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病患应用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72例,对其采用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72例病患治疗后的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病患应用经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全面改善病患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经椎弓根钉固定 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椎间盘突出腰椎不稳椎弓根内固定腰椎椎体间融合疗效观察方法本组54人,男34人,女20人。年龄54-74岁,平均65岁。病史5-10年。均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不同程度腰椎不稳。术前均经3个月正规保守治疗,疗效欠佳行手术治疗。采取后路环形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完全自体骨未包括椎间融合器病例)。结果术前腰腿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拍片、CT检查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自体骨)是一种治疗腰椎不稳疗效可靠方法。

  • 标签: 腰椎 融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中,抽取9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椎板切除术和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并对比。结果对比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1.11%高于对照组71.11%,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疾病建议可给予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作用明显。

  • 标签: 腰椎不稳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入路术式在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60例腰椎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简称后路组),另外30例行前路减压钛网置入内固定术(简称前路组),比较两组患者间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s角度数改变,观察记录有无不良反应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随访检查结果示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组治疗后cobbs角度数减小、椎体高度增加显著,且明显优于前路减压钛网置入内固定术,两组检查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16例患者并发不同程度椎间盘退行性变,2例矫正治疗失败,与前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定型骨折安全可靠,疗效肯定,但恢复期有椎间盘退行性变和矫形失败风险,临床操作应重视。

  • 标签: 腰椎不稳定型骨折 椎弓根钉固定术 减压钛网置入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合并节段性腰椎不稳治疗中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并节段性腰椎不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予以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前凸角、Cobb角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腰椎前凸角(45.11±5.62)o、Cobb角(13.89±5.72)o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疼痛(4.03±0.29)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有助于改善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并发节段性腰椎不稳患者腰椎前凸角及Cobb角,且可促进生活质量提高,具推广价值。

  • 标签: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后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节段性腰椎不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单侧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辅助单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单侧TLIF辅助单边钉棒固定术式,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自我功能状态及腰椎功能,评价整体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各项改良Prolo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伸过屈位功能摄片在腰椎椎序不稳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病人均因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来院就诊,双下肢放射性疼痛36例,单侧下肢疼痛28例,间歇性跛行21例患者进行过屈过伸腰椎功能片检查,观察腰椎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椎体间成角情况。结果经Dupuis法测量,20例患者在腰椎侧位片示椎体前后缘弧线光整,在腰椎过屈或过伸功能位片示腰椎矢状位滑移>3mm或角度位移>10°。结论过屈过伸位检查常能够发现常规腰椎正侧位及CT、MRI所不能显示的腰椎序列不稳和功能改变,对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及治疗前后对于疗效的观察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腰椎不稳 过伸过屈位 X线检查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腰椎间盘MRI信号与腰椎节段间不稳定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7例患者,依据椎间隙x线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腰椎节段间失稳组(A组)与节段间稳定组(B组)。测定椎间盘MRI信号强度,依据信号强度将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比较两组MRI信号差异,分析节段间不稳定与椎间盘信号改变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腰椎节段间不稳定患者MRI信号为0.54±0.033,腰椎间节段稳定患者MRI信号为0.40±0.027,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MRI信号强度分布行差异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节段间不稳定患者MRI信号强度较节段间稳定患者更低。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尚无证据表明腰椎间盘MRI信号改变与腰椎间盘节段间不稳定存在等级关联性。

  • 标签: MRI 信号改变 腰椎 节段间不稳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方式治疗高龄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高龄腰椎不稳症患者65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心组(n=35)、空心组(n=30)。实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骨水泥强化普通实心螺钉,空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骨水泥强化空心螺钉。统计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分级、融合情况、术前及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椎体变形指数。结果空心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实心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组坚强骨融合率(93.33%)与实心组(9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空心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实心组,Cobb角、椎体变形指数小于实心组(P<0.05);术后3、6个月空心组VAS及ODI评分低于实心组,JOA评分高于实心组(P<0.05);术后1个月空心组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实心组(P<0.05);空心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与实心组(2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普通实心螺钉、空心螺钉均骨融良好,术中失血量相当,但骨水泥强化空心螺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并可有效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减轻疼痛及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腰椎不稳症 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观察组),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并抽取同期采用23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传统剥离伤椎椎旁肌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效果显著,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椎弓根钉棒系统 胸腰椎骨折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后路AF系统治疗胸腰段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和经验,评价AF系统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应用AF系统治疗的胸腰段不稳定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和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椎体前后缘剩余高度分别由术前的25%和75%恢复到术后的95%和98%;瘫痪恢复按ASIA分级,C级和D级患者基本恢复正常,B患者平均提高1级,A级无恢复.结论AF系统是一种治疗胸腰段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强化方式治疗高龄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高龄腰椎不稳症患者65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心组(n=35)、空心组(n=30)。实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骨水泥强化普通实心螺钉,空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骨水泥强化空心螺钉。统计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分级、融合情况、术前及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椎体变形指数。结果空心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实心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组坚强骨融合率(93.33%)与实心组(9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空心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实心组,Cobb角、椎体变形指数小于实心组(P<0.05);术后3、6个月空心组VAS及ODI评分低于实心组,JOA评分高于实心组(P<0.05);术后1个月空心组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实心组(P<0.05);空心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与实心组(2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普通实心螺钉、空心螺钉均骨融良好,术中失血量相当,但骨水泥强化空心螺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并可有效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减轻疼痛及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腰椎不稳症 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组合式腰椎骨盆固定装置治疗陈旧性骨盆垂直不稳定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7例陈旧性骨盆垂直不稳定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22~73岁,平均42.4岁;交通伤3例,坠落伤3例,摔伤1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C1型5例,C2型1例,C3型1例;骨折至手术时间3~10周,平均5.4周。7例患者中,4例后环骨折采用组合式腰椎骨盆三角固定,3例后环骨折采用组合式腰椎骨盆固定;4例前环损伤未做处理,2例前环损伤行闭合空心钉内固定,1例前环损伤行INFIX+空心钉固定。记录每例患者腰椎骨盆固定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X线透视次数,术后摄骨盆X线片及行CT检查观察复位情况及固定钉位置,应用Matta的X线评价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后功能恢复程度。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96~205 min,平均143 min;术中出血量300~1 650 ml,平均579 ml;切口长度9~15 cm,平均12.9 cm;X线透视次数15~52次,平均27次。术后X线片及CT检查示后环位移复位良好,所有螺钉位置均准确,固定牢固。术后Matta的X线评定: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5.7%(6/7)。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个月。7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4.2周。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均示骶髂关节复位良好,前、后环复位未丢失。Majeed评分,术后(54.90±6.64)分(范围48~58分),术后3个月(71.40±7.32)分(范围67~75分),术后6个月(84.90±8.14)分(范围68~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614,P=0.004);术后6个月Majeed评价,优5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85.7%(6/7)。结论应用组合式腰椎骨盆固定装置治疗陈旧性骨盆垂直不稳定骨折脱位,复位质量佳,固定强度大,术后疗效优良。

  • 标签: 骨盆 骨折脱位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后路SCS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腰椎不稳症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原有的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住院期间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不稳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能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工作满意率。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腰椎不稳症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中西医结合于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性器械内固定疗法。比较两组医治效果以及临床体征好转程度。结果治疗组总医治率(96.6%)明显大于对照组(75.0%),医治后治疗组在痛苦、腹肿腹胀、纳差等方面的好转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康复效率高,临床症状改善佳,值得探讨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穴位针灸 机械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对20例腰椎不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体会。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例腰椎不稳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经过非手术系统治疗后无效,选择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在术后均得到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其中疗效判定16例为优,3例为良,1例为差,疗效优良率达到95%。依据JOA(下腰痛评分),患者由术前的平均6.5分能够提高至术后的21.1分。并且在随访期间患者椎体间的固定融合节段非常稳定,没有椎间高度与复位丢失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确实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均符合腰椎不稳,并严格掌握临床手术的适应征,应用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内固定 椎间融合 腰椎不稳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接诊的50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用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方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少、下床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手术中失血量更少。结论:针对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经皮椎弓根螺钉 治疗 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