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1全株玉米青贮原料要求1.1含糖量全株玉米青贮原料中必须含有最低需要的含糖量,选用“正青贮糖差”的原料,即青贮原料中的含糖量应高于该原料青贮所需的最低含糖量。青贮糖差的计算方法见附录。

  • 标签: 全株玉米青贮 饲料加工技术 青贮原料 含糖量 原料要求
  • 简介: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秸秆是一种生态有机资源,粉碎还田后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节约化肥,减轻化肥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但是,由于机械质量或农机手操作技术等原因,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地块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后,不仅不增产,反而影响下茬农作物的耕种和生产,产生负影响,挫伤农民实施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积极性。

  • 标签: 机械化还田 秸秆焚烧 化肥污染 土壤质量 农作物产量 负影响
  • 简介:7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信心正逐步丧失。统计显示,截至7月初,东北产区饲料企业玉米收购价已较5月末累计下降20~50元,吨不等,华北玉米平均下跌100元/吨,东北港口降幅80元/吨,广东港口降幅130元/吨,6月末7月初跌势不减,与去年同期国内玉米供应紧缺、价格疯涨截然不同。

  • 标签: 玉米市场 信心 后期 统计显示 饲料企业 收购价
  • 简介:摘要贞丰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地处贵州省西南部,东邻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望谟县,南接安龙县、册亨县,西与兴仁县接壤,北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土质肥沃。玉米是其经济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种业成为农业领域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深受社会瞩目,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步伐明显加快。本文在此从玉米品种推广的技术措施出发,对如何加强玉米新品种可持续发展推广做了一定的研究。

  • 标签: 玉米 新品种 技术
  • 简介:玉米高光效、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是以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整个玉米生产过程中,采用罗盘定垄向、宽窄行免耕播种、苗期深松施肥、玉米机械收获、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和防治技术的全程机械化,可有效克服传统耕作方式农业生产弊端,提高玉米单产量和机械化水平.

  • 标签: 玉米机械收获 保护性耕作 宽窄行 高光效 全程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
  • 简介:1月份国内玉米市场涨跌互现,南北市场表现不一。受临储收购提振明显,东北产区玉米现货市场整体保持坚挺的趋势;华北市场由于缺乏临储政策,且下游需求不旺,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南北玉米价格倒挂。

  • 标签: 玉米市场 月报 玉米价格 |
  • 简介:文章通过对巴彦淖尔市玉米生产中农机与农艺结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玉米生产农机农艺相融合,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 标签: 玉米生产 农机农艺融合
  • 简介:夏播玉米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玉米田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根据常年杂草普查结果,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香附子等。现将玉米田防除阔叶杂草除草剂在我国登记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 标签: 登记情况 反枝苋 异丙甲草胺 牛筋草 马唐 大连瑞泽
  • 简介:玉米是伊犁州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2014年伊犁州玉米种植面积达13.74万hm^2,玉米秸秆产量约250万吨。2014年,伊犁州遭受23年来严重旱灾,为积极贯彻落实州党委、政府抗旱减灾工作安排部署,积极引进各类玉米收获机、新型玉米秸秆打捆机及玉米秸秆收获加工机具,探索出五种玉米秸秆机械回收模式,提高秸秆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率,为牲畜安全越冬度春提供了饲草料保障。

  • 标签: 玉米秸秆 回收模式 伊犁州 机械 玉米收获机 饲料作物
  • 简介:以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发的"金玉甜1号"鲜食水果玉米为主要原料,对用其制成的果蔬粥进行杀菌条件及营养成分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甜玉米果蔬粥采用115℃,30min的杀菌条件进行杀菌,可以达到较好的卫生标准;甜玉米果蔬粥的营养丰富,其中脂肪含量和能量均较低,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高,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其中VC和β-胡萝卜素、钙、磷、钾、镁的含量较高。甜玉米果蔬粥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组成模式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

  • 标签: 甜玉米 果蔬粥 杀菌条件 营养检测
  • 简介:利用气候资料、地理信息数据及社会经济数据,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低温冷害形成机制,采用GIS技术,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的危险性和易损性,实现了玉米低温冷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并利用CMIP5中的MRI-CGCM3模式模拟结果对黑龙江省2015—2044年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共有24年是低温冷害年,其中12年是严重低温冷害年。松嫩平原大部、三江平原大部及黑河南部是玉米一般低温冷害的多发区,同时该区暴露性较高,如有重度灾害发生,则对全省粮食产量产生严重影响。未来30年,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发生的概率有所减少,松嫩平原东部和南部是一般低温冷害的高风险区,三江平原西部是严重低温冷害的高风险区。

  • 标签: 黑龙江 玉米 低温冷害 危险性 预估
  • 简介:近年来,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在畜禽日粮中,小麦开始部分取代玉米,成为畜禽饲料的主要能量原料之一,特别是随着小麦酶制剂的使用,在某些家畜日粮中,小麦已全部替代玉米,成为主要的能晕饲料,在肉鸡和肉鸭日粮中,小麦也已经占据能量饲料的60%左右。

  • 标签: 玉米价格 鸡饲料 小麦 畜禽饲料 持续上涨 日粮
  • 简介:基于连续3年的涡相关观测数据分析了雨养玉米农田水热交换的环境控制机理。结果表明:热量(辐射与温度)与水分(土壤含水量与大气水汽压亏缺)因子是控制农田水热交换的关键因子,但随着研究时间尺度变化,其作用强度显著不同。当研究时间尺度由小时-日-月-季-年逐渐增大时,热量因子对玉米农田水热交换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水分因子的影响却逐渐增强。因而,模拟玉米农田水热交换,以小时时间分辨率模拟时,能量输入应以辐射为主;以月为时间分辨率时,能量输入应以温度为主,可以提高模拟精度。另外,不同水文年型控制雨养农田水热交换的主要因子也有显著差异。湿润年,土壤水分充足,决定蒸发强度的可用能量是限制水分交换的关键因子;偏千年,农田水热交换受制于水分与能量的双重制约。因此,在估算半干旱地区水热交换时,同时还应关注不同水文年型的迥异环境控制机理,以提高不同时间尺度模型模拟精度。

  • 标签: 雨养农田 环境控制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 简介:以抗旱玉米自交系旱21为材料,克隆获得玉米分子伴侣基因ZmBiP1,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ZmBiP1基因的表达模式,并将ZmBiP1基因转入拟南芥中研究其功能。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ZmBiP1基因在玉米自交系旱21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子房中表达量最高。ZmBiP1基因受甘露醇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受盐胁迫诱导下调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过表达ZmBiP1基因导致拟南芥在种子萌发时期对盐和甘露醇胁迫的耐受能力减弱。这些结果表明ZmBiP1基因可能是逆境反应信号传递途径的负调节因子。

  • 标签: 玉米 分子伴侣 ZmBiP1 拟南芥 逆境胁迫
  • 简介:根据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生产发展相对滞后且品种老化、种植水平落后的实际,对21个饲用玉米品种的饲用物质生产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2个,对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证明营养价值高的饲用玉米品种将可以节省更多的配合饲料,降低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饲用玉米 产量 质量 分析 评价
  • 简介:采用前期建立的快速无损伤测定SPAD值分析相对叶绿素含量的模型,于低氮与正常供氮大田试验处理下,对我国玉米育种与生产上重要的189份玉米自交系开展了低氮与正常供氮条件下不同时期与不同部位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低氮与正常供氮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差异,基因型差异是氮敏感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散粉期和散粉后10d玉米主要功能叶穗三叶(穗位上第1叶、穗位叶、穗位下第1叶)叶绿素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大喇叭口期玉米全展叶叶绿素含量与各时期各部位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中度相关。将正常供氮条件下的性状值与低氮胁迫下性状值的差值占正常供氮条件下性状值的百分比定义为氮敏感性。189份玉米自交系氮平均氮敏感指数变幅为23.86%~36.00%,表现高度耐低氮的材料有合344和昌7-2等40份自交系,高度敏感的材料有CML206和CA375等40份自交系。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种质资源氮敏感性鉴定与评价方法,并为玉米耐低氮与氮高效的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分析结果与基础数据。

  • 标签: 玉米 SPAD值 叶绿素含量 氮敏感指数 基因型
  • 简介: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环境,分析高温处理后玉米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处理过的植株进行跟踪观测,分析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确定玉米高温热害的关键温度。研究结果表明:(1)≥32℃的高温环境,对玉米各项生理指标和产量构成产生一定影响;(2)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趋势,百粒重、茎秆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秃尖比呈波动上升趋势;(3)38℃是多数生理指标变化的转折点,可视为玉米耐受高温的重要转折温度。

  • 标签: 高温胁迫 生理指标 产量构成 河套灌区
  • 简介:串联重复序列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特别是植物中,为了比较其在禾本科植物染色体中的分布及差异,使用Phobos软件分析了玉米和高粱全基因组数据。结果显示,重复序列主要为短序列重复(〈=6bp),其中尤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密度最高。玉米和高粱的二核苷酸重复单元都以AT重复为主,而其三核苷酸重复单元不尽相同;玉米主要以CCG极其互补序列CGG重复居多,而高粱以ATT极其互补序列AAT重复为主。并且玉米及高粱串联重复序列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两端。对于理解串联重复序列在玉米及高粱染色体上的分布做了初步分析,研究揭示串联重复序列主要特征及分布位置,对重复序列在禾本科植物基因组中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 标签: 串联重复序列 染色体 玉米 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