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核磁共振成像下儿童脊髓圆锥末端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骶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儿童,年龄1 d~15岁。以记数方式表示脊髓圆锥末端对应脊柱位置,将每一脊柱单元等分为上、中、下1/3,并分别用U、M、L表示,椎间盘作为一独立节段。将T12-U1/3记为0,T12-M1/3记为1,T12-L1/3记为2,T12-L1记为3,由上到下依次记数。将患儿分为不同年龄段:<1个月、1~5个月、6~11个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按照性别将患儿分为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比较2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儿231例,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09例,年龄为(4±4)岁。<1月、1~5月、6 ~11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患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对应记数分别为:7.3±2.0、7.3±2.3、6.4±1.8、6.5±2.6、5.4±2.2、5.5±1.8和5.0±1.8。M组和F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个月、1~5个月、6~11个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儿童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对应记数分别为:7.3、7.3、6.4、6.5、5.4、5.5和5.0。

  • 标签: 儿童 脊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核磁共振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63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核磁共振 (MRI)检查,对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63例患者共 151个腰椎间盘,均呈Ⅲ级以上腰椎间盘退变,其中Ⅲ级以 50个占 33.1%,Ⅳ级 65个占 43.0%,Ⅴ级 36个占 23.8%;Ⅴ级中包含 Mdoic级 20个,Ⅱ级 6个,Ⅲ级 10个;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 75个占 49.7%。结论 核磁共振可准确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间盘退变 MR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88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核磁共振诊断,对其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展开分析探讨。结果 88例腰椎间盘圆形下腰痛患者中 131个腰椎间盘 均呈现Ⅲ级以上的腰椎间盘退变,其中Ⅲ级 44个占 33.6%,Ⅳ级 60个占 45.8%,Ⅴ级 27个占 20.6%;发现软骨终板变性 32个占 24.4,其中 MdoicⅠ 级 18个,Ⅱ级 9个,Ⅲ级 5个;发现 HIZ 65个占 49.6%。 结论 核磁共振可通过椎间盘退变、软骨中班去变性以及纤维环后方的信号区来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进行诊断,且诊断效果良好,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间盘退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 Excel表格将 2018年 3月至 2020年 3月 间来我院进行检查的 246例脑梗死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1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 CT检测,给予研究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各项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准确率为 97.80%,显著高于 CT检测的 86.26%( P < 0.05)。结论:相较于 CT检测,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准确率更高,能帮助医生快速诊断病情并予以有效治疗,可进行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CT检测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研究探讨对核磁共振检查质量方面 ,采用 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应用。 方法: 本次 实验选取了 201 8 年 1 0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核磁共振检查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院内收治的 150 例膝关 节损伤病患,随机均分两组,75 例参照组用 CT 检查,75 例观察组用核磁共振检查,对比诊断正确率。结果检查后,观察组诊 断正确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核磁共振能更具体的检查出膝关节损伤情况,提高诊断正确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重叠画面 反馈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本次研究以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运行原理为立足点,尝试分析各设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导致问题发生的风险因素,基于医院的临床实践要求和国家现阶段的相关标准,制定确保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正常运行的管理流程及方法。结果:静磁场系统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投射物效应、伪影、扭曲以及设备故障4种,梯度磁场系统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神经刺激效应和操作2种,射频磁场系统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生物热效应、灼烧效应2种。针对以上风险,可以采取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剩余风险可接受性评价、风险管理报告、风险评估改进等一系列风险管理流程及方法。结论:在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针对各系统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 标签: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 风险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 针对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9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对其诊断结果及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 有韧带损伤 95条, 69例患者发生半月板损伤, 23例出现软骨及骨质改变, 54例患者有关节腔积液的现象,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 及手术治疗结果 大致相同, 诊断准确率达 96.3%。结论 核磁共振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核磁共振检查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院内收治的 150 例膝关 节损伤病患,随机均分两组,75 例参照组用 CT 检查,75 例观察组用核磁共振检查,对比诊断正确率。结果检查后,观察组诊 断正确率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核磁共振能更具体的检查出膝关节损伤情况,提高诊断正确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核磁共振 重叠画面 反馈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核磁共振和 CT进行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核磁共振检出率为 100.0%(60)明显高于 CT 83.3.%(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核磁共振具有较高检出率,有助于为进一步 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核磁共振诊断乳腺癌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70例乳腺癌患者及 50例乳腺癌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核磁共振诊断,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乳腺癌良性 病变患者共 54处病灶, MRI误诊 4处,特异度为 88.0%; 70例乳腺癌患者病灶 78例, MRI诊断恶性为 76处,敏感度 97.1%。时间—信号强度虚线呈现流出型,血管影增多, ADC图呈现低信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准确性,尤其对淋巴结转移、病灶数目以及边界 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核磁共振 乳腺癌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 CT与 MRI检查,以手术病例为诊断金标准,对两种方式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MRI检出率为 100.0%(80)明显高于 CT87.5%(7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中,核磁共振具有较高检出率,有助于为进一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