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受到在空气与环境地污染,再加上生活压力的不断上升,导致肺部疾病发病率直线上升。特别是肺结节,其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是等于3cm的类圆形,或是出现不规则的病灶,影像学检查时出现密度增高阴影。肺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边界较为清楚,或是不清楚。其的出现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故尽早诊治非常有必要。目前,临床在肺结节诊断中主要采用CT检查诊断,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肺结节的病灶表现,对其进行早期诊治。但由于肺结节的形态不同,其内部结构与动态变化也不同,导致肺结节的诊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基于以上陈述,特对基于CT图像的肺结节计算辅助检测研究开展综述,为临床肺结节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CT图像 肺结节 计算机辅助检测 探究
  • 简介:【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医院各项业务开始寻求与计算网络技术联合,并切实起到一定的生产效益。但计算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一些弊端,其中主要问题集中于信息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医院一些重要数据泄露,造成严重后果。本文主要探讨医院计算与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防范策略,希望为读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医院 计算机 网络系统 信息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处于信息化的时代,计算网络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已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以及服务。本次综述将分析计算网络技术在医院中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 标签: 计算机网络技术 医院 信息化建设
  • 简介:摘要:血站的管理工作有非常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为了充分发挥血站血液供应和应用的积极作用,在血站管理工作的落实开展中,也需要融入应用不同类型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发挥积极的作用。计算信息化系统在血站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为血站采血供血数据资源的共享提供便利,促使血站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因此,合理结合血站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融入计算网络技术和相关的系统平台进行应用,是优化血站管理工作整体质量水平的科学路径。

  • 标签: 计算机网络技术 血站管理 系统应用 人员技术
  • 简介: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医院应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积极在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信息系统,以此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医院计算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计算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较低,难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不利于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加强医院计算信息系统管理的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医院优化调整后续工作。

  • 标签: 医院 计算机信息系统 经营管理 网络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增强计算断层扫描(enhanced whole-body computed tomography,EWBCT)和非全身增强计算断层扫描(non-Enhanced whole-body computed tomography,N-EWBCT)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漏诊率、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中心的创伤数据库收集了2017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创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将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根据其是否行全身增强计算断层扫描检查分为EWBCT组和N-EWB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漏诊率、肾功能及预后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共计45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EWBCT组184例,N-EWBCT组275例,结果发现:N-EWBCT组患者的漏诊率明显高于EWBCT组(18% vs. 5%,P值<0.01);EWBCT组和N-EWBCT组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比例分别为9% vs. 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N-EWBCT组患者的死亡发生率高于EWBCT组(23% vs. 12%,P=0.002)。结论与非全身增强计算断层扫描比较,严重创伤早期行全身增强计算断层扫描检查不会明显增加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风险。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行全身增强计算断层扫描可以降低其诊断漏诊率和改善临床预后。

  • 标签: 严重创伤 全身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EWBCT) 漏诊率 急性肾功能损伤
  • 简介: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互联网信息时代也已经全面到来。因此,在各个行业当中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提高工作或运行效率,都开始着手大范围的应用计算数据库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对此,本文中笔者将以医院为例,针对计算数据库技术怎样在医院信息管理工作当中有效运用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遵守功能性、需求性以及实际性这几点原则,希望能够借此为我国医院的信息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计算机软件 数据库技术 医院信息管理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疾控中心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在疫情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处置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非常好的运用和推广。然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计算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疾控中心计算网络必须创建相应的安全防护机制,才能确保各类工作顺利开展。对此,此文章就简单讲述县级疾控中心计算网络安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此问题提出适宜的防护措施,给后续研究人员提供思考方向及理论支撑。

  • 标签: 县级疾控中心 计算机网络安全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技术进步和图像处理水平提高,计算断层扫描(CT)技术在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应用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研究。CT不仅可以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解剖结构评价,还可以用于功能学、组织特征、血流动力学等方面评价。本文将从缺血性心脏病、非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和其他心力衰竭的CT特征表现出发,对CT在心力衰竭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心力衰竭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计算导航技术辅助整复单侧陈旧性颧眶颌复合体骨折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系统研究。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应用计算导航技术完成的单侧陈旧性颧眶颌骨折复位固定17例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螺旋CT扫描,将数据导入导航工作站制定手术方案,术中通过AccuNavi-A导航系统引导验证手术操作。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导航精度,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7例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均P<0.05);手术导航精度为(0.64±0.10)mm,双侧颧骨突度差为(0.93±0.19)mm,双侧颧骨宽度差为(0.48±0.18)mm;两侧瞳孔高度差为(0.36±0.21)mm。结论在单侧陈旧性颧眶颌复合体骨折整复手术中应用计算导航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计算机导航 眼眶 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头颈部CTA中应用低剂量CT技术扫描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3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100例头颈部CTA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剂量CT检查。低剂量组采用低剂量CT检查。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诊断准确度、辐射剂量水平、图像清晰度等数据。结果 低剂量组诊断准确度高于常规组,但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水平低于常规组,但P>0.05。低剂量组清晰度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但椅旁计算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缺乏参考标准,制订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指南势在必行。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撰写此推荐性应用指南,内容包括适应证的选择、牙体的预备、光学印模的制取等关键步骤。本指南旨在通过推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的标准操作流程,提高椅旁CAD/CAM全瓷修复的质量和长期成功率。

  • 标签: 陶瓷制品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修复体 义齿修复术 专家共识 椅旁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分子对接技术从天然产物中筛选PPARγ激动剂。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9月。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PDB晶型结构(PDB Code:6md4),构建虚拟靶标模型,以天然产物数据库中的1 680个化合物为配体筛选对象,以6md4原配体分子为对照。首先采用SYBYL软件对天然小分子化合物进行虚拟筛选,随后对排名前20位的化合物进行高精度分子对接,最后再使用PyMol软件分析结合稳定的化合物。结果根据评分结果并结合冲突、极性和相似度,最终筛选出橙皮苷等20个小分子PPARγ激动剂,其中橙皮苷能够与PPARγSer289、His323、Tyr327等多个氨基酸形成氢键,结合良好。结论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出潜在的PPARγ激动剂,为发现新型抗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或膳食补充剂提供基础。

  • 标签: 2型糖尿病 PPARγ 计算机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目前,全国有很多医院都是用计算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数据处理技术,是能够实现对日常医院业务信息管理的,然而医院规模不同,网络特点有所差异。想要更加准确、实时、可靠完成医院正常业务工作,加强医院计算信息系统管理非常重要。因而本文基于网络环境下,探讨医院计算信息系统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加强医院计算信息系统管理的措施,综述如下:

  • 标签: 计算机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管理 管理措施 网络环境 综述
  • 简介: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很多医院都展开了和网络技术相关的业务,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医院节省运营费用,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影响医院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并从四个方面入手探究医院网络安全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 标签: 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计算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分析基底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影像科检查的196例基底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1例,女95例,年龄(61.75±8.26)岁,年龄范围为40~79岁。所有患者均通过CTA检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形态学参数[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位置以及瘤颈、载瘤动脉直径(Dv)、流入角(θF)、流出角(θP)、破裂动脉瘤大小、瘤体深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瘤体深度与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SR)、面积比]与基底动脉瘤破裂的关系。结果196例患者瘤体破裂127例,未破裂瘤体69例。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位置以及瘤颈、Dv、θF、θ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动脉瘤大小[(5.52±1.01)mm]、AR(1.90±0.58)、SR(2.26±0.65)、面积比(1.40±0.41)均大于未破裂动脉瘤[(4.17±1.14)mm、(1.28±0.37)、(1.51±0.39)、(1.22±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大小以及AR、SR、面积比增加均是影响基底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测量参数中动脉瘤直径大、面积比值高、AR值高与SR值高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基底动脉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形态学参数 载瘤动脉直径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胸部CT定量测量探讨正常学龄前儿童肺内血管体积(IPVV)随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数字肺”影像数据库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行胸部CT检查且结果正常的407例正常学龄前儿童的CT资料,男236例、女171例,月龄36(21,50)个月,范围1~72个月。使用“数字肺”肺血管自动检测工具分割肺内血管,并得到全肺、右肺、左肺及各肺叶的IPVV,计算IPVV上/下及IPVV左/右。根据月龄将受试者分为婴儿期(0~12个月)、幼儿期(13~36个月)和学龄前期(37~72个月),分别为30例(男17例、女13例)、175例(男95例、女80例)、202例(男124例、女78例)。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IPVV与月龄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月龄段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性别间IPVV、IPVV上/下及IPVV左/右的差异,并建立各个月龄段正常学龄前儿童IPVV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全肺、右肺、左肺及各个肺叶的IPVV与月龄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男性为0.638~0.820,女性为0.683~0.791(P均<0.001)。0~12个月的男、女童间全肺、右肺、左肺及各肺叶IPV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3~36个月男、女童间全肺、右肺、左肺及各肺叶IPV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7~72个月男、女童间全肺、右肺、左肺、双肺上叶IPV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女童3个月龄段间右肺IPVV上/下(χ2=14.00、12.87,P=0.001、0.002)和左肺IPVV上/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5、22.84,P=0.036、<0.001),且随着月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同月龄段男、女童间IPVV上/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月龄段及各月龄段不同性别间IPVV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后计算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不同性别IPVV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正常学龄前儿童肺血管的增长与月龄呈正相关,婴儿期男、女间IPVV无显著差异,而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男童IPVV大于女童;下肺IPVV增长的速度快于上肺,而在左右肺之间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儿童,学龄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内血管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计算三维模拟设计切除额眶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病灶范围、术中计算导航技术辅助进行视神经管减压,以保护视神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额眶部稳定期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计算三维模拟技术设计切除病灶范围,术中计算导航技术辅助对额眶部骨纤维组织进行保留外形的次全切除、按设计模型立体额眶部开窗,同时对视神经管内段和球内段进行术中减压,保留额眶带的外形重塑。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测量突眼度、患侧额部前凸点左右差值、患侧额部外侧点左右差值、眶额点左右差值、患侧视力,检查眼底情况,并对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前与术后6个月各左右差值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2.5岁。7例患者均获6~39个月随访,平均11.4个月。术后6个月,两侧眼球突度的差异变化,由术前平均(6.7±1.6) mm,改善至(2.9±1.1) 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侧额部前凸点左右差值从术前(18.1±3.4) mm,改善到术后即刻(3.1±3.5) mm(P=0.001)、术后6个月(4.0±3.6) mm(P=0.001);额部外侧点左右差值从术前(21.4±4.1) mm,改善到术后即刻(1.8±1.9) mm(P<0.001)、术后6个月(2.5±2.1) mm(P<0.001);眶额点左右差值从术前(12.2±2.5) mm,改善到术后即刻(2.3±3.0) mm(P=0.004)、术后6个月(2.7±2.9) mm(P=0.006)。患侧视力检查术前平均裸眼视力4.5,术后6个月4.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计算三维模拟设计切除病灶范围、术中导航技术辅助进行视神经管减压,可以安全、有效的保护视神经,精确改善稳定期额眶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额眶部外形。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三维计算机设计 术中导航 视神经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D打印联合计算导航技术在眼眶骨折修复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3D打印联合计算导航技术辅助眼眶骨折修复手术3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爆裂性骨折29例,眶颧颌骨折10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解剖复位、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程度等。结果随访期间,未出现视神经损伤或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CT检查骨折得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术后6个月复视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Z=-3.64,P<0.001);眼球运动障碍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Z=-3.31,P=0.001)。双眼球凹陷差值由术前2.50(2.00,3.00)mm降低至术后1周的0.00(0.00,1.00)mm(Z=-6.09,P<0.001);双侧眼眶容积差值由术前(2.31±0.63)mm3降低至术后1周(0.47±0.38)mm3(t=16.82,P<0.001);10例眶颧颌骨折患者眶区对称度差值由术前(8.72±1.05)mm降低至术后1周的(1.20±0.49)mm(t=23.39,P<0.001)。结论3D打印联合计算导航技术在眼眶骨折的整复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眶骨折 3D打印技术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计算断层扫描(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使用CT进行检查,对于两组的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穿刺结果对比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胸部计算断层扫描(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准确率高,误诊、漏诊率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计算机断层扫描 孤立性肺小结节 定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