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分析认为,现代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源于200多年前小冰期冷峰出现气候返暖、海平面回升过程演变结果。近30世界海平面上升速率,有着上世纪80、90代和本世纪前10世界平均气温每10以0.2F°(0.11℃)为梯度连续抬升为背景。在此以CO。含量为气候指标,划分出了公元200以来八个暖(暖期)。若按冷暖极值距200或250计算,则由目前正在发展暖期,将在公元2050或2100前后结束,而后开始降温。作者依据最近30同一时国内外验潮资料计算获得绝对海平面升降速率为+1.52±0.27mm/a及相对海平面升降速率为+1.39±0.26mm/a。按照2010坎昆气候大会决议要求,在对前人有关研究成果进行考量时,对将来2050和2100世界海平面预测及我国地面沉降较明显沿海城市如天津、上海、厦门、海口等相对海平面升降值,进行了测算评估。

  • 标签: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速率 预测 评估
  • 简介:为了分析国家气候中心(NCC)气候预测产品对陕西各气候区域和不同月份预测能力,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利用现行评分方法和同号率统计方法,对2000--2010NCC气候预测产品对陕西降水和气温预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及其异常级评分多年平均值分别为57.9和63.4,同号率56.3%和57.7%。3、5、7—9、11和汉中、安康、商洛评分及同号率较高。气温及其异常级评分多年平均值分别为74.3和76.4,同号率70.8%和72.0%。3、6—7、11和榆林、延安评分和同号率较高。异常级预测漏报率较高。

  • 标签: 月气候预测 异常级预测 漏报率 国家气候中心 陕西
  • 简介:1755(清乾隆二十年)我国东部大范围、多流域严重雨涝,其后1756、1757黄河中下游雨涝,连续2呈现较少见北涝南旱降水分布格局,这是小冰期中相对温暖时段气候背景下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多雨天气实况和气候特征,绘制各年多雨、水灾和伴生饥荒、虫灾、疫疾发生地域实况图。结果表明,1755黄河、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持续多雨,其中黄淮地区连续雨日超过40d。有早梅雨,长江下游梅雨期长达43d,是18世纪最长梅雨期,南京降水量达1378mm,是18世纪最高值。1755气温偏低,夏寒、秋霜早、冬季寒冷等特征典型极端多雨1823和1954相同,这3极端多雨都是太阳活动周极小年。

  • 标签: 极端气候事件 雨涝 气象灾害 1755年 历史气候
  • 简介:Euphausiapacificisanimportantsourceofnaturalastaxanthin.StudieswerecarriedouttoassesstheextractabilityofastaxanthinfromE.pacificusingsubcritical1,1,1,2-tetrafluoroethane(R134a).Toexaminetheeffectsofmultipleprocessvariablesontheextractionyield,astaxanthinwasextractedundervariousconditionsofpressure(30-150bar),temperature(303-343K),time(10-50min),flowrate(2-10gmin-1),moisturecontent(5.5%-63.61%),andparticlesize(0.25-0.109mm).Theresultsshowedthattheextractionyieldincreasedwithtemperature,pressure,timeandflowrate,butdecreasedwithmoisturecontentandparticlesize.Amaximumyieldof87.74%wasobtainedunderconditionsof100bar,333K,and30minwithaflowrateof6gmin-1andamoisturecontentof5.5%.Thesubstantialastaxanthinyieldobtainedunderlow-pressureconditionsdemonstratesthatsubcriticalR134aisagoodalternativetoCO2forextractionofastaxanthinfromE.pacific.

  • 标签: 天然虾青素 四氟乙烷 提取率 亚临界 R134A 水分含量
  • 简介:利用1960—2009辽宁58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区域暴雪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区域暴雪主要出现在每年11下旬至翌年315日,2为最多月。近50a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9、5a和3a周期变化;9a周期变化信号一直存在,但强度自20世纪60代末开始增强,70—80代最强;5a周期变化信号自70代初期开始出现,强度70代中期开始增强;3a变化信号一直存在,强度70代中期、80代最强。区域暴雪过程次数和暴雪总量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空间分布有3个中心,分别为:沈阳—抚顺—本溪一带、鞍山附近和丹东凤城地区。辽宁区域暴雪落区主要有4种分布,分别为中东部暴雪型、东部暴雪型、南部暴雪型和西部暴雪型。

  • 标签: 辽宁区域性暴雪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M-K突变检验 EOF分解
  • 简介:201275日,气科院2012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隆重举行,共有16名博士研究生、45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2012气科院共招收研究生5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5名、博士研究生13名。截至2012底,气科院有9站博士

  • 标签: 博士研究生 毕业典礼 科学研究 学位 硕士研究生 气象
  • 简介: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庐山2002—2010夏季(7—9)强降水(日降水量≥50mm)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天气系统分型,并对降水期间气象要素变化、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夏季强降水日数平均每年为2.8d,少约1d,多达5d。四类天气系统中台风占44%,西风带占32%,副热带高压边缘占16%,东风波占8%。(2)强降水过境时要素变化,不同系统有不同表现形式,台风影响时会出现降压、降温、增湿、风向旋转、风速增大以及较山下大几倍至几十倍降水等要素变化;西风带系统影响时,会出现气温明显下降、气压前降过程;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时,前期高温、气压无明显波动,降水以午后到傍晚雷阵雨为主,常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强雷电;东风波系统影响时,要素反应弱,降水既有副热带高压边缘强降水,又有台风性质大降水。(3)台风系统云图主要表现为螺旋状结构和中尺度对流云团结构,雷达回波表现为混合型降水;西风带系统则呈东北—西南带状云系和带状回波分布;副热带高压边缘午后到傍晚有一些分散对流云团不断生消,较少移动,雷达图上午后到傍晚有分散对流回波发展;东风波自东向西移动,有带状云系相配合,带来明显强降水,利用雷达也可以监测到南北向回波带自东向西移动。

  • 标签: 庐山 强降水 天气系统 气象要素
  • 简介:2011是陕西省雷电天气频发,通过对全年雷电监测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全省共发生闪电152818次,集中发生在7—8;陕北南部、渭北和陕南西南部为陕西省雷电高发区;全省100个县中镇巴县发生雷电最多,武功、杨凌、兴平最少;雷电流强度20~50kA闪电占总闪数69%;陕西雷电以负闪为主,但正闪雷电流强度明显高于负闪,正负闪雷电流强度分布呈单峰型;814-17日大范围强雷电天气过程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槽共同影响造成;蒙古冷涡是713—24日局地强雷电天气过程主要影响系统。

  • 标签: 雷电 分布特征 天气过程 陕西 2011年
  • 简介:东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前寒武纪地块为古克拉通构造区,物质构成非常复杂。以大陆层圈构造为理论基础,运用形变地层学和变质构造解析方法为主岩石地层调查方法,东天山大黑山地区1:25万区调中重新选择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提高了区内中深变质岩系研究程度及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和填图精度。

  • 标签: 东天山 卡瓦布拉克 填图方法 构造层圈 糜棱杂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20063~5天空辐射计观测数据反演得到北京地区春季大气气溶胶光学性质参数,包括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0.5μm)、Angstrom指数、单次散射反射比和粒子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春季气溶胶平均光学厚度0.67,Angstrom指数0.54,单次散射比0.88,粒子吸收性质较弱,粒子谱呈双峰形,以粗粒子为主,粗、细模态粒子粒径分别集中0.17μm和7.7μm左右。相比2004此次观测期间气溶胶粒径较大,粒子体积浓度较高,散射作用在其消光特性中比重略有下降。光学厚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日间单次散射比随时间逐渐递减,Angstrom指数在上午递减趋势明显,午后变得稳定。对同时观测天空辐射计CE-318不同波长光学厚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得到光学厚度相关很好,各波长小时平均结果相对误差小于7%。

  • 标签: 气溶胶特性 天空辐射计 北京
  • 简介:2011(20113至20122),除个别省份外,全国大部分省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旱情,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主要原因。

  • 标签: 2011年 干旱状况 干旱演变 影响 成因
  • 简介: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电子电气设备以及那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设备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就是防护电涌过电压一项重要措施。以104国道临海市青岭收费站防雷设施改造工程为实例,通过分析收费站所处位置雷击环境恶劣程度,介绍工程实施方案,重点阐述了电源SPD各项参数选定过程和依据,以及SPD多年运行下来实际检验效果。事实证明,正确配置安装SPD是能够恶劣雷击环境中起到良好防护作用并达到预期效果,对减少雷电灾害和财产经济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电涌保护器 SPD参数 雷击环境 应用 效果
  • 简介:利用广西融安1961—2010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按2008中国气象局颁布"寒露风等级气象行业标准",统计该地区近50a寒露风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近50a晚稻寒露风屡发生;从危害日数和天气过程次数来看,以轻度和湿冷型为主;从危害敏感期来看,抽穗开花期影响最严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次之,幼穗分化期影响相对较小;从寒露风出现早晚、危害日数和过程次数来看,寒露风际变化较大,且自21世纪以来寒露风危害呈现减弱趋势。

  • 标签: 寒露风 晚稻 敏感时期 危害日数
  • 简介:基于1951—1998铁路重大洪水灾害资料,对中国铁路洪水灾害频次、致灾程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1—1998,中国铁路年均发生3.1起重大洪水灾害,重大洪水灾害造成全国铁路年均行车中断63d,其中1954、1960、1981、1991和1996是铁路洪水灾害严重年份。铁路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5—8,其中7发生次数最多,但行车中断天数8最多。从铁路洪水灾害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东北、西北、华东及华南地区,发生洪水灾害次数最多线路是兰新线,其次是京广线和陇海线,致灾程度最严重是淮南线。对中国不同区域铁路洪水灾害致灾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铁路 强降雨 洪水灾害
  • 简介:电缆地层测试作为动态测井方法,能够获得比较准确动态资料,为测井常规解释提供有力依据。通过介绍该技术低阻油气层中应用,说明了电缆地层测试判别地层压力异常识别低阻油藏、分析油藏高度、确定地层流体密度,划分流体界面、划分压力系统,确定油藏垂向连通性、电缆地层测试流体取样识别流体性质等方面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 标签: 电缆地层测试 低阻油气层 流体界面 流体密度压力异常
  • 简介:以安庆沿江农田不同退耕还湖方式——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和湿地自然恢复区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水田和旱地土壤作为参照,研究退耕还湖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退耕还湖18a(1991~2009,湿地自然恢复区,湿地土壤(深度为0~30cm)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减小;由水田退耕18a湿地亚表层土壤(深度为15~30cm)脲酶活性和表层土壤(深度为0~15cm)过氧化氢酶活性由旱地退耕18a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湿地表层土壤脲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湿地。退耕还湖18a,进行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减小,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由水田退耕18a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由旱地退耕18a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脲酶活性、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湿地,而其亚表层土壤蔗糖酶、表层土壤磷酸酶、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由旱地退耕18a湿地。天然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已退耕还湖湿地和参照农田土壤。退耕还湖,湿地不同利用方式及其历史利用方式影响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湿地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水文条件变化是导致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主要原因。

  • 标签: 退耕还湖 湿地土壤 微生物碳 土壤酶活性 安庆
  • 简介:选取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雨量、极端气温等多个气象指标构建量化评估指数,将干旱分类为春旱、夏旱和伏旱3个类别,分别计算春旱指数、夏旱指数及伏旱指数,分析各种干旱发生程度及范围,再根据综合干旱指数对2009干旱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春夏,黑龙江省各地发生不同程度干旱,松嫩平原最严重,三江平原其次。春旱期北部地区比南部地区严重,东部地区旱情比西部地区轻;夏旱期全省普遍比较严重,以三江平原北部地区最为严重;伏旱期中部地区比较严重。综合来看,是典型夏旱连伏旱,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部分地区绝产。将评估结果与土钻法监测土壤湿度对比分析,其结果基本一致,但优缺点各异。

  • 标签: 黑龙江省 评估 干旱指数
  • 简介:利用1951-2005华南4、5份降水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华南4、5份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所对应大尺度环流以及中西太平洋海温关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南4、5份降水均在1970代初期发生显著年代际转变,从之前降水偏少转变为降水偏多。华南4份降水前一7-11中西太平洋海温、华南5份降水当年2-5中西太平洋海温有显著负相关。4、5份年代际降水偏少(多)时期,前期中西太平洋海温偏暖(冷);同期亚洲大陆南部及非洲大陆海平面气压显著偏低(高),北太平洋海区海平面气压偏高(低);我国华南上空存在反气旋(气旋)环流异常,我国华南地区北边界存在显著南(北)风异常,造成华南地区北边界异常水汽输出增强(减弱)。同时,我国大陆对流层中上层大气显著偏暖(冷),东亚高空急流显著偏北(南),副热带高压偏弱(强)偏东(西),向华南地区输送水汽减少(增加),从而在华南地区形成异常水汽辐散(辐合),最终导致华南地区4、5份降水减少(增加)。

  • 标签: 华南4 5月份降水 年代际变化 中西太平洋海温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