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及到人们的生命。锥血肿抽吸术以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可迅速降低压控制病情进展以及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报告2例锥手术病例。

  • 标签: 外科治疗 脑出血 锥颅血肿抽吸术 脑疝
  • 简介: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第一致病原因,该病病程凶险,残死率极高,被称为大脑内的“定时炸弹”,但如能及时诊治。绝大多数可获得永久性治愈。针对该疾病的这一特点,1998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刘建民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内动脉瘤,即将可解脱弹簧圈通过微导管送至动脉瘤腔内,栓塞动脉瘤,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手术。至今,通过这一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已成功地治疗了内动脉瘤患者1500余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愈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重建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二军医大学 可解脱弹簧圈
  • 简介:目的观察眼科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眼科疾病的关系。方法封42例眼科患者进行经多普勒(TCD)检测。结果TCD异常率为88%.主要表现12例为单支或多支血管血流速度增快。25例为表现为单支或多支血管血流速度减慢。结论从了CD检查结果看,说明TCD检查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是有临床意义的,可作为观察眼科患者的脑血流变化,为眼科临床提供依据的辅助检查手段。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眼科疾病 脑血流动力学 眼科患者 血流速度 多支血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管网织细胞瘤为良性肿瘤,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余组织,占所有脑肿瘤的1.5%~12%[1],本文就收治的16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血管网织细胞瘤 瘤结节
  • 简介:背景一九六九年莱斯·莱克斯尔在治疗一例前庭神经鞘瘤的病例时首开颅底损伤趋实体放射外科疗法(SRS)之先河。八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SRS在内良性瘤治疗方面的价值日趋显现。高清晰度核磁共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不规则底肿瘤的治疗取得了显着的进步。SRS的长期疗效证实了这项技术的优势。

  • 标签: 颅内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 放射 前庭神经鞘瘤 颅底肿瘤 计算机技术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儿内出血常见病因,了解导致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本院儿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间收住院的126例新生儿,均经头颅CT检查,明确存在内出血,按胎龄、窒息史、生产方式、产伤史等几个常见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出血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为102例,占总病例数80.9%,早产儿为86例,占总病例数68.2%,窒息新生儿为113例,占89.6%,产钳式生产为35例,占27.7%,有宫内窘迫史为36例,占28.5%。结论新生儿内出血常见部位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高危因素包括早产、窒息、生产方式、产伤史等,其中以早产、窒息为主要高危因素。

  • 标签: 新生儿颅内出血 高危因素 早产 窒息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房颤患者脑血流与正常体检者间存在明显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心电图提示房颤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同期正常体检患者结果对比,并将期分为房颤组与对照组,其中包括两组患者MCA、ACA、PCA、BA、VA的血管频谱形态特点及其Vs、Vd、Vm、PI值等参数。结果 房颤组70例患者中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异常者为68例,对照组中异常者为3例,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颅多普勒超声 房颤 脑血管 血流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内动脉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0%,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P<0.05)。结论:对内动脉瘤术后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内动脉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与全面的护理后均康复出院,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为0%,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P<0.05)。结论:对内动脉瘤术后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再出血及其它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畸胎类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分别将CT与MRI诊断方案应用于患者病情分析中的效果,探讨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本次研究在针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时研究人员录入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间,我院中收入的存在畸胎类肿瘤的患者共计62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被确诊为畸胎类肿瘤。医务人员针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选择CT与MRI诊断方案。在诊断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影像学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CT诊断来说,MRI的诊断准确度明显更优,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度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畸胎类肿瘤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在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时,将CT与MRI诊断方案应用于患者的病情诊断中能够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但相较于CT诊断来说,MRI能够更加清晰的显示患者的病灶状况,对于后续拟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影像学诊断 颅内畸胎类肿瘤 CT诊断 MRI诊断
  • 简介:新生儿内出血的防治是围产医学重要研究课题,本科自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收住新生儿内出血2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儿中,男12例,女8例,成熟儿16例,未成熟儿4例,18例有窒息史,其中12例为宫内窘迫,窒息时间短者2min,长者10min,异常分娩15例,其中产钳助产10例,剖宫产及胎头吸引各2例,臀位产1例。

  • 标签: 颅内出血 新生儿 产伤
  • 简介:窝中线开颅用于后窝占位病变,包括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第四脑室、小脑桥脑角、延髓和枕大孔附近病变。1983~1993年我们做后窝开颅手术259例。其中男167例,女9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5岁。由于后窝中线开颅对患者的体位要求

  • 标签: 手术体位 后颅窝 小脑桥脑角 心理护理 麻醉管理 开颅手术
  • 简介:外伤性中凹硬膜外血肿比较少见,我院1985~1991年6月用CT帮助诊断以来收治了5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0、32、51、54、58岁。车祸伤3例,跌伤2例。原发昏迷4例,昏迷进行性加深1例,再次昏迷2例,嗜睡2例入院后意识障碍逐渐加深。呼吸困难1例,呕吐4例,小便失禁2例,大便失禁1例,瞳孔不等大3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外伤性 中凹 脑内血肿 大便失禁 颅骨骨折
  • 简介:目的提高对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大部分患者可找到病因,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结论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复杂,结合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提高对其诊断。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内肿瘤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和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内肿瘤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n=50),参照组(n=50)。参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总有效率为98%明显优于参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肿瘤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与观察
  • 简介:新生儿内出血多是由于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是新生儿致死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好发生于早产儿,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我院婴儿室1991年元月以来共收治由产房刚分娩入婴儿室的重度窒息儿80例,合并内出血16例.临床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颅内出血 护理 病因 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