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正>一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是与体质人类学(PhysicalAnrhropology)相对应的人类学两大分支之一,该学科名称于1901年由美国学者霍姆斯(1846—1933)首次创用,且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又有不同的传统称谓,如;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SocialAnthropoloyy);在欧洲大陆各国称“民族学”(Ethnology)。近年来,“文化人类学”有逐渐取代“民族学”而成为通用术语的趋势。意指从历史的及进程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当强调社会制度做为文化的定型的组织或一种

  • 标签: 文化人类学研究 文化人类学理论 民族学派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理论方法 文化涵化
  • 简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指出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掌权、理政用权的根本要求。而要解决如何理政用权和执政为民的问题,其关键在于领导者必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这是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必然要求。

  • 标签: 执政为民 领导干部 领导方法
  • 简介:<正>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是19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界争论最激烈的—个问题。赞成历史是科学的鲍威尔(FrederickYorkPowell,1850—1904)曾说:"今天的新史(newhistory)与旧史(oldhistory)截然两途。写新史学的史学家,相信历史是科学的一支,而非文学的流变,止写作优美的、有艺术性的及有艺术性的叙事。"①极享声誉的比瑞(J.B.Bury,

  • 标签: 历史研究 西方史学界 艺术想象 Powell 治史 史学方法
  • 简介:以行政区域为记述内容的空间范围是地方志的一个基本特征。历代修志都把区域建置内容列为志书之首,以框定志书记述内容的空间范围。新编志书继承了这一历史传统,在省志中都把区域建置内容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新编省志的《区域建置志》所要记述的内容含量大,范围广,既要写出自身的

  • 标签: 修志 编写原则 区域特征 日本帝国主义 建置沿革 文字记述
  • 简介:提高志书记述内容的深度,是关系到志书质量和成败的大问题。十多年来的修志实践,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如已出版的《志书修改与总纂》(1989年11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谈到“增强著述质量的深刻性”的十种手法:去陈旧观点、看历史长河、变立意角度、要慎探因果、务合乎科

  • 标签: 志书质量 总纂 修志 广西人民出版社 林业志 林区公路
  • 简介:文学史上有“千家注杜”的说法,“千家注杜”的热潮始於末代,而现存的各种杜诗注本和选本则有二百多种。其中,杜甫诗集或全集的注本以宋、清两代为多。而清代似以钱谦益的《杜诗笺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以及杨伦的《杜诗镜诠》流传最广。但後两种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乾隆以後钱著被列为禁毁书,直至清代末年才得以再度传播。万曼的《唐集叙录》认为,清人杜诗注释本中比较通行的,首先是康熙三十二年(1693)雕版的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其次是雍正二年(1724)印行的浦起龙的《读杜心解》,而後便是乾隆末年(1795)杨伦的《杜诗镜诠》。

  • 标签: 《钱注杜诗》 批评方法 杜甫 诗歌研究 中国
  • 简介:当代法国文坛,流派繁多,文论迭出:精神分析、新批评、语义学派、结构主义批评等。这些文论或着重心理分析,或封闭在作品的“本文”中,不一而足。然而近来,和西方许多国家一样,法国评论界对文学和社会、文学家与历史环境等问题产生了兴趣。我们发现,甚至本来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及这个问题。本期选登了一些论文,以期引起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 标签: 发生结构主义 文学批评 社会集团 文学作品 精神分析学 文学社会学
  • 简介: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古文明中,文物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载休,作为历史和文明的延续,它以实物的形态真实地记录了古代社会生产、生活、风俗、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成为人们了解和欣赏中国古文明的一扇窗口。按照笔者对惠州东平窑的了解,本文仅以东平窑出土瓷器为例,浅议其出土文物的收藏与鉴赏方法

  • 标签: 惠州东平窑 出土瓷器 收藏 鉴赏
  • 简介:前言大会给我的题目是,在回顾'战后历史学'如何研究'世界史'的基础上,作为历史学者应如何考虑当前'世界史'的研究方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战后历史学'到何时结束以及有何种历史学,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与观点,我个人认为是立足于战后民主主义精神立场上,研究、叙述历史的历史学。因此,在对战后民主主义本身所具有的问题提出尖锐批判的1970年前后大学纠纷中开始学习历史学的人们,及其那个时代以后各代学者提出的历史学的

  • 标签: 世界史研究 历史学者 精神立场 历史学研究 古代国家 远山茂树
  • 简介:语文教学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主动性,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 标签: 高职学生 语文 学习兴趣
  • 简介:牟世金(1928-1989)是我国著名的《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研究专家,他将毕生的大部分心血倾注在《文心》上,治《文心》长达三十余年,硕果累累。早在六七十年代,他和陆侃如先生合作先后撰写出版了《文心雕龙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9月上册、1963年7月下册)、《刘勰论创作》(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5月),《刘勰和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等著作。八十年代,随着《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1,1982年上、下册)、《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文心雕龙研究》(1988年抱病完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相继出版完成,牟先生的《文心》研究跃上新的高峰,在注译考论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有'龙学'

  • 标签: 文心雕龙特点 校注文心雕龙 牟世金校注
  • 简介:俞正燮是清代一位称得上考据大师级的著名学者。他在女性人物考据方面,不仅擅长归纳演绎,重视文献佐证,精于情理推断,考据方法科学理性,而且以考据经世,立意高远,胆识过人,形式多样,考据特点十分突出。

  • 标签: 俞正燮 癸巳类稿 癸巳存稿 归纳法 考据
  • 简介:<正>嘉祥大师——吉藏(549—623),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三论宗是印度大乘中观学派在中国的继续和发展,其基本精神是破除一切有所得的偏见,把一切归为无所得。与归于无得的基本精神相适应,吉藏三论教学的主要方法论便是“破邪显正”。吉藏在《大乘玄论》卷5中说:“邪既无量,正亦多途。大略为言,不出二种,谓有得与无得,有得是邪须破;无得是正须申。他论有破有立,则有破别有所申。今论唯破不立,则唯破不申。所以然者,若经若论,唯破颠倒虚妄,更无所申。本有病,故有教。在病既除,教药亦尽。……

  • 标签: 吉藏 破斥 中观学派 真理观 三论宗 邪正
  • 简介:<正>对旧、新《唐书》及两书《食货志》史料价值的认识,前人早有分歧。司马光《资治通鉴》悉采旧书,不用新书。新书《食货志》关于租庸调记事中“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非蚕乡则输银四十两,谓之调”,《文献通考·田赋考》“疑太重”而不取。清卢文(?)、王鸣盛诸家更力斥其妄,似成定论。加之《新志》还有些载述,勘诸现存史料,未获质证,或与其他史籍颇有出入(说见下文),不能不引起一些史学家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从而对两志的衡评逐渐有了高下之分。沈炳震《唐书合钞》声称于《天文》《地理》《五行》

  • 标签: 史料价值 食货志 新唐书 文献通考 租庸调制 册府元龟
  • 简介:<正>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毕生坚持学术著述,直至晚年仍孜孜不倦。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只简要介绍他论及的考据方法,以及考据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这是根据个人学习体会整理而戚,一管之见不足以窥全豹,误解更属

  • 标签: 陈寅恪 历史学家 史料价值 学术思想 考据学 陈先生
  • 简介:民国校勘学是现代学科意义上校勘学理论的滥觞时期,在这一理论嬗变过程中,梁启超的校勘学方法奠基了现代校勘学的理论基础。陈垣提出的“校勘四法”标志着现代校勘学的正式创立。胡适的《校勘学方法论》集理论、方法、历史于一身,对校勘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使它更加具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张舜徽的理论创新则使校勘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民国校勘学理论与方法的嬗变促进了这一学科的快速发展,也为校勘学屹立于现代学术之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民国 校勘学 理论 方法 嬗变
  • 简介:<正>近年来,人们常常提及史学“危机”。的确,科学的迅猛发展,曾反衬出史学的澹泊,诸多相邻学科的一派生气,似曾显示出与史学的巨大反差。所谓“史学危机”,实际上“是史学正在发生转机,正在酝酿如何革新内容和形式,向着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更高的科学水平发展”。举凡从事或关心史学研究的同志就不难发现,史学研究在走过漫长曲折的道路之后,通过对自身进行痛苦的审视、冷峻的反省,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构成这一新趋势的主要因素,便是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 标签: 历史研究 史学危机 历史现象 史学工作者 史学研究方法 比较史学方法
  • 简介:1990~1993年,笔者在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导师是钟文典先生。“考研”时,由于选择报考单位定向培养名额,因此,毕业之后,直接到定向单位——右江民族师专(今百色学院)历史系工作。当时,广西只有广西师大、广西民院、玉林师专、右江民族师专设有历史专业,前两校招本科生,后两校只招专科生。1994年,笔者开始担任历史系副主任,加上长期做百色地方史的研究,所以,跟钟先生有较长时间的交集,对他“两条腿走路”治学方法了解颇多,践行弥久。

  • 标签: 治学方法 广西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民族师专 历史系 硕士学位
  • 简介:<正>国外特别是英美德等国的历史学家近来十分重视史学方法论的研究,他们认为这是关系到历史学能否继续存在继续发展的大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国历史工作者的密切注意。我国史学界多年以来,采用议论和复述的传统研究方式,分析的方法又是平面型和单线型的。毋庸讳言,左倾路线和十年浩劫

  • 标签: 历史研究 比较历史学 史学界 史学方法论 历史学家 经济史
  • 简介:桂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地区的地方学,同样具有学术研究的普遍性以及跨学科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特征。无论是广西桂学研究文献和地域文化资源,还是广西沿边沿海的区位,都暗藏着深刻的跨文化、跨地域比较的元素和特征。跨文化的比较文化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现和掌握桂学的文化发展规律,彰显其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丰富性;有利于凸显桂学研究的特色。

  • 标签: 桂学 跨文化 比较文化学 研究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