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在《红楼梦》所广泛涉及的各类文化元素中,园林石文化不仅在故事情节推动上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明清时期古典园林理法进行了范例式的呈现。曹雪芹对石文化的审美偏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赏石心理,通过分析《红楼梦》中赏石心理的产生踪迹和石掇山理法,进一步明晰了石掇山艺术所包涵的我国传统审美理念,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素材依据,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红楼梦》中石头的意象溯源寻根。

  • 标签: 红楼梦 赏石心理 置石掇山理法
  • 简介:中国小说(尤其是名著)的续衍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特色。陆士谔(1878~1944)的《新水浒》也是一部续书,该书从贯华堂《水浒》的“惊恶梦”续起,大幅度改变了《水浒》好汉的面貌。不过,续作的改弦易辙,在陆氏的年代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当时的旧书新诠,正好与陆氏该书遥相呼应。本文拟探讨新续和新评两个问题。

  • 标签: 《水浒》 续书 中国小说 中国文学史 时代 名著
  • 简介:梅娘小说《侨民》的初版本在帝国日本这一既存的权力结构尚未被质疑的历史语境下,作者通过阶级视角的强调,在其中表达了对殖民地人民的同情与理解,寄希望于在殖民统治体系中以阶级身份的流动性换取抵抗的空间。修改版的《侨民》是作者经历了整个20世纪历史巨变之后的作品,其中重新探讨了在历史夹缝中求生的被殖民者在面对强权时的自主意识,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独立于原作的一部新作。

  • 标签: 梅娘 《侨民》 “阪急现代性” 自我救赎
  • 简介:民国时期,在华天主教会出版了一批根据圣经故事改编的戏剧作品。这些圣经剧的形式多样,有中国本土各种传统的曲艺,也有现代的话剧,既要能娱乐大众,满足观众看戏的欲望,同时又要突出其宗教教化的功能。本文以数部剧作为例,集中研究剧中角色超越历史时空的言语及行为,考察剧作者如何透过时空错的情节,把圣经故事的文本结合当代的宗教语境,对经文进行诠释之外,更试图导引观众的信仰生活实践。

  • 标签: 民国 天主教会 圣经剧 时空错置 戏剧与宗教
  • 简介:文学理论转型背后真正的问题是“文学的终结”,从审理问题本身出发,文学理论转型的可能性不在于已经或将要提出新的学术范式及其体系化的理论设计,而是如何直接面对“文学的终结”。“文学的终结”作为一种现代性景观不必等待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

  • 标签: 文学研究 韩少功 电子媒介时代 文学理论 学术范式 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