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栓肠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以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全部开展临床常规治疗,B组添加消栓肠溶胶囊治疗,并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个性化康复护理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恢复期中的效果,并研究NIHSS评分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4月至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摇号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处于恢复期,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5.00;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好,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恢复期治疗中融入个性化康复护理效果显著,患者NIHS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压力得到舒缓,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个性化康复护理 老年脑出血 恢复期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对患者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C反应蛋白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坠床、压疮、跌倒)及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精神状态、情感状态、社会功能及生理机能)。结果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C反应蛋白高于研究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对照组的生存质量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C反应蛋白水平、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还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脑梗死 集束化护理 NIHSS评分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时的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选取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对照组,予以奥拉西坦治疗;另外选择150例相同病例的患者作为治疗组,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以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NIHSS评分、FIM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用奥拉西坦与血栓通相联合方法治疗后对其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1年1月-2022年7月)、地点(本院)与对象(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选取60例,将其分成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0例),A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B组基于此,加用血栓通,就两组脑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与对比。结果 B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A组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A组高(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联合血栓通施治,可促进其脑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梗塞后遗症 奥拉西坦 血栓通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急性脑梗患者治疗中按照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68例为对象,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4例,常规治疗+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脑梗 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 NIHSS评分 ADL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结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Barthel指数以及NIHSS评分。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梗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使用胞磷胆碱结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质量有效率,值得在临床脑梗死的治疗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胞磷胆碱 依达拉奉 脑梗死 Barthel指数以及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甲钴胺治疗中责任制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氯吡格雷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小板凝聚率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结果研究组生命质量、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梗死面积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CRP、Lp-PLA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氯吡格雷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责任制护理,护理效果理想,可降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病情恢复,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 甲钴胺 责任制护理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治对脑梗塞患者NIHSS评分以及总效率的影响观察。方法:本文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成两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只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筛选符合双抗指征的病例50例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评估两组方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的NIHSS评分降低很多,且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与对照组的76.00%相比更高,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的联合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也提高,疗效显著,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患者 评分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临床治疗中选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口服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以参照组与实验组区分,每组3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予以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时,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影响,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硫酸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脑梗死 治疗效果 NIHS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运用氯吡格雷联合匹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采取责任制护理对其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选取12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均使用氯吡格雷联合匹伐他汀药物,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施责任制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ADL等评分以及脑梗死面积变化情况与满意度评分。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及脑梗死面积明显有所改善,同时日常生活能力大大提升,满意度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使用氯吡格雷联合匹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患者而言,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脑梗死面积、改善其神经缺损情况、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病情康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氯吡格雷联合匹伐他汀 责任制护理 急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行经全脑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及ADL评分、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接受治疗的ICVD病人一共80例实施研究分析,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将常规治疗应用于对照组内,观察组经全脑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ADL评分和NIHSS评分治疗前后改善情况。结果 NIHSS评分和ADL评分治疗前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两组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DL评分两组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VD患者行经全脑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经全脑血管造影术引导神经介入治疗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栓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联合侧支循环Tan评分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在溶栓后90 d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3~6分定义为转归不良。比较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静脉溶栓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NLR、NIHSS评分、Tan评分及三者联合对静脉溶栓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118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年龄(67.73±11.91)岁,男性71例(60.2%)。转归良好组58例(49.2%),转归不良组60例(50.8%)。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良好组的NLR、侧支循环Tan评分和基线NIHSS评分与转归不良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优势比(odds ratio, OR)1.29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5~1.679;P=0.046]、基线NIHSS评分(OR 1.150,95% CI 1.037~1.275;P=0.008)、侧支循环Tan评分(OR 0.298,95% CI 0.0.160~0.556;P=0.000)与转归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NLR、基线NIHSS评分、Tan评分及三者联合预测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752、0.823和0.870。结论溶栓前外周血NLR、基线NIHSS评分及侧支循环Tan评分均可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后转归,且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侧支循环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