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单介绍了发动机谐振进系统的基本原理,在结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谐振进系统各结构参数对充量系数Фc的影响规律。阐述了谐振进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对可变进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优缺点。为致力于提升发动机性能和降低排放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谐振 充量系数 进气系统 车用发动机
  • 简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g-MOF-74因不饱和金属位的存在具有低压下较高的CO2吸附量,且具有化学表面可修饰、可调控孔径等特点。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对Mg-MOF-74进行官能团Br改性,发现Br改性使得苯环附近产生更强的静电势梯度,增强了骨架原子和极性CO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利于CO2在骨架孔道内的吸附。但Br的引入带来了骨架自身比表面积、孔体积的下降,不利于在高压区CO2吸附。φ(CO2)∶φ(N2)=15∶85条件下,Br改性使得骨架对混合气体中CO2分离比相比改性前提高了近64%。在含湿条件下(φ(CO2)∶φ(N2)∶φ(H2O)=15∶84∶1),Br改性使得H2O质量吸附量大大下降,低压下的分离比得到提高。

  • 标签: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巨正则蒙特卡罗 密度泛函理论 CO2吸附与分离
  • 简介:分析了六种不同的“冲击-膜“复合式冷却结构,将其应用在燃气轮机涡轮导向器叶片中弦区并对其内部流体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条件采用某燃气轮机的典型工况,流体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将不同“冲击-膜”复合式冷却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冲击孔与膜孔在展向的排列形式对冷却效果有较大影响,叉排明显优于顺排;随着冲击孔的后移,冷却气体对腔内壁的覆盖面积逐渐减小,冷却效果逐渐降低,流阻逐渐增大;在来自冲击冷却和气膜冷却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膜孔角度和所在面曲率对冷却效果和流阻的影响被大幅度削弱。

  • 标签: 冲击冷却 气膜冷却 换热 数值模拟
  • 简介:研究进歧管长度对发动机性能影响,并针对某公司的两级式可变长度进歧管,利用试验对其控制策略的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可变长度进歧管优于定长度进歧管性。

  • 标签: 可变进气歧管 控制策略 动力性试验 经济性试验
  • 简介:在低速大尺度叶栅风洞中对放大五倍的叶片模型进行实验,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温度场的测量,研究在叶背表面不同曲率位置、不同主流Re、不同吹风比对膜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叶背处膜冷却效果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降低;主流Re对冷却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吹风比不变时,冷却效果随Re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凸面曲率特征的膜冷却容易造成射流脱壁,沿程冷却效果下降幅度较大,在附着区域相对较小;在研究范围内,膜冷却效果随着曲率值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小。

  • 标签: 气膜冷却 孔排 曲率 红外测温
  • 简介:使用AVL-BOOST软件和三维FIRE软件对12V190天然发动机的对进气管路内的流场分别进行了稳态和瞬态流动特性的三维模拟计算,并模拟了进气管中间进对进气压力波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管路结构对进不均匀性的影响很小,而进气压力波相互干涉对进不均匀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将进改为中间进后,进不均匀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天然气发动机 不均匀性 压力波 数值模拟
  • 简介:多孔介质可以强化相变传热,被广泛应用到电子器件散热中。热管依靠毛细芯孔隙内沸腾和凝结形成热质快速迁移的驱动,实现高密度和高效传热。薄层多孔层内沸腾时液体回流特性研究对提高热管传热效率、热流密度及寿命意义重大。通过不同多孔介质在不同位下的池沸腾实验,获得了薄层多孔表面在较高热流密度下沸腾时的气泡特性和沸腾曲线,并结合毛细理论分析多孔表面的回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高热流密度下毛细回流占主导作用,较小的有效毛细半径和较大的渗透率有利于液体回流。

  • 标签: 多孔介质 池沸腾 气泡特性 沸腾曲线 回液
  • 简介:固体表面滴振荡存在于很多实际生产当中,了解和掌握其中的界面特性对于实际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利用可视化实验台对吹风条件下固体表面滴的振荡现象进行了观察.实验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着重风速、滴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观察到滴与固体壁面接触角在振荡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接触线在振荡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动.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类整理和对比,发现固体表面振荡滴接触角变化和风速、滴尺寸及表面粗糙度存在一定的关系.最后,通过接触线力平衡条件初步分析解释了接触角的演化规律.

  • 标签: 固体表面 接触角 表面粗糙度 液滴尺寸 振荡过程 界面特性
  • 简介:曲轴粗加工过程的经济性和精加工过程的高效性、高精度性,对金属加工的正确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介绍金属加工的分类、功能及其在曲轴加工中的选用。

  • 标签: 加工液 曲轴 油基 水基
  • 简介:研究水平螺旋槽管壁面膜的形成机理及流动特性.通过建立单组分流体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得出了膜的速度、厚度解析解,并分析了水平螺旋槽管的几何条件对壁面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的形状主要受表面张力和槽道表面几何形状的影响,在槽道谷底处较厚,而在槽道起始处较薄.相对于光滑直管,水平螺旋槽管壁面膜具有更均匀的厚度分布,故具有更好的传热传质性能.

  • 标签: 水平螺旋槽管 液膜形成 液膜厚度 流动特性 换热器
  • 简介: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大约7000万无电人口。这些地区通常远离电网,难以通过常规电网供电。仅我省无电行政村就有1589个,集中户数就有106463户;无电自然村有1112个,集中户数有41012户:无电分散户有136130户,无电户总计达283605户。光伏发电系统是解决这些地区用电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潜在的光伏市场非常大。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压力。

  • 标签: 太阳能资源 分离机 多功能 发展中国家 牛奶 电动
  • 简介:针对均质压燃(homogeneouschargecompressionignition,HCCI)技术仍存在着火时刻控制困难、燃烧不充分等问题,以天然HCCI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HCCI单区模型,耦合CH4-O3反应机理,研究添加臭氧(O3)和一定臭氧浓度下初始参数对天然HCCI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O3可以使着火时刻提前,缸内温度和压力升高,且随着O3浓度增大效果越明显,增长幅度逐渐下降;提高进气温度使缸内压力峰值下降,当量比的增大使着火时刻延迟,提示可通过改变O3浓度和初始参数实现对燃烧相位的控制;O3浓度和发动机初始参数的增大均不同程度上促进了NOx排放。

  • 标签: 天然气 HCCI 臭氧 燃烧特性 数值模拟
  • 简介:为了了解桥的几何尺度和工质的物性参数对桥自由表面形状的影响,采用二维数值方法对半浮区桥自由表面形状进行了模拟,模拟范围为:桥纵横比ξAr=0.5~1.5,邦德数Bo=0~0.8。结果表明:Bo为0时,自由表面不发生变形;随着Bo和纵横比ξAr的增大,表面变形增大;在桥中间截面.自由界面半径维持不变。

  • 标签: 半浮区 液桥 表面变形
  • 简介:在柱状燃烧室内利用Canon数码相机跟踪研究了气泡雾化喷嘴出口下游的旋流雾火焰,发现再循环烟气对油雾颗粒的预热作用使火焰缩短、并有效削弱了高温区存在;利用Testo350烟气分析仪对雾旋流火焰所产生的烟气成分进行了测定,探讨了烟气再循环措施对不完全燃烧产物以及燃烧污染物生成量的影响,发现热烟气的再循环可以有效降低不完全燃烧产物的排放量,同时可以抑制NOx的生成。

  • 标签: 气泡雾化喷嘴 烟气再循环 燃烧 旋流火焰 NOx
  • 简介:应用热力学理论对工程上常见的汽相变过程机理进行不可逆性分析,首次采用化学势-压力(μ-p)图来描述汽相变过程,研究实施过程的必要热力学条件、过程进行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变过程中两相间的化学势差△μ是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广义热力学驱动力,相变换热过程是在化学势差△μ和温差△T共同作用下并结合流体的对流运动来实现的.另外,从化学势的角度导出汽相变过程中汽泡临界半径的计算式.

  • 标签: 化学势 相变 非平衡热力学 传热学
  • 简介:随着我国多源天然市场发展和整体供气管网的形成,多源直接接入管网混输已成为必然,不同气质源直接管道混的技术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基于CFD模拟,对不同气源混合输运的气质扩散规律进行研究,为混输管网合理设计和准确设定气质监控点提供依据,以保证燃气管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重点对典型混气管路(Y型管)的天然气气质扩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掺混流体剪切层质量传递特征和天然气气质扩散规律。根据混湍流形态和质量浓度场分布特征,获得Y型管的三类混类型。通过对气质扩散质量浓度的不均匀性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的综合数据分析,建立了预测混气管道达到气质均匀的混合长度无因次准则方程,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和计算基础。

  • 标签: 天然气 混流 质扩散 CFD 混合长度
  • 简介:在天然气锅炉中引入柔和燃烧技术将大大降低NOx排放,高速未燃气卷吸高温烟气回流并与之快速掺混再燃烧是柔和燃烧的重要特征,因此,开展天然气锅炉关键结构参数优化设计以组织流场形成柔和燃烧所需的高温低氧反应气氛非常必要。基于天然气锅炉的工况特征,设计了热负荷15kW的模型燃烧室,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详细研究了燃烧室高度、喷嘴孔径、喷嘴相对位置及烟气出口尺寸对燃烧室流场、组分场及关键参数——烟气回流比的影响规律,并最终确定了燃烧室结构优选方案,对天然气锅炉柔和燃烧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数据。

  • 标签: 天然气锅炉 柔和燃烧 射流条件 低NOX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