缓解梗阻和解决进食方面近期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内镜 射频治疗 食管癌
  • 简介:目的观察椎间盘(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4个椎间隙,均行MED下髓核摘除术,其中男46例,女27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8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MacNab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60个月,平均49.8个月,所有患者术前腰腿痛VAS评分(6.93±0.86)分,术后3个月(1.56±0.83)分,术后1年(1.36±0.74)分,末次随访(1.26±0.74)分,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期随访疗效:MacNab标准,优55例、良11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90.4%。术后复发3例,1例保守治疗,2例再次手术,复发率为4.1%。1例术前有足下垂、术后恢复不满意。结论MED下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有效方法,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 简介:目的讨论胃镜引导下腹腔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术式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电子胃镜引导下行腹腔手术治疗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胃间质瘤患者在胃镜引导下利用腹腔成功切除,肿瘤切除完整,周围无残留。手术切口长3-6cm,手术时间40-110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5d。随访3-36个月,未发生复发或转移。结论单纯腹腔下难以定位的胃间质瘤,可以在电子胃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并且可以使切除范围更加精确完整,避免切除过多正常胃组织和肿瘤残留。

  • 标签: 胃间质瘤 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