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8月6日,“训诂学与民族民俗文化研讨会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训诂学与民族民俗文化研讨会”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民俗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共同举办。这是训诂学界和现代民族民俗文化学界的首次正式合作。会上就“训诂学与民俗文化”“训诂学与地域文化”“近30年训诂学回顾与展望”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 标签: 文化研讨会 民族民俗 训诂学 理事会 中国 民俗文化学
  • 简介:一本篇的目的是想对于所谓“理论的知识”做一个比较满意的解释。亦可以说这就是一种知识论。原来我这个意见曾蓄在心中有好多年。最初使我得着一些暗示乃是由于我发见西洋哲学上的问题大半不是中国人脑中所有的问题。我因此乃觉得西方与东方在心理上,

  • 标签: 节选 文化 言语 知识论
  • 简介:本文以符号学中的符号自我理论为工具,以薛忆沩的三个中篇小说《广州暴乱》、《一段被虚构掩盖的家史》和《通往天堂的最后那一段路程》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个人在历史中的身份与自我。考察发现在历史中个人的身份和自我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身份脱离了历史的语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各种身份累加而成的自我就与身份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张力,并对历史构成了一种反讽。

  • 标签: 历史 身份 自我
  • 简介:汉语方言语音比较是遵循历史比较法中的语音对应原理展开的。亲属语言(方言)语音比较要寻找对等形式的比较。本文根据历史比较法的原理讨论高本汉方言语音比较法、罗杰瑞闽语语音比较法的得失,随后提出方言语音层次比较法这一概念,并通过闽语鱼韵读音的讨论说明语音层次比较法的具体步骤。

  • 标签: 历史比较法 对等形式 闽语 鱼韵
  • 简介:本文试图归纳出文化旅游业消费模式中的重要“运动”和变化,并将它们视为更广义的文化模式的表现。传统与创新不再对立,而是彼此对话,共同为新生的地方、知识和事件的表达寻找答案。地方的创造性得以提升,艺术和文化的空间都重新设计,不再封闭,而是向日常生活的对话敞开。这就重新定义了文化娱乐的时空一一根据格构模型,它的维度包括了过去、未来和在别处的虚拟时空。本文描述的旅游者把自己作为参与的主体,不再按照预先安排的一整套旅游计划、必游之地和必做之事的列表做事,而是寻求沉浸在当地文化中,成为与文化、娱乐、休闲和环境密不可分的体验的探索者和积极行动者。本文还定义了寻求真实性的演员式旅游和数码自助游,认为真实并不是“对传统的表演”。成为一个社区的“临时居住者”非常重要,他们可以体验到地方的真实精神,这种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上都能得到体现。因此,居所是最适合的术语,它暗示了文化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文化居所,它是为这样的游客而设计的:他们是全球化中的个体,也是当地社区的临时居住者,同时还是全球消费方法和模式的使用者。

  • 标签: 消费符号学 文化模式 文化旅游业 旅游符号学 革新理论 新生
  • 简介:文章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育及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少数民族汉语语言能力描述语库的设想。汉语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通用语,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语言能力研究,符合国家语言能力的战略设想,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少数民族 汉语教育 语言能力 描述语库
  • 简介:据学者统计,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大约为全球创造着220亿美元的价值,其在GDP中的贡献率,在美国达到了7%,英国8%,在日本甚至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而在中国则不足3%。由此可见,在当下,文化符号成为消费对象并不算新鲜事,其势头甚至盖过传统优势行业。正如哲学家所言,

  • 标签: 文化传统 符号经济 新兴产业 叶舒宪 编著 桥梁
  • 简介:作为一种文化纽带和交际工具,汉语普通话正在超越国界而成为五大洲各地华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资源。这一历史性的新发展有益于华人,有利于中国,造福于全世界。汉语普通话正在快步走向世界范围内强势语言的最前列,这将是我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又一次伟大贡献。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借鉴英语的成功经验,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本着开放、宽松、包容的态度对我们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标准明智地从宽掌握,适度多元。在维护相对稳定的共同核心语言要素和高质量相互理解度的前提下,允许和尊重汉语普通话大家庭中各区域成员拥有一定的特色,给予境内外广泛存在的普通话变体以平等的地位和充分的尊严。既要维持大同,又要尊重客观存在而又合情合理的小异,让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的汉语普通话使用者平等分享对我们民族共同语的所有权、监护权和解释权,从而强化普通话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以及使用者对她的认同度和归属感。这有利于在中国国内推广普通话,有助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进汉语的国际传播,有利于在海内外汉语普通话语言社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语音标准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其在百年国语运动中的历史使命,现在应该微调为“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这里“基础音”的意思不是要把地方普通话的语言特色塞进北京普通话,而是要让普通话的区域变体可以跟北京语音有所不同,但又不能差异太大,以免影响到语言交际的顺畅进行。

  • 标签: 汉民族共同语 标准 北京音 调整
  • 简介:自从1984年尤里·洛特曼(JuriLotman)发表《论符号域》(OnSemiosphere)一文以来,“符号域”这个概念已经从文化符号学的术语范畴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术语范畴。在塔尔图一莫斯科文化符号学派的学科背景中,“符号域”一词与“语言——第二模拟系统——文本——文化”等术语相关;而在跨学科的术语领域中,“符号域”与“生物域”、“智域”,以及“语言域”的结合则更值得重视。作为一个元学科的概念,符号域属于文化研究方法论的范畴,并且与“整体主义”、整体与部分等相对概念有莫大关联。因此,在此语境下,“符号域”作为元学科概念,对于文化研究,普遍文化生产机制的研究的转向,以及对“方法论本身的认知”起到了学科互补与整合的作用。

  • 标签: 文化符号学 符号域 学科概念 文化生产机制 文化研究 跨学科
  • 简介:本文旨在阐明当今欧洲大陆文化符号学流派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一些有关“结构主义危机”的假说,为未来“符号学科”的演进勾勒出四种图景:第一、选择排他性地只借助生物学,尤其是神经心理学(neurophysioIogy)的办法;第二、选择“多元文化符号学’’(semioticsofcultures)转向;三、选择“单一文化符号学”(semioticsofcuIture)转向;第四、选择“文化符号学”(culturalsemiotics)转向。在概述了前三种情况的优势和劣势后,本文提出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第四种“文化符号学,,(culturalsemiotics),它通过倒金字塔式的拓扑学方法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它结合了格雷马斯的生成说路径(generativepath)和洛特曼的文化拓扑学(culturaltypo]ogy)。最后,本文还分析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在多种信仰的城市语境下对宗教多样性的治理。

  • 标签: 文化的符号学 解构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宗教少数派 城市规划
  • 简介:参见系统是辞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辞典中错综复杂的信息的纽带.它通过各种方式连缀条目,把被分割开的各个知识点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为读者提供求知线索,使读者接触更多相关的文化或语义信息.文章对参见系统的定义、功能、种类、表现形式做一概述,并以《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为例,分析参见系统如何体现丰富的语义文化信息.

  • 标签: 参见系统 语义场 语义文化信息
  • 简介:“伪娘”作为易装人群的指称已经成为当下大众文化的热门词汇,引起各方热议。对与伪娘相关的大众文化现象进行细读,就概念本身进行知识考古,考察其挪用的权力痕迹,分析大众对男女易装的不同态度所包含的厌女症、恐同症等症候,对于当下国内的性别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标签: 伪娘 易装 厌女症 恐同症
  • 简介:王船山《识小录引》中云:“故日:‘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者,小也。大可冒,小不可假,故曹丕得言舜禹,冯道可以救人之仁归契丹,唯小者则筋骸不可强,血气不可遏。乃嚣然日:‘恶用此哉?’于是而蚁穴决金堤,星火焚昆冈矣。所甚忧者,小之坠也,几希之绝也。”于是,船山先生在此文里详细地描述了服之仪礼各事。

  • 标签: 美国文化 鲁宾斯坦 服饰 信息 意义 符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