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胃镜末次消毒后能安全使用的时间段;方法严格标准的胃镜末次消毒,干燥保存,采集存放2小时、6小时、20小时、26小时内腔灌洗液标本35件、35件、35件、20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所有标本均无细菌生长;讨论按我国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末次消毒胃镜,干燥保存于定期消毒的专用镜房中,26小时内直接用于患者是安全的。

  • 标签: 胃镜末次消毒 内腔染菌
  • 简介:摘要目的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痛阻滞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并无差异(P>0.05),经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痛阻滞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痛阻滞将有效缓解并减轻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并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应当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肩胛上神经阻滞 痛点阻滞 肩周炎
  • 简介:摘要随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2011年新考试大纲出现的变化,对于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的一次性考证通过率这一问题,成为了高职院校护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应及时分析考试变化,将护士执业考试的要求渗透到教学中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加强质量监控,从而提高考试通过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标签: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护士岗位 护理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式重睑术与传统切开术重睑术、埋线法重睑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02年10月~2009年12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整形外科664例单纯实施重睑手术者,251例实施两点法小切口重睑术,331例行切开重睑术,82例实施埋线法重睑术。出院后随访,就三组术后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予以比较。结果两点法重睑术术后满意度相比于埋线法及切开法重睑术,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两点法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切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埋线组,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点法小切口重睑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其相比于传统诸如切开法重睑术等术式,并发症少,效果显著,适应症广,患者满意度高,乃是一种综合效能高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重睑术 两点法 小切口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推拿结合痧放血治疗肩胛肌肌腱炎的疗效观察。肩胛肌肌腱炎为针灸推拿科一种临床常见病,临床常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压痛、炎症反应、牵拉疼痛、肌腱炎性水肿,颈项及病变侧肩部活动障碍等。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月针灸推拿科肩胛肌肌腱炎的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推拿手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推拿结合痧放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组内对比发现,对照组有效率为72.0%,治疗组有效率为100%,经过一周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为1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人从事针灸推拿临床近三十年时间,逐步摸索出一套推拿结合痧放血治疗肩胛肌肌腱炎的治疗方案,并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肩胛肌肌腱炎 痧点放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价艾滋病防治效果,采取下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监测方案》要求,对铜仁市妇保所、碧江区妇保所孕产妇监测,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及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对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2、2013年监测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5%(298/400)、80.5%(322/400)、88.75%(355/400);HIV阳性率为0.25%(1/400)、0、0.25%(1/400);梅毒阳性率为1%(4/400)、1.8%(7/400)、1%(4/400);HCV阳性率为0.25%(1/400)、0、0.25%(1/400)。结论铜仁市孕产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HIV感染率处在较低水平,但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大宣传力度,定期进行HIV、梅毒等疾病的检查,早期发现和阻断艾滋病、梅毒、丙肝经母婴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孕产妇 哨点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变应原皮肤刺试验的阳性结果对哮喘儿童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哮喘儿童发作次数。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哮喘患儿将其分为<3岁和>3岁组,并对2组进行变应原皮肤刺试验,根据变应原阳性结果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逐予以随访观察效果(主要发作次数),本组试验过程中患儿未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结果变应原皮肤刺试验的运用有效地减少了哮喘儿童(特别是过敏性哮喘)发作次数,提高患儿生活和学习质量,而且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哮喘儿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过敏性疾病是目前儿科最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皮炎及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紫癜等,患儿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学习、生活质量、家庭经济和家长工作以及患儿的身心健康1。过敏原皮肤刺试验主要是针对反复出现过敏症状的患儿进行检测是一种简便而又具有较高特易性的试验方法,目的在于发现和明确诱发病症的原因,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与之接触2。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儿科 应用
  • 简介:摘要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在用药过程中他们并不是那么各自独立。中医师以中药配伍西药、西医师以西药配伍中药应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大多数中、西医师并不十分了解中西药配伍应用所产生的化学性、药理性等变化,使药物疗效降低、毒性反应增加等。科学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应用是本文表述的重点。

  • 标签: 西药 中药 配伍应用 毒性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视下多角度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270例肋骨骨折病例的常规摄片与透视下多角度摄片比较。结果常规拍片发现305处骨折,透视下多角度片多发现330处骨折,漏珍25处。结论透视下多角度片可发现隐匿部位的肋骨骨折,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电视透视多角度点片诊断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眼药漏率。方法由8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分析发生的漏点眼药事件原因,制定对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品管圈的活动,住院患者眼药漏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保证了用药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眼药 漏点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仁寿县新生儿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位的分布情况。方法纳入958例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常规耳聋基因检测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足跟血进行DNA提取,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测,观察耳聋基因突变位的分布情况。结果SLC26A4基因以IVS7-2A>G位突变最为常见,均高于其他基因位的突变率,P<0.05。结论仁寿县新生儿人群中GJB2、SLC26A4基因突变率较高,GJB2基因以235delC位突变率最高,SLC26A4基因以IVS7-2A>G位突变率最高。

  • 标签: 新生儿 耳聋 基因位点 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冕宁县艾滋病快诊检测点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及质量管理情况,进一步规范艾滋病快速检测工作,提升防治工作质量。方法采取HIV抗体检测能力验证、职能工作考评、职能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艾滋病快诊检测进行室间质量考评,并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评的14家艾滋病检测点中,优秀1家,良好11家合格2家。结论冕宁县艾滋病快诊检测总体检测质量良好,但有少数实验室在实验室检测的规范性、质量管理、生物安全意识上仍存在一定问题。

  • 标签: 艾滋病检测点 质量考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静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随机对我院79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洛赛克)首剂80mg静,后以8mg/h注射泵持续泵入,维持72h;对照组常规剂量奥美拉唑40mg静。结果治疗组3日内出血者1例,对照组3日内出血者3例,两组比较存在较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43%,对照组总有效率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8mg/h持续静,维持72h,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显著。

  • 标签: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出血
  • 简介:摘要探讨如何能提高医院门诊药房药剂人员的工作服务质量,提高发药的准确率,以此真正的做到对病人的认真负责。帮助病人正确的服用或使用药物,为病人恢复健康给予帮助。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药房服务模式。

  • 标签: 门诊药房 工作质量 药物调配发放 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麻醉穿刺方法对剖宫产麻醉穿刺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组后实施不同麻醉穿刺处理I组行常规针内针穿刺技术(50例)、II组行腰穿针直接穿刺(50例),评定术后的穿刺痛发生情况和麻醉效果。结果II组患者术后72小时、1个月、2个月、6个月的穿刺痛发生率低于I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于剖宫产手术中实施腰穿针直接穿刺处理作用突出,可预防穿刺痛,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穿刺 剖宫产 穿刺点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五支撑法治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kyphoplasty,PKP)后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9例,患者平均年龄73.03±6.64岁;男9例,女50例。L1骨折37例,L2骨折12例,L3骨折10例。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有31例和28例。我们在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分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功能锻炼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VAS评分分别为9.12±0.77和8.81±0.91,ODI功能指数分别为88.88±3.88和88.00±2.80,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锻炼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1.38±0.82和2.44±0.89,0.44±0.66和2.13±1.09,ODI功能指数分别为15.94±6.74和30.25±4.84,8.18±5.51和25.94±9.3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功能锻炼组患者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VAS视觉评分和ODI功能指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周VAS视觉评分和ODI功能指数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但术后1个月与3个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组间对照,术后1周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但术后1个月及3个月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五支撑法能有效缓解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出现的下腰部残余疼痛。

  • 标签: 五点支撑法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 下腰痛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多种并发症为主要损害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深入研究,抗糖尿病靶探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肠道相关的角度来综述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即主要从肠道相关的肠降血糖素、α-葡糖糖苷酶、葡萄糖吸收、微生物以及胆汁酸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糖尿病 肠道 抗糖尿病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