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WRF数值预报模式及间歇同化方法预报结果,分析了2015年8月3日冷锋影响下西安出现的一次对流暴雨过程。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具有明显中尺度特征;高层槽线与低层切变线位置近乎重合,锋面陡峭;有β尺度对流系统沿地面锋前发展东移;中尺度对流系统与暴雨雨团对应良好。锋面附近正涡度区、辐合区及上升运动区强度强、范围狭窄,空间结构近于垂直,为局地对流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午后持续高温使锋前对流不稳定能量增强,当冷锋移近和低层急流加强时,在有利的秦岭地形影响下触发了锋前不稳定能量释放,导致对流暴雨强烈发展。

  • 标签: 冷锋 WRF模式 暴雨
  • 简介:根据枇杷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塘栖历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塘栖枇杷生长期气温、降水量、日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趋利避害、科学发展枇杷生产的建议,并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有针对的气象服务。

  • 标签: 枇杷 气候适宜性分析 气象服务
  • 简介:利用PV-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欧亚大陆阻塞高压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出现连阴降水的影响。结果显示:1978-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连阴降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区域连阴降水持续日数有比较明显的年际变化,2008年连阴降水持续日数远远超过历史同期;合成分析的结果显示,连阴降水较强年份,500hPa位势高度场上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西部地区同时有阻塞高压存在,但阻塞高压所起的作用对于南方各省连阴降水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冬季1月10日至2月2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频繁发生有利于湖北大部和江西、安徽局部连阴降水的增多,而不利于贵州北部的连阴降水发生;贝加尔湖地区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湖北南部和安徽西部一些地区连阴降水的发生;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贵州大部和湖北西部连阴降水的偏多。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这段时间7省1市冬季的异常降水中,关键区阻塞高压所起的作用很复杂。贵州、江西地区异于常年的降水,可能与阻塞高压和其它天气系统的异常配置有关。

  • 标签: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连阴降水 阻塞高压 PV-θ阻塞高压指数
  • 简介:陕西省降水量年变化呈单峰型、双峰型、三峰型。这些类型反映了陕西省年内主要雨带的移动和位置。陕西省年降水量、雨季(5~9月)降水量基本上遵从正态分布。

  • 标签: 降水量 降水类型 正态分布
  • 简介: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83.9%的冰雹持续时间为0—10min。龙卷沿海多、内陆少;7月和9月为多发期;13—14时和17—18时发生最多;75.0%的龙卷持续时间为5—20min。雷雨大风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多发区域;5—6月为雷雨大风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短时强降雨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主要出现在6—8月,21—22时出现次数最多;短时降水极值为26—105mm/h。

  • 标签: 强对流性天气 冰雹 龙卷 雷雨大风 短时强降雨 气候特征
  • 简介:在北京"7.18"强降水天气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启动、发展方式较为复杂,造成对流系统发展多样特征的机制也存在差别。天气尺度动力条件和局地层结不稳定结构都表明,此次局地强天气的发生有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高分辨率中尺度观测的分析表明,怀柔—密云地区存在孤立发展的对流系统,最终发展为多单体雷暴群;而在北京西南部线状对流的不连续传播发展特征十分显著。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的活动对北京东北部怀柔—密云地区对流系统的启动起了关键作用;在环境场与对流的相互作用机制下,北京西南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传播与重力波活动有密切关系。对流系统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演变的多样特征,体现了起支配作用的物理机制的差异。

  • 标签: 局地强对流 多样性 中尺度切变线 重力波
  • 简介:《黄帝内经》将气象学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热)6种气象现象的太过、不及或非时之候而影响人体病变的发生,又将人体疾病症候状况分成上述6种类似气象现象的类型统称“六淫”。前者为外感疾病病因分类,后者为症候分类。于是,“六淫”就有了双重含义。对“六淫”的科学含义及其定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六淫 定量标准 气象 疾病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ECMWF_THIN、T639及宁夏WRF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2015年10月30日—11月2日宁夏首场冷涡降雪天气过程的数值模式预报性能及其相伴复杂天气的可预报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700hPa相对湿度≥90%和比湿≥2g·kg-1、850hPa温度迅速降至冰点以下、2m和地面气温降至1℃以下、200hPa和700hPa偏北风速分别达40m·s-1和20m·s-1、雪后天气转为晴到少云、地面偏南风〈4m·s-1且相对湿度≥90%、大气层结稳定等模式预报结果,可提前对低涡和切变线引发的降雪、大风降温、雪后大雾以及积雪、道路结冰等复杂天气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报。根据低涡所经区域的厚湿层、水汽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等大值区和各家模式预报较大降水的重叠区域对强降雪区域及强度进行有效订正,但由于预报员对各家模式一致预报误差的认识和订正能力有限,使得对强降雪中心、降雪减弱时的局地强降雪以及区域大雾等天气精细化预报能力较差。

  • 标签: 冷涡降雪 复杂天气 预报偏差 可预报性
  • 简介:依据宁夏环境地质、气候条件、水氟含量、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分析了地方氟中毒的流行特征。在回顾地方氟病防治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只探求毒理剂量的氟引起机体微观变化,缺乏多学科间交叉印证,难以进一步阐明发病机理。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从环境与人类关系的作用、反作用和相互作用出发,采取相应的治本、干预、抗氟的防治措施,可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 标签: 生态学 环境 地方性氟中毒
  • 简介:分析了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和雷电灾害情况,根据江西省雷电灾害资料和年平均雷暴日统计资料,选取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易损指标、生命易损指标作为雷灾易损评价指标。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的雷灾易损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江西省雷灾易损度区划。提出了区域雷灾易损分析和区划的模式,为区域防御和减低雷电损失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雷电灾害 易损性 评估指标 区划
  • 简介:本系统可自动调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提供的气象实时资料,根据各种预报指标,对“大风”、“大雨”、“冰雹”、“大雪”、“寒潮”、“霜冻”及“晴雨”进行预报。

  • 标签: 灾害性天气预报 气象信息 实时预报 气象服务
  • 简介:对云量的诊断方案作了深入的分析,证明了无论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只要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由凸函数描述的,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少;反之,如果云量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是由凹函数来描述的,则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故Slingo型云量方案中,大尺度云量会系统偏少,而积云对流所对应的云量会系统性地偏大。同时还证明了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高频振荡型的,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的关系在局地相关较好,而长期时间平均后则相关程度急剧下降;如果其他气象变量是稳定型变量,则云量与该气象变量的关系在局地相关长期平均好,但就短时间而言相关较差。故云量方案(含Slingo型)存在系统误差,应被新的物理上更合理的方案所代替。

  • 标签: 云量 诊断 系统性误差 高频振荡
  • 简介: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几年来随着经济改革步伐的进一步深入,我市烟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从1993年开始试种至1998年止全市种植烤烟达5484,亩,总产量16066.49斤,总产值达6384392.78元。单产,质量、效益三项指标均名列南平市前茅。烟农刨平均亩产值1661元,当年烟、粮比较效益翻了一翻,每亩创特产税220元,成为一项高税率的农业开发项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力,增加复种指数,利用单季晚稻收割后的农闲田,发展一季烟叶生产,烟稻轮作,促进烟叶协调发展,以烟叶生产与开发扶贫奔小康相结合,实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不影响粮食生产。近年来,烟叶在我市生产效益增长幅度大,发展速度快,产业优势明显,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十大支柱产业的一项新兴产业。因此,积极探索和研究烟草种植与气候的关系,分析烟草在建瓯的适应是很有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烟草种植 适应性分析 气候 建瓯市 农业开发项目 烟叶生产
  • 简介:气候变化带给臭氧层的消息是喜忧参半的。根据一项新研究,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和气流的改变,北半球中部(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在内)臭氧层可能会提前恢复;同时,整个热带地区以及南半球中部(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秘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会延迟。

  • 标签: 气候变化 臭氧层 区域性 二氧化碳浓度 澳大利亚 热带地区
  • 简介:“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卧式釜气相聚合”连续聚合工艺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聚丙烯生产工艺。针对中国石化某工程公司聚丙烯的SPG聚合生产工艺进行了清洁分析,探讨其清洁生产水平。结果表明:该生产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催化剂活性高、单程转化率高和物耗、能耗低等特点,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可供企业选择聚丙烯生产工艺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聚丙烯 SPG工艺 清洁生产
  • 简介:本文在分析产生“94·6”赣南连续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急流活动的基础上,对(?)场,中尺度云图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发现:水平低层(?)增值明显,且又是(?)的高值中心所在的区域在短期内发生暴雨的可能较大;这次连续暴雨天气过程是多个中尺度云团生成、合并,几乎沿同一路径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路经赣南与暴雨区吻合。

  • 标签: 暴雨 天气系统 θse场 中尺度云团
  • 简介:在北半球,通常认为南坡即为阳坡;北坡即为阴坡。所谓阳坡,即日照时间长,接受辐射多的坡向;日照辐射相对少的坡向为阴坡。根据太阳照射时间和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计算分析,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冬季,南坡是阳坡,北坡为阴坡;在夏季恰恰相反,北坡是阳坡,南坡是阴坡。太阳辐射能是绿色植物的唯一能量源泉,又是坡面上热量主要来源。因而对阴、阳坡的认识,关系到坡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此我们特对中、低纬度南、北坡辐射、热量季节变化作了粗浅分析。

  • 标签: 北坡 季节变化 太阳辐射能 资源合理开发 可照时数 太阳辐射量
  • 简介:2007年12月17~21日,第8届中越灾害天气研讨会在越南胡志明市召开。来自中越双方的40余位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毕宝贵为团长的中国气象代表团一行8人参加了会议。越南国家水文气象局局长BuiVanDuc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毕宝贵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中国的灾害天气情况以及综合观测系统、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的有关情况,介绍了我国数值预报的进展,同时也指出了灾害天气预报和服务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两国的18位气象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内容涉及到台风预报、资料同化、中尺度天气分析、短时临近预报以及雷达资料应用等。

  • 标签: 灾害性天气预报 国家气象中心 气象服务系统 中尺度天气分析 预测系统 数值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