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8 个结果
  • 简介:辽宁省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为沈阳圣母圣心修女会举办的这次培训活动,得到省宗教局的重视,我们深受鼓舞。也感谢省宗教局一如既往地对教会和本中心的大力支持。当辽宁教区派出的五位修女和一位平信徒于今年2月到泰国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回国后,每个人都深深感到我国对预防宣传艾滋病知识的重视。以及教会在回应时代讯息中所起的作用。

  • 标签: 金沛献 沈阳圣母圣心修女会 “艾滋病知识”培训活动 开幕式 社会服务 天主教
  • 简介:论文依据相关上座部资料,对巴利语文献的价值及上座部佛教教义的发展,尤其是上座部佛典里的波罗蜜思想的发展,进行论述。

  • 标签: 声闻波罗蜜智 十波罗蜜 菩萨
  • 简介:本文从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提出的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的角度,对美籍华人学者余国藩(AnthonyC.Yu)和英国汉学家詹纳尔(W.J.F.Jenner)两个《西游记》译本佛教用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余译本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让更多的西方读者了解佛教文化,主要采用文献型翻译来传译原文中的佛教用语。与此同时,余译本也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常采用梵文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在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也较好地将原文中佛教文化渗透到读者,使译文读起来更具异国情调。而詹译本为了更加流畅地传递原文信息,使译文可读性更强,倾向于主要使用工具型翻译,如能在译入语文化基督教中找到类似的意象,多采用直接套用法。尽管两位译者所秉承的翻译理念有所不同,但其译作各有所长,受到东西方学术界的高度赞扬与肯定,以及西方读者的喜爱。本文认为以传播宗教文化、为研究者提供研究资料为目的时,译者宜主要采用文献型翻译;以提高译文在西方普通读者的可读性为目的时,宜主要采用工具型翻译。

  • 标签: 文献型翻译 工具型翻译 《西游记》 佛教用语 翻译策略
  • 简介:有人对祷告不以为然,认为谁照着文章去祷告,那不是心灵的流露,是编的。可是,你知道吗?有的祷告是祷告时的记录(如诗篇),同时也是我们心中要祷告的心声。这样的祷告,你也会同心地说阿们的。请听以下的祷告。

  • 标签: 祷告 求爱者 重要的地位 居首位 准备好 诗篇
  • 简介:离开了生活过的峒唝已近30年了,可心里依然久久牵念着与教友们一起诵经的日子,虽然偶尔回去过,也与教友们一起做上一两次早晚祷。但只是偶尔,那是因为去的时日不会太多,经声暂停之后,人还是要离开那个地方,这样一来理所当然地增加许多思乡的情节了。

  • 标签: 怀念 教友 诵经
  • 简介:一、规划背景20世纪八十年代初,赵朴初居士高瞻远瞻地提出“佛教是文化”;1987年,又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所,创刊《佛教文化》、《佛学研究》,开创了以文化弘法的新局面。时光轮转三十年,我们站在赵朴老的身后,又在思考老人家提出的议题,反思他当年伟大的创举,自我鞭策不能辜负赵朴老的一片苦心。国家宗教局王作安局长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强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守护者和传承者,当代中国佛教承担起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可谓因缘具足、责无旁贷。”

  • 标签: 《佛教文化》 中国文化 研究所 规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协会
  • 简介:复活节是普世教会最为看重的节日之一,在这一节期里,基督徒会藉着礼拜、赞美、祷告与洗礼等,来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与复活,中国的基督徒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中国的基督徒尝试把一项新内容融入到复活节庆典——无偿献血,缓解各地的"血库告急",活出耶稣"爱人如己"的美好诫命。

  • 标签: 无偿献血 复活节 “流” 爱心 基督徒 十字架
  • 简介:北宋末成书、南宋初刊行的《佛国禅师文殊指南赞》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像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但通行的《大正藏》本《赞》第11、14两参的插图发生了颠倒。参核图像特征和《华严经》可知,《赞》的另外11幅插图也发生了错位。以《赞》为底本绘制的明初太原崇善寺壁画的作者意识到了插图存在问题,但并未意识到问题不在插图本身,而在插图顺序错位,因而仅做了有限的修订。插图错位是由于编印过程编辑者对各善知识的形象认识不够深入而造成的。元至明初《赞》曾十分流行,但到明末清初时仅有文字部分流传,插图可能于此时在国内失传。

  • 标签: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太原崇善寺
  • 简介:《宗教院校设立办法》已于2006年12月25日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 标签: 宗教事务 宗教院校 会议通
  • 简介:道教的艺术作用论,基于其"道艺"观,源于道家而逐渐超越道家。《太平经》明确艺术有"炼性"、"益世"的作用,脱离了道家与黄老排斥"五音"、"五色"的思路;葛洪论证"非余事",其目的是阐明道教"不得无";成玄英认为"乐音和性",且可"上调阴阳,下和时俗",作用非常广泛;谭峭论证音乐能以"感激之道"起作用,进而实现道教的"教化"目标。所以,后世道教总结艺术的核心作用和价值是"道门扶",反映了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标签: 道教 艺术作用论 审美
  • 简介:美国著名的《今日基督教》刊物2008年4月登载了富勒神学院毛瑞琪院长(RiChardMouW)的一篇文章——《张开双手的福音》。它是该刊物”2008年基督教前景”的栏目,关于“我们的福音是否太狭小“这个问题讨论的一部分。读后颇有启发.愿作些介绍。

  • 标签: 福音 问题讨论 基督教 神学院 刊物
  • 简介:寒梅初绽,枫叶飘香,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初冬季节,和熙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给我们带来祥和般的温暖。中泰两国的弟子们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至诚顶礼膜拜在伟大佛陀的金莲花座下。让我们共同忆念生命中每一次的灵光乍现,让我们一起珍惜修行每一滴的甘露醍醐。

  • 标签: 佛牙舍利 泰国 祈愿文 灵光寺
  • 简介:符是道教最重要的法术之一。它往往与咒术并列,成为道教弘法济世的主要手段。在道教浩瀚的文献,或各种各样的活动,随时随地都可见到符的存在。可以说,无符无咒不成道,符是道教最鲜明的一种标志。本文依据道教门内所言,分符为八大类,即天书、神书、地书、内书、外书、鬼书、夏书、戎夷书。又依其用途,分符为三大类,即天象符、地理符、人体符。望求正于学人,以推动此领域的研究

  • 标签: 中国文字 道教 《古今图书集成》 《云笈七签》 五岳真形图 灵宝
  • 简介: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将儒释道的代表人物绘于一之中,以此表示儒释道融合。众多留存至今的画作,表现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和谐、求同存异的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宗教融合的美术见证。儒释道融合,是中国文化史的独特现象,也是宗教史的独特现象。留存至今的各种“三教”,用美术的形式见证了中国宗教融合的历史。

  • 标签: 宗教融合 美术史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史 儒释道 代表人物
  • 简介:稍稍接触过佛教的人都知道,唐代的大禅师们——诸如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很喜欢用“牧牛”比喻“治心”,即将牧童比作人,将“牛”比作“心”,或是将牧童比作“心”,而将牛比作“性”,以十牛比作修心的十个阶段。《景德传灯录》记马祖问石巩:汝在此何务?答日:牧牛!

  • 标签: 禅师 怀海 马祖道一 修心 佛教 《景德传灯录》
  • 简介:杜光庭可谓唐末五代时期的高道大德,在僖宗朝即获赐紫加官,曾被目为:“扶宗立教,海内一人”的大人物。唐亡,杜光庭依仕前蜀。先后被王建、王衍父子赐、封爵,甚至担任各种俗职。这些直接关系到对杜光庭的认识和了解,但今人对此辨析考证不足,面对史籍繁复纷乱的记载,征引稍有不当,便致矛盾、舛误错杂其间。本文即就此试作梳理考辨,愿抛引玉之砖,为杜光庭研究尽绵薄之力。

  • 标签: 杜光庭 矛盾 考辨 五代时期 辨析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