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阐述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和感染管理。方法;通过制定应急方案,不断优化医院的感染管理机制,强化医院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医院的消毒隔离力度,采用信息沟通、监督等不同方式落实好相应的机制,这样能明显预防医院的流感染。结果:我院收治的流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医院感染问题。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在H1N1流感患者住院过程中,强化医院的预防控制和感染管理,能提升流感的控制和预防效果,还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T2DM)合并流感用二双胍治疗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2.1.1-2023.10.31期间收治的76例T2DM合并流感患者,随机数字表下纳入两组,对照组(38例)奥司他韦+格列齐特治疗、观察组(38例)奥司他韦+二双胍治疗;比较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h17/Treg、IFN-γ较对照组高,CD4+、IL-4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T2DM合并流感用二双胍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细胞因子水平,恢复Th17/Treg细胞平衡,但整体疗效存在局限。

  • 标签: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甲型流感 细胞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急诊治疗嵌甲沟炎时实施改良式部分拔术的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03月~2015年05月因患嵌甲沟炎进入本院行急诊治疗的90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及常规组,改良组47例落实改良式部分拔术,常规组43例行传统拔手术,对两种术式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改良组术后1年复发率2.13%(1/47),常规组58.14%(25/43)(P<0.05),此外,两组手术时长、恢复时长等对照结果均具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救治嵌甲沟炎患者时,选择改良式部分拔术疗效显著,可防止病情复发,可推广。

  • 标签: 传统拔甲手术 急诊 嵌甲型甲沟炎 复发 改良式部分拔甲术
  • 简介:摘要机体—环境—流感病毒三者相互作用,常常导致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且即便是同一种病毒,其感染人体,由于个体体质不同,所处环境的差异,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候往往不同。思考中医外感六淫的本质,探讨流感致病的复杂多变的机理,有利于理解中医学治疗外感表证的原则,为外感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外感六淫 天人合一 甲型流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副伤寒流行原因,为减少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防控科学依据。方法流行病学调查、社会调查、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结果2014年8-10月砚山县报告副伤寒病例556例,发病率为117.0524/十万,发病数超过本地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38倍。结论砚山县副伤寒疫情是由于多因素所致外环境受到污染,人群进食污染的食物而发病,早期控制措施不力,导致全县副伤寒流行。

  • 标签: 甲型副伤寒 流行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将42例H1N1流感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奥斯他韦口服,对照组使用三九感冒灵口服,两组患者均进行口服维生素C、大量饮水及对症治疗,观察发热、咳嗽、咽痛症状消失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咽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36±0.92)d、(4.75±0.91)d、(3.12±1.08)d;对照组分别为(3.60±0.97)d、(4.21±0.84)d、(3.42±1.27)d;P均>0.05。结论奥斯他韦和三九感冒灵均能有效治疗H1N1流感。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奥斯他韦 三九感冒灵
  • 简介:结果38例非~庚肝炎病人中16例TTV-DNA阳性,7例病人中5例TTV-DNA阳性(71.4%),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反应检测38例非~庚肝炎病人血清中TTV-DNA并观察与肝功能的关系

  • 标签: 中感染 庚型肝炎 患者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嵌甲沟炎治疗中采取改良式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手术方式的差异性对我院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纳入的62例嵌甲沟炎患者平均分成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参照组行传统手术,实验组行改良式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嵌甲沟炎患者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呈现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结论将传统手术与改良式嵌切除术应用在嵌甲沟炎治疗中均获得一定效果,但改良式嵌切除术效果更显著。

  • 标签: 改良式嵌甲切除术 传统手术 嵌甲型甲沟炎
  • 简介:今年4月,在墨西哥、美国爆发了H1N1流感,截止到5月中旬.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近万人患病。世界卫生组织表示“非常担心”,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几年前的禽流感、SARS。H1N1是怎么回事?它对人有多大的危害?有何预防措施?听忻专家怎么说。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SARS 禽流感 墨西哥 全世界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流感病毒所致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inbus(GEO)数据库中选择基因表达谱GSE57455、GSE63786和GSE64800,通过GEO2R工具在线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于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筛选出显著模块;并对获取的DEGs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stoscape软件筛选出具有高度连接性的关键基因,并构建生物学功能图。结果筛选得到119个交集DEGs,其中上调基因有106个,下调基因13个。GO分析显示,DEGs显著富集于免疫应答、细胞分裂等生物学过程中;显著富集于细胞外间隙、胞外区部分等细胞组成上;显著富集于趋化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上。KEGG通路富集显示,DEGs显著富集于细胞因子及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同时,共筛选得到7个关键基因:FIGNL1、GBP5、ICOS、ARG1、IRF7、CYSLTR1和SLMAF8,其富集作用主要在免疫应答、精氨酸代谢、B细胞反应等生物学功能。结论FIGNL1介导的肺组织细胞受损、IRF7和GBP5介导的ⅠIFN反应、ARG1介导的精氨酸代谢以及ICOS、CYSLTR1和SLAMF8介导的趋化因子和炎性因子的活化与流感病毒所导致的肺损伤密切相关。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肺损伤 生物信息学 富集分析 免疫应答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流感合并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增强对流感合并川崎病的早期识别。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682例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流感病毒感染合并川崎病儿童共14例(KD+流组)。选择同期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28例KD患儿为KD组,28例单纯流感患儿为流组。比较KD+流组和KD组患儿临床表现、发热持续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比较KD+流组、KD组和流组患儿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快速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SSA)、白蛋白、转氨酶和心肌酶水平。结果KD+流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1.21 ± 3.36)d]较KD组[(6.29 ± 2.21)d]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81、P < 0.001)。KD+流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IVIG)比例(42.9%)较KD组(1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P = 0.41)。KD+流组患儿WBC[(13.18 ± 4.39)× 109/L]、ESR[(60.5 ± 15.82)mm/h]、CPR[55.5(17.56,61.0)g/L]、SSA[76.5(23.0,311.6)mg/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49.5(23.1,78.0)U/L]均较KD组和流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7.92、P < 0.001,F = 47.97、P < 0.001,Z = 3.15、P = 0.007,Z = 4.36、P < 0.001,Z = 2.68、P = 0.027)。KD+流组较KD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发生概率更高(57.0% vs. 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P = 0.041)。KD+流组患儿IVIG无反应发生率较单纯KD组高(42.9% vs. 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P = 0.041)结论流感合并KD患儿发热时间、明确诊断所需时间较长,其IVIG无反应发生率更高,且血清SSA和ALT水平显著升高。

  • 标签: 儿童 川崎病 甲型流感
  • 简介:1H1N1流感流行简介2009年新型H1N1流感大流行首现墨西哥和美国。至今已知的最早确诊病例于2009年3月10日发生在墨西哥,美国最早的确诊病例于3月28日在加州发现。4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美国和墨西哥确诊新型流感病例的报告作为可能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成员国通报。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09年 确诊病例 防控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识别重症患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因流感样症状在我院就诊的病例,并经Xpert-Xpress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平台诊断为流感病毒感染的114例患儿,分为轻症流感组(47例)和重症流感组(均合并肺炎,67例),比较两组患儿各项临床特征。结果114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28∶1,年龄1个月12 d~12岁,中位年龄3.00(4.27)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分别占79.82%、68.42%、43.00%。混合感染率为24.56%,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率占前3位,分别为5.26%、4.39%、3.51%;混合细菌感染率为12.28%。重症流感组患儿中位年龄1.00(3.58)岁,轻症流感组为4.00(5.00)岁,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1,P<0.001);重症流感组混合感染率为38.80%(26/67),轻症流感组为4.26%(2/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P<0.001);重症流感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中位数为2.64(3.37),轻症流感组为1.17(2.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P=0.01)。结论小年龄儿童、发生混合感染、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患儿易进展为重症病例,Xpert-Xpress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系统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流感检测手段,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良好依据。

  • 标签: 儿童 甲型流感 重症 临床特征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选取在我中心治疗的 62例 3-6岁流行性感冒患儿,另外随机调查幼儿园健康患儿 50例,对两组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比较。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流行性感冒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炎性损伤为主的世界性传染病,各国的甲肝抗体水平差异明显.1992年全国开展了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至今已十余年,为及时掌握甲肝抗体各地区、年龄组等分布情况,与1992年流调结果相比较,找出变化规律,提出甲肝预防策略,2009年我们对全国人群甲肝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预防 控制
  • 简介:<正>【新闻事件】10月6日卫生部通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13例H1N1流感重症病例,其中已治愈8例,死亡1例。我国内地共报告H1N1流

  • 标签: 重症病例 人民群众
  • 简介:本次流感的病原体是一种新的H1N1流感病毒,是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基因重组后产生的新毒株。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初期将此次流感称为“猪流感”,但本次流感流行表现为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没有发现在猪之间传播。

  • 标签: 流感病毒 甲型 世界卫生组织 猪流感 基因重组 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