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在神经内窥镜诊断治疗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998~2002年经MRI检查确诊为脑积水的34例患者,施行ECT检查.采用99mTc-DTPA方法,于检查前8h禁食、水,经腰椎穿刺注入核素2mL(99mTc,15mCi),分别于注药后30min、3h、6h和24h摄取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梗阻性脑积水30例,交通性脑积水4例.正常情况下,ECT前后位像脑脊液动力学表现为典型的上行三叉影像.根据脑脊液流体动力学变化,不同类型脑积水ECT的影像学诊断标准:(1)梗阻性脑积水时上行三叉影像消失.(2)交通性脑积水表现为上行三叉影像圆钝,核素在脑表面和纵裂区蓄积且消散时间延长.结论ECT在不同类型脑积水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ECT检查 梗阻性脑积水 诊断与治疗 神经内窥镜 交通性脑积水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木桶原理"对护理人员强化培训的实践效果.方法根据"木桶原理"制定全员化及个体化培训制度,具体内容包括:邀请著名教授讲课,广泛发动QC小组活动;礼仪服务规范培训;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技术轮训;人文素养培训等.结果全院年终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度调查达987%;有7项科研课题获市卫生局立项,有5项技术革新参加首届佛山发明创新成果展览;2002年全市医疗系统综合目标大检查护理方面获第一名,2003年获第二名.结论应用"木桶原理"强化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 标签: “木桶原理” 护理人员 强化培训 个体化培训 全员化培训
  • 简介:目的比较电钻锥颅术钻孔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100例,其中50例利用基层医院已有的骨科电钻、3.5号克氏针行锥颅引流术,50例行常规钻孔引流术;同期收治的硬膜下血肿70例,其中采用电钻锥颅术35例,钻孔引流术35例。结果无论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还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电钻锥颅术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少于钻孔引流术(P〈0.05)。结论电钻锥颅技术简单安全,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和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 电钻锥颅术 钻孔引流术
  • 简介: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皮质吞咽中枢在脑磁图中的激活情况,为吞咽皮质中枢的功能探讨提供资料。方法采用151通道Omega2000全头型生物磁仪(CTF.co,Canada)对6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脑磁信号的采集。以等电流偶极(equivalentcurrentdipole,ECD)记录肌电信号开始前-2500ms内激活脑区的部位及时间顺序。以每隔20s、25s、30s、35s时间不等的方式向受试者口腔注射室温纯净水0.5~1ml共10A。所有检查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检查,并与脑磁图的磁场变化结果融合,形成磁源性成像(magneticsourceimaging,MSI)。结果5例患者得到磁源性影像。所激活的脑区包括岛叶、初级运动感觉皮质、扣带、丘脑等。部分脑区呈现反复激活,脑内吞咽皮质激活存在5个相对较为固定的环路。中央前后回、岛叶、丘脑、扣带回持续稳定激活,其初次激活发生在一定时间段内。后扣带较前扣带回及岛叶激活较晚。结论吞咽皮质在处理吞咽信息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环路。后扣带回激活较晚可能是由于卒中后吞咽皮质功能活动受损的表现。

  • 标签: 吞咽障碍 吞咽皮质 卒中 脑磁图
  • 简介: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发展速度快,人口老龄化正步入持续增速发展的时期。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新形势,北京市制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9064”养老服务发展阶段性工作目标,大力发展机构养老服务,而养老机构内的医疗服务问题日益突出。

  • 标签: 北京市 试点项目 护理院 人口老龄化 转诊 运行
  • 简介:目的:探讨表格式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记录单的设计应用效果。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自行设计的表格式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记录单记录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过程,共计128次,对照组采用文字叙述的记录方法,共计136次。比较两组平均书写时间。书写质量,护士对两种家庭输液护理操作记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完成护理记录的时间为127.0秒,对照组为421.7秒,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表格式护理操作记录能够节省书写记录的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社区护士的好评。

  • 标签: 家庭护理 表格设计应用 输液操作记录单
  • 简介:荧光示踪技术是激发光通过激发荧光基团到达高能量状态,而后产生发射光,并利用生物荧光影像分析技术直接检测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最常用的是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随后发现的红色荧光蛋白(redfluorescentprotein,RFP)在灵敏度和信噪比方面均比GFP高,此外还有黄色荧光蛋白(yellowfluorescentprotein,YFP)等,这为基于GFP的体内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互补工具。随着荧光蛋白在细胞生物学上的广泛应用,使活体细胞显像问题得以解决,并且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荧光蛋白可以对各种细胞过程进行显像示踪,这些蛋白可作为报告基因,独特的荧光光谱能在体内外对尚未明确的细胞过程进行示踪。比如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在细胞水平有何异常?荧光蛋白的活体成像能观察各种肿瘤模型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包括肿瘤最初的发生,肿瘤细胞随后的迁移和入侵,转移播种,生成血管以及肿瘤和宿主微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等。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各个阶段的研究中,本文就近些年来荧光示踪技术在肿瘤细胞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 肿瘤发生发展 应用 protein 示踪技术 红色荧光蛋白
  • 简介: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有了很快的发展,各种辅助及引导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常规微创显微手术比较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方面的研究尚少见报道[1]。本文为了解术中超声等辅助及引导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针对这一问题选择了65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比较二者颅内血肿完全清除率,术后脑梗塞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 术中超声 预后
  • 简介:目的:建设基础护理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并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提升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方法:以网络教学平台的慕课式课程设计为支点,通过申请开课、创建课程门户、建设教学资源库、完善移动学习终端建设等步骤完成课程建设,并通过发布视频任务、发起网上讨论、布置课后测验、计算机随机组卷考试等方式应用于课堂辅助教学。结果: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共完成教师发布的单元测验和视频任务点43个,平台访问次数达39528人次,师生共参与讨论话题672个。结论:慕课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仅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学习的瓶颈,实现了网络大数据监督下学生的自主课外学习管理,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但如何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引导学生诚信学习,实现课堂和网络教学有机融合是慕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 标签: 慕课 网络教学 基础护理
  • 简介:S100蛋白是一种分子量较小(10~12ku)的EF-手型钙结合蛋白,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及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在细胞增殖、分化,肌肉收缩、基因表达、分泌及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1965年Moore等首先在牛脑组织中发现S100蛋白,因其在中性饱和硫酸铵中100%溶解而得名。现已发现S100蛋白家族成员20个,S100B蛋白为其中一员,

  • 标签: S100B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物体可操作性在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考察1例脑外伤患者在真假物体判断、图片命名、词图匹配、根据定义命名、属性判断、词语关联匹配等任务上生物范畴非生物范畴分离的模式,并利用逻辑回归考察可操作性指标在范畴分离中的作用。结果该例患者表现为生物范畴特异性损伤,即在图片命名、词图匹配、根据定义命名和属性判断等任务上非生物范畴项目成绩显著好于生物范畴项目。逻辑回归发现范畴这一变量可预测命名成绩,但加入可操作性指标后,可操作性指标取代范畴成为预测该例患者命名成绩的显著因素。结论该例患者表现出的非生物范畴成绩好于生物范畴,可能是由于其操作知识的保留在语义水平上支持着非生物范畴概念的表征所导致的。

  • 标签: 脑损伤 神经心理学 语义学 LOGISTIC模型
  • 简介: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和管理系统,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其某方面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习者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我国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中得到逐步推广。文章回顾了情景模拟教学在不同护理临床领域及护理考核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其在我国护士在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护士 在职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翻转课堂传统教学的区别,结合国内教学实际反思翻转课堂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思考及成功翻转所需的必要条件.结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药理学教学改革,而实现药理学课堂翻转的关键在于成功的教学设计和坚实的环境支持.结论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探索,有利于全面提升医药类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

  • 标签: 药理学 翻转课堂 教学模型
  • 简介:受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委托,护理院试点工作项目组于2009年开始,承担了“北京市康复院、。护理院试点工作”项目。根据项目的要求,北京市西城区一家公立二级医院的一个病区和北京市丰台区一家民营护养型养老院作为护理院试点单位,纳入了试点项目。

  • 标签: 北京市卫生局 护理院 应用 评估 患者 标准
  • 简介:目的: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预警、监控及干预,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对新入院患者及住院期间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录入,系统进行自动筛选并对达到或超过阈值的高风险人群进行预警提示,护理单元根据风险类别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控传报,实行院-科-护理单元三级实时跟踪监控,对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前瞻管理。结果: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情况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之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 评估预警 监控传报 护理安全
  • 简介:他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并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陛心脏病发病和死亡。2006年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theStrokePreventiollbyAggressiveReductioninCholesterolLeveN,SPARCL)研究的发表,使他汀类药物成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之一。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胆固醇作用外,还有多种降脂外的生物学效应,如参与抗栓、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等作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卒中 神经保护
  • 简介:本文首先引用了各种公开的数据,说明了睡眠质量对于健康的意义,以及改善睡眠环境对于改善睡眠质量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一种可以用于改善睡眠的睡眠监测系统以及之组成闭环反馈系统的环境家电。文中从睡眠监测的系统构成、实现验证方法、干预手段以及联动策略等角度多方位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在陈述原理的同时也陈列了系统设计的大量理论依据。最后,本文展望了这种睡眠监测及干预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睡眠监测 睡眠干预 心率变异性 心冲击图
  • 简介:2002年第一届脑血管病学组成立后,学组专家共同编写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截止到2006年底进行了全国30个省的推广工作。各地反映非常热烈,达到了规范、统一各地临床医生治疗脑血管病治疗手段的效果。2007年8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向卫生部科教司共同申请《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方案应用推广》进入卫生部十年百项的计划并获得批准实施,《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方案应用推广》项目的正式批文已在卫生部的网站上公布。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又补充递交了《急性期脑卒中的规范化治疗技术方案应用推广》项目的任务书和继续教育学分申请表(国家级一类学分)。

  • 标签: 急性期脑卒中 规范化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脑血管病学 脑血管病治疗 中华医学会
  • 简介:目的:在成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实施方法。方法:选取2010级三年制高专护生2个班共105人为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即“入院评估一术前准备一术后护理一健康教育”4个环节设计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2010级另2个班107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2.4%的护生认为该组教学方法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83.8%的护生认为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89.5%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护生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85.7%的护生认为在仿真的临床情境下进行护理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其学习效果。结论:该教学方法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

  • 标签: 教学情境 工作过程 成人外科护理学
  • 简介:目的研究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至鞍区、鞍上区的显露范围,及手术入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与其相互位置关系。结合该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内镜在此区域手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方法选择10例灌注尸头标本,采用显微镜解剖2例,其中冠状位和矢状位切开各1例;另8例标本模拟经鼻蝶窦入路。在内镜和显微镜下扩展显露鞍前及鞍上区的主要解剖标志,并研究其相互位置关系。对2例女性鞍结节脑膜瘤病人,采用神经导航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肿瘤切除过程中和切除后分别应用成角内镜观察肿瘤周围结构及切除情况,肿瘤切除后以脂肪、人工硬膜及明胶海绵重建鞍底。结果内镜下在颅前窝向外侧显露的主要限制是两侧的眶内侧壁和视神经管;选择三个平面测量向侧方的显露范围,分别为筛骨鸡冠后缘平面(19.1±2.65)mm,鞍结节前方10mm的蝶骨平台平面(23.2±2.35)mm,两侧视神经管内口平面(13.1±2.18)mm。内镜下可清晰显示双侧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等颅内结构。2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均达到肿瘤全切除,视力部分改善,术后均出现脑脊液漏,再次经原入路手术修补后痊愈。结论采用单纯内镜或内镜辅助的经鼻蝶窦入路可更直接达到鞍前及鞍上区病变,避免了经过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及对脑组织的牵拉。颅底骨质磨除位置和范围以及颅底的修补和重建是采用该入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标签: 神经内镜 蝶窦 经鼻蝶窦入路 鞍结节脑膜瘤 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