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出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82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胃镜及病理学结果分为三组消化性溃疡组264例,胃炎组294例,胃癌组262例;采用14C-UBT检测方法及胃粘膜组织活检病理学Hp检测,两项检测结果中任一阳性或均为阳性,诊断为Hp感染阳性。结果消化性溃疡组Hp感染阳性236例(89.4%);胃炎组Hp感染阳性128例(43.5%);胃癌组Hp感染阳性114例(43.5%)。消化性溃疡组Hp检出率高于胃炎组(X2=64.48,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消化性溃疡组Hp检出率高于胃癌组(X2=62.16,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胃癌组与胃炎组Hp检出率相等,均为43.5%,两组间无差异性(X2=0,P>0.05);结论新疆地区Hp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炎的发病过程中均具有相关性;新疆地区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间的相关性较胃癌及胃炎发病可能更密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胃炎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住我院的67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内镜特点,易患因素,转归等。结果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86.6%),女性多见(男∶女为1.0∶1.68);且多数(92.5%)伴有可能相关的基础疾病;53例行腹部CT检查31例有阳性发现;病变主要见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结肠镜下表现多数(91%)为一过型,83.6%患者治疗1周内症状缓解。结论对伴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及早完成结肠镜及腹部CT检查;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人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和内镜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洛浦县2012—2014自愿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就诊患者进行梅毒检测,掌握梅毒在我县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梅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对自愿来检测的人群抽取静脉血2毫升,分离血清,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验(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阳性者做定量检验。结果2012—2014年共检测831份血样.其中2012年检测234份血样,阳性116份,阳性率49.57%,2013年检测280份血样,阳性145份,阳性率51.79%,2014年检测317份血样,阳性153份,阳性率48.26%。结论通过3年的梅毒检测,我县的梅毒发病率有所上升,加强对隐性梅毒的确诊,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洁身自爱,规范梅毒的诊疗水平,是有效遏制和控制梅毒在我县的流行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梅毒 监测分析 新疆洛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兵团五家渠地区地区健康体检尿常规潜血阳性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血常规发现潜血阳性的体检者1400例进行研究,将这1400例体检者的尿液样本分别进行AX-4030尿液干化学分析检验与UF1000i尿沉渣检验以及显微镜检。结果干化学检验法的尿液样本检验结果和尿沉渣检验法的尿液阳性结果以及阴性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9.50%和96.70%;干化学检验法的尿液样本检验结果和显微镜检验法的尿液阳性结果以及阴性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9.10%和96.90%。结论尿干化学分析检验、尿沉渣检验以及显微镜检验都是检验潜血的有效方法,但是为了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检验结果,需要联合以上三种方法进行检验,这样做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常规 潜血 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引发新疆伊犁县地区不同民族及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及其感染率与季节的关系,为该地区临床预防及治疗阴道炎提供依据。方法直接涂片刘氏染色镜检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结果600例引发新疆伊犁县地区各族女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和加德纳菌,且多为二者的重叠感染。重叠感染的病原体在不同民族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31~40岁为该地区女性阴道炎高发年龄段,秋冬季发病率(58.5%)略高于春夏季(41.5%)。结论新疆伊犁县地区女性阴道炎多由白假丝酵母菌和加德纳菌的重叠感染引发,因此临床医师应结合症状、体征,充分利用实验室检查对阴道炎进行病因诊断,提高当地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阴道炎 病原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学龄儿童Ob基因型的分布特点、瘦素水平及其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91名6-13岁学龄儿童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抽血检测瘦素水平。结果(1)学龄儿童瘦素水平肥胖者高于非肥胖者,提示瘦素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学龄儿童Ob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肥胖组AA型及CC型明显高于非肥胖组,而肥胖组AC型明显低于非肥胖组,说明肥胖的发生与ob基因多态性有关。

  • 标签: ob基因 瘦素 基因多态性 学龄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汉族、哈萨克族女性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与雌激素之间存在的作用关系。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89例汉族及85例哈萨克族女性绝经后EH患者和相应正常对照组的雌激素E2水平。结果汉族、哈萨克族女性EH患者血清E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汉族与哈萨克族女性绝经后EH患者雌激素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绝经后的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的水平逐年下降,而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而汉族与哈萨克族女性绝经后EH患者之间雌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

  • 标签: 新疆汉族 哈萨克族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 雌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实施无陪护病房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深入访谈2014年5月到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医院无陪护病区住院的少数名族患者150名,并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维吾尔族患者在无陪护病区住院主要的存在的问题有语言沟通障碍、行各项检查治疗过程中遇到多种困难、老年患者孤独无助感强烈、经济负担加重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实施无陪护病房管理存在着多种实际困难,适当增加人力资源的配备、完善各项诊疗检查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是无陪护病房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维吾尔族 无陪护管理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人群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巴州人民医院住院由冠脉造影确诊的维族CHD患者358例;对照组361例。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静脉血清CRP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冠脉造影情况,探讨CRP与CHD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CHD组血CRP水平(6.67±1.69)m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5±1.32)mg/L(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其他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血CRP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8,95%CI1.075~4.305;P=0.021)。CHD组中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血CRP水平也随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本研究人群血CRP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CRP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其可以作为CHD发病的预测因子。

  • 标签: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哈萨克族与汉族慢性心衰患者血清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表达水平和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及差异,探讨两民族心衰患者galectin-3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哈萨克族心衰患者88人,汉族心衰患者70人,哈萨克族、汉族对照组各20人,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检测血清galectin-3水平,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哈萨克族心功能Ⅰ~Ⅱ级、Ⅲ级、Ⅳ级患者galectin-3水平均高于同级汉族心衰患者(P<0.05)。哈萨克族心衰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汉族心衰组大(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汉族心衰组低(P<0.05)。哈萨克族和汉族心衰组galectin-3均与LAD、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且与哈萨克族心衰组相关性更高(P<0.05)。结论哈萨克族与汉族心衰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和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存在差异,galectin-3可用于两民族心衰的早期诊断及心衰严重程度的评估。

  • 标签: 民族 半乳糖凝集素-3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克州包虫病流行现状及趋势,评估8年来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142例包虫病患者,进行逐例审核、核实并调查、统计,进行三间分布描述,分析流行因素。结果克州包虫病2004—2011年8年累计发病率约为27.90/10万,年发病率呈现曲折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2011年新发病例数与2010年同期相比上升高达50%。结论包虫病的传播与牧羊犬及家犬等动物有关,在包虫病的防治过程中,牧羊犬及家犬等动物的驱虫工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包虫病 疫情分析 克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新疆沙湾县职业人群对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生活及工作行为习惯,为防治布病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我县肉品交易市场内的120名职业人群进行调查,调查信息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职业人群的对布病防治的总知晓率为25.22%,职业人群有食用半生不熟的牛羊肉制品情况、不戴乳胶手套的习惯、工作后不洗手直接食用食品的情况、手上有伤口直接接触牛羊及其制品的情况、工作中无使用口罩的习惯等5种可能感染布病的高危行为习惯,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90.00%、30.83%、75.00%、97.50%。结论我县职业人群布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生活及工作中的习惯存在较高比例的高危行为,需大力加强健康宣教。

  • 标签: 职业人群 布病 知晓率 行为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九十团中小学校学生的视力状况,分析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更好的为学校制定预防近视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学生近视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国家统一的学生视力检查方法和要求,对我团中小学生2007—2012年度全体在校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论近视是目前中小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病,已经成为危害中小学生健康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更好指导学校开展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中小学学生 视力 调查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兵团第七师车排子垦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和改水效果。方法1984年10月、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分别在车排子垦区(123团、127团、126团、128团),受影响较重的123团,确立9周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的普查工作。结果改水前的1984年,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2.7%(109/150);1986年第一次改水完成后至2009-2010年12月,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17%(19/265);然而,2010年12月至2014年第二次把水源地迁址到61公里的达子庙区域做水源供水后,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0.54%(1/184);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我们定期对该地区水中氟含量浓度的测定,发现水中氟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并成正比关系。经检验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次通过改变水源地址和水源井的深度,进行防病改水工程的实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用来纠正或降低地方性氟、砷中毒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牙齿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水源地 集中式供水 氟斑牙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