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日前以多相蒸馏为核心工艺含酚废水回收装置在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研制成功井投入正常运行。据专家介绍,经含酚废水回收装置处理后排放的废水含酚量小于1000ppm,提浓后得到的非标苯酚浓度达70%以上,可作为酚醛树脂基材电玉粉等产品的原料。专家认为,该舍酚废水回收装置投资少,经济和环保效果明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含酚废水 回收装置 研制成功 环氧树脂 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 正常运行
  • 简介:体外诊断(InVitroDiagnosis,IVD),指从人体中获取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包括试剂、仪器和服务。在我国,IVD产业被称为“崛起中的朝阳产业”,虽然处于产业成长期,但发展速度较快,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

  • 标签: 企业发展 革新 创新 生物 诊断信息 朝阳产业
  • 简介:加州大学的科研团队将太阳能电池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巧妙的整合在一起,利用无尽的太阳能和废水中的有机养分生产清洁能源一氢气。如果这一成果应用于废水处理厂将使得生活废水处理过程大幅简化同时大量生产氢气。该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顶级期刊ACSNano上。

  • 标签: 太阳能装置 清洁能源 微生物燃料电池 废水处理厂 产氢 净水
  • 简介: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打造世界首个全功能性的纳米管装置,成功建造了一个可以给金原子称重的纳机电系统(NEMS)。此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 标签: 纳米管 全功能 装置 世界 美国加州大学 纳机电系统
  • 简介:采用水法,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并在一定的焙烧温度条件下,成功地制得了单分散类球形CeO_2纳米粒子。用SEM、TEM及ICP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和焙烧温度对产物粒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200℃、焙烧温度为700℃下制备的纳米CeO_2粉末颗粒的粒径为55~65nm,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且呈类球形,纯度达到99.9%。

  • 标签: 水热法 真空冷冻干燥 二氧化铈纳米粉末
  • 简介:以氯化钡、氯化锶和四氯化钛为原料,在190℃下反应10h合成了平均粒径为80nm左右的立方相Ba0.6Sr0.4TiO3粉体。粉体粒度均一,团聚少,纯度高,杂质离子少。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议(XRF)等分析方法对合成粉体的物相、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初始配比、矿化剂KOH过量浓度、水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合成Ba0.6Sr0.4TiO3粉体的影响。

  • 标签: 水热法 BST粉体 制备 表征
  • 简介:论述了分析动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着重从常用的分析动力学方程、激活能的求解、反应机理函数的获取方法等方面作了阐述。并以Zr55Cu30Al10Ni5大块非晶合金为例,探讨了分析动力学的具体应用,包括晶化激活能的求解和动力学机理函数的确定。

  • 标签: 热分析动力学 差示扫描量热法 大块非晶合金
  • 简介:淀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淀粉海绵在伤口敷料、止血剂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淀粉海绵,糊化淀粉乳液中的水在不同的冷冻条件下结晶会对孔洞结构造成不同影响,研究了冷冻速度和传热方向对孔洞尺寸和取向的影响,发现预冻温度决定海绵孔洞尺寸,随着预冻温度的降低,孔洞尺寸也随之减小,并且孔洞尺寸、取向以及均一性都受到冷冻过程中传热条件的影响。

  • 标签: 淀粉海绵 冷冻干燥 冰晶 孔洞 冷冻速率
  • 简介:用喷雾分解方法制备PZT薄膜,由TGA和DTA确定其退火温度,由XRD和SEM研究其结构特性,用电容-电压技术研究其铁电特性,研究发现:Sawyer-Tower桥测定的C-V曲线与电容-电压技术的结果不同,其铁电性质如电滞回线、Ec和Pr、回线中心的位移、对称性等依赖于测量频率。

  • 标签: PZT 喷雾热分解 薄膜 铁电性质
  • 简介:以棉花纤维制备的纤维素微晶为碳源,采用水还原法制备了Ag@C壳核结构纳米颗粒,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投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Ag@C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外壳是碳层,内核为纳米银颗粒。最佳的制备条件是,180%反应15h,pH=1-2,纤维素微晶的浓度为0.083g/L。讨论了碳包银核/壳结构的生长机理,

  • 标签: 水热还原法 纤维素微晶 核/壳结构 纳米颗粒
  • 简介:以廉价的工业级高模数比硅酸钠(Na2O·3.3SiO2)为硅源,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为模板剂,通过添加有机胺进行二次水后处理,制备了掺杂V的介孔硅基分子筛。采用了XRD、SEM和低温液氮吸附脱附分析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有机胺溶液和后处理温度下,样品的扩孔效果差异显著,其中,以三乙胺(TEA)和N-N二甲基十二烷基胺(DMDA)在高温水热处理下的扩孔效果最优。TEA的加入能调变V-MCM-41分子筛的孔径从3.94nm扩孔到9.30nm,增加2.36倍,而DMDA的加入能将孔径从3.94nm扩孔到6.62nm,增加68%。

  • 标签: 介孔分子筛 V-MCM-41 模板剂 孔径调变
  • 简介:在普通酚醛树脂中直接掺杂氧化镍粉末,研究氧化镍掺量和炭化处理温度对树脂解炭的结构与氧化过程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综合差热分析仪等对掺杂改性树脂解炭的石墨化度、显微结构及氧化过程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埋炭条件下掺杂改性树脂在450-750℃的炭化处理中三氧化二镍被逐级还原为一氧化镍和单质镍后,碳原子在镍颗粒上沉积生长,形成晶须、片状或块状结构的解炭,解炭石墨化程度取决于炭化温度和氧化镍掺杂量,在高于1050℃炭化处理的解炭中出现明显的石墨化炭峰,随着掺杂量增加,解炭石墨化程度大大增加,氧化温度比普通树脂明显提高,且以3~5%的掺杂量为佳。

  • 标签: 氧化镍 掺杂催化 酚醛树脂 石墨化
  • 简介:以采用水晶化与荷电复合分散法制得的自分散型纳米AlOOH作为前驱物、碳酸铝铵分解得到的纳米α-Al2O3作为晶种,利用AlOOH在水中具有良好的自分散性能,采用溶胶均匀分散混料法新工艺,将α-Al2O3晶种均匀分散到纳米γ-AlOOH晶体的溶胶中,在190℃水下,使AlOOH转变成氧化铝,经930℃煅烧得到平均粒径为60nm的纳米α-Al2O3。利用XRD、TEM等手段分析研究了前驱物微细化及其分散性能对晶种的作用和氧化铝转型温度的影响。

  • 标签: 水热法 自分散 纳米AIOOH 纳米氧化铝
  • 简介:以Sn为原料,采用磁控溅射及蒸发法制得SnO2纳米线,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能量弥散X射线谱(EDS)、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FTIR)、拉曼光谱分析(Raman)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二氧化锡纳米结构具有金红石结构,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遵循气一液一固生长机制,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和退火时间对二氧化锡纳米结构的形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这些因素对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实行可控生长。

  • 标签: SnO2纳米线 热蒸发 磁控溅射 生长机制
  • 简介:采用水法制备了棒状SBA-15,通过液相浸渍法合成负载钴SBA-15介孔分子筛,以负载钴SBA-15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Nz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负载钴SBA15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528.6m2/g,平均孔径为3.14nm;且合成的碳纳米管质量好,表面未发现无定形碳粒子。

  • 标签: 介孔分子筛 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水热
  • 简介:据德国马普协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完全用钨包覆的核聚变防泄漏系统墙壁具有优异的热性能,由氢引起的爆裂低而且没有氚的长期积聚。在百分之一的钨中仅有约万分之几的钨会渗透到等离子体核心中,几乎对核聚变当量没有影响。马普协会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对钨进行的试验包括将钨用作防泄漏系统墙壁的特殊区域,

  • 标签: 金属钨 托卡马克装置 核聚变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屏蔽材料 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