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均经鼻内镜治疗,其中52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除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组织;26例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窦清创术,将受累的鼻窦黏膜及骨壁广泛切除,术后使用抗真菌药物巩固治疗。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78例病例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手术视野清楚,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尿推广。

  • 标签: 真菌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6月一2015年1月收治的、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后腹腔镜是治疗桌些泌尿外科痰病的有效连径,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可帮助病人平稳度过手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后腹腔镜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针对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满足患者心理需求,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耳硬化症(otoscler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内耳迷路包囊骨海绵样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又名耳海绵化症(otospongiosis)。其颞骨病理表现为骨迷路包囊灶性骨质吸收,髓腔扩大,血管增多,呈海绵样变,破骨、成骨现象可同时存在。

  • 标签: 耳硬化症 CO2激光 手术治疗 镫骨 海绵样变性 径路
  • 简介: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李源教授和美国著名鼻科学专家StilianosE.Kountakis教授联合举办的鼻内镜手术及慢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08年10月23~26日在广州举行。

  • 标签: 内镜手术 国际研讨会 手术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室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82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结果82例CSM患者术后病情均明显好转,大部分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仅1例出现喉上神和喉返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CSM保证手术疗效、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减压 前路手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开展治疗过程后,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 简介:虽然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治疗鼾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方式,并且口内器(oralappliance)不具侵袭性,但两者长期配戴的顺从性一直是临床上要面对的难题。针对拒绝使用保守疗法或保守疗法失败的OSAHS患者,以上呼吸道手术来维持睡眠时呼吸道的稳定度和通畅度有其临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术后"伤口疼痛"和"可能的并发症"一直是传统上呼吸道外科手术最常被提及的缺点,也常是OSAHS患者考虑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时很重要的因素。

  • 标签: 打鼾(Snoring)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Sleep Apnea Obstructive)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Pressur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内窥镜在桥小脑角手术中的适应症、技术方法.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通过录像监视器观察,内窥镜经乙状窦后进路进入桥小脑角,首先看到面、听神经和内听道,内窥镜向上可看到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岩静脉,向下可看到颈静脉孔和舌咽、迷走神经、然后根据下同的手术要求进行神经根减压、梳理及选择性切断术.结果面神经根梳理术3例;三叉神经根减压术1例;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9例;前庭神经切断术3例.结论内窥镜扩大了桥小脑角区的手术视野,可以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减少了手术创伤,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桥小脑角 内窥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72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分别采用术前药物综合治疗后鼻内镜下手术与未用药物治疗直接鼻内镜下手术,对比分析治疗疗效,探讨术前药物综合治疗对鼻内镜手术的影响。方法72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经评估需接受双侧全组鼻窦开放术患者,随机纳入综合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一般治疗组随到随做,未经任何术前药物治疗。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病人自觉症状及息肉大小情况,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月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法评估近期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病人术前均自觉通气改善,检查见鼻息肉体积变小,经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缩短;术后3个月Lund-Kennedy评分与一般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术前规范化的药物治疗,能有效的减轻鼻息肉、鼻腔黏膜及鼻窦的炎症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预后,是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综合治疗重要而不可或缺的部分。

  • 标签: 鼻息肉 药物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理念进展与新型手术器械在甲状腺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统计并分析文献中的内容。结果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切除术)作为治疗甲状腺化癌和多发结节病症的主要防治,通过这种手术方式能对喉返神经进行保护。同时合理的使用新型手术器械(超声刀、双极电凝、Ligasure等),可显著缩短手术的时间并降低患者在手术过程的出血量。结论甲状腺手术理念和新型手术器械,合理的应用于甲状腺外科手术中,治疗效果较好,可使得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得以控制,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手术理念进展 新型手术器械 甲状腺外科中的应用
  • 简介:目的:报道中耳手术中医源性面瘫的处理经验,并探讨医源性面瘫的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5-2014年45例中耳手术中发生医源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接受再次手术探查,分析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治疗选择及预后情况。45例患者中41例来自外院转诊。结果45例医源性面瘫中,44例为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术中探查发现,18例面神经损伤位于面神经水平段后部,约占40%,最为常见。根据神经损伤程度,23例选择单纯面神经减压术,11例选择切除神经纤维瘤样组织,离断部分行端端吻合,其余11例行神经间位移植。44例患者术后随访超过1年,32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分级III级以内。结论医源性面瘫是中耳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于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尽早手术探查,并予以正确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面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医源性面瘫 中耳手术
  • 简介:目的报告41例耳部显微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该手术麻醉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1998~2003年的41例耳部显微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微泵持续静注肌松药、控制好麻醉深度和综合应用控制性降压等血液保护措施成功地为耳部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条件.采用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和心电监测等综合监测手段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发现了2例颅神经心血管反射,其中1例心跳骤停,并抢救成功.结论综合应用各种麻醉手段为精细手术提供良好术野、绝对制动的麻醉环境同时又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是耳部显微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 标签: 耳部 显微手术 麻醉处理 患者 手术麻醉 持续静注
  • 简介:《喉科手术学》2000年出版,2002年第2次印刷。近十年间随着医学技术飞跃发展,喉科手术也在不断更新及创新。为了适应新的形式,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了《喉科手术学》第2版。此版主要围绕有关保留、改菩喉功能的理论,特别是新发展的手术为主要增修内容,增加了与保留和改善喉功能研究发展相关的喉及喉咽的解剖及生理:增补了保留或改善喉功能的手术、喉显微手术、喉咽癌激光手术、喉返神经单、双侧麻痹及喉手术后喉功能不良新发展的喉功能整复术、喉误吸手术、喉蹼切除术、喉肉芽肿切除术、杓状软骨脱位、骨折和固定的整复术:补充了喉气管狭窄,喉、喉咽和颈食管癌等新的手术方法;充实了甲状腺肿瘤手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内容,

  • 标签: 喉科手术 手术学 颈淋巴结清扫术 杓状软骨脱位 喉显微手术 喉气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于我科经行经鼻蝶手术的95例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患者,在术前对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预判并行预见性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和针对并发症相关的护理。结果95例患者中,13(23.6%)例出现短期并发症,其中脑脊液鼻漏2例;鼻腔出血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尿崩症3例;电解质紊乱1例,经术前术后的护理观察和干预,所有患者症状均好转。结论针对性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手术成功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及时观察和护理能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经鼻蝶入路 生长激素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外科进行甲状腺手术的1573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57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并调查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包括手术时间≥2h(x2=5.857,P<0.05)、手术年龄≥60岁(x2=12.178,P<0.01)、进行连台手术(x2=17.366,P<0.01)、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x2=1553.11,P<0.01)、手术参观人数(x2=61.887,P<0.01)、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x2=1631.964,P<0.01)和伴发其他疾病(x2=94.054,P<0.01)。结论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增强免疫力、减少医源性感染机会、防止耐药菌产生等能够降低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率。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