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HBV-DNA与e系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结果对照患者e系统的模式,发现HBeAg(+)、抗-HBe(-)者HBV-DNA阳性率为92.9%,HBeAg(-)、抗-HBe(+)者HBV-DNA阳性率为71.4%,HBeAg(-)、抗-HBe(-)者HBV-DNA阳性率为27.3%。结论PCR法较e系统更能准确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 标签: HBV-DNA E系统 聚合酶链反应(PCR)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EAG(+) HBV的复制
  • 简介: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因脑血栓形成致闭塞的动脉再通。溶栓效果取决于溶栓药物及其溶栓药的量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我们两院于1988年1~12月收住急性脑梗塞365例,其中120例符合入选条件:(1)发病72h内,脑CT扫描证实无颅内出血者;(2)无意识障碍者;(3)偏瘫肌力为O~IV级者;(4)血压〈24kPa者;(5)近3个月内无颅内、胃肠道出血或尿血者;(6)无严重心、肾和肝功能障碍及心律紊乱者;(7)一周内无应用溶栓药物者;(8)血小板计数〉~6K/μl以上者。12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单、双数。单数者应用降纤酶20U(A组),双数者应用降纤酶50U(B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降纤酶 急性脑梗塞 量效关系 溶栓药物 溶栓治疗 颅内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由司法机关调查被鉴定人既往精神状况的相关材料与鉴定的医学诊断结论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02年~2003年我院完成的130例精神医学司法鉴定案例的调查材料与鉴定医学诊断结论的关系,并按刑事案、民事案及被害案分为三组进行比较.结果130例被鉴定案例中刑事案105例,民事案8例,被害案17例.三组案例既往精神状况调查材料均来自不同方面,以被鉴定人的亲属为主要来源.民事案组的调查材料来自邻居、同事与司法机关的比例最低,且一致性也最低;刑事案与被害案两组的调查材料多来自邻居、同事与司法机关,其调查材料与鉴定结果一致性较高,三组材料来源的差别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孤证仅有5例.结论虽然调查所得既往精神状况材料在多数情况下可信,且与鉴定检查所见相符而被采纳,但其中部分案例的调查材料也存在相互矛盾和不确定性及孤证等问题,在鉴定过程中应正确、客观、合理地评价来自各方的调查材料.

  • 标签: 精神状况 调查材料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一致性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抗-HBe阳性与HBV-DNA检出关系.方法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101例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结果HBV-DNA阳性36例,阳性率35.64%,HBV-DNA阳性检出率,以慢性重型肝炎最高,其次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中度患者,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最低.检出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升高.结论表明抗-HBe阳转,体内HBV-DNA并未彻底清除,HBV的持续存在是变异发生的基础.

  • 标签: HBV 抗-HBE HBV-DNA 慢性乙型肝炎 斑点杂交法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动态血压监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将72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与无左室肥厚组,2组均使用北京美高仪生产的ABPM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组24h收缩压(SBP),平均脉压盖(PP)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左室肥厚组男女患者间24hABPM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SBP、PP及血压昼夜节律的消失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动态血压监测
  • 简介: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常见的急症,窒息缺氧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胃肠道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始动器官,胃肠功能障碍的出现常提示病情加重,预后不良。因此早发现、早处理是防止病情发展、减少死亡的关键。我们对46例窒息新生儿胃液pH值进行动态监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胃肠功能障碍 新生儿窒息后 胃液PH值 多脏器功能损害 多脏器功能衰竭 病情发展
  • 简介:目的观察表皮干细胞与胚胎期汗腺发生过程的关系,为诱导表皮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定向分化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取13-31周胎龄人胎儿背部全层皮肤,采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动态观察汗腺原基细胞,汗腺胚芽细胞及汗腺细胞中β1整合素与细胞角蛋白-19(K19)的表达特征,以细胞角蛋白-8(K8)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为汗腺发生及成熟的鉴定标准。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胎龄16周的皮肤,初级表皮嵴基底层细胞呈灶性聚集,形成小丘状,继而形成圆柱状细胞索向深层切入;至胎龄第24周时,细胞索末端部分形成蟠状,表现为成熟汗腺特征,不仅汗腺原基细胞,汗腺胚芽细胞表达β1整合素与K19,成熟的汗腺细胞亦有表达,并持续存在于汗腺发生全过程,K8始于14-16周,在汗腺胚芽细胞内表达并持续存在。结论汗腺于胎龄14-16周开始发生,至第24周基本成熟,胚胎期汗腺发生过程中,表皮干细胞是汗腺发生的源泉。

  • 标签: 胚胎期 表皮干细胞 汗腺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烧伤
  • 简介:白细胞介素24(IL-24),又名黑色素瘤分化相关抗原7(melanoma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antigen7.MDA-7),目前研究显示IL一24是唯一既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形成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又可刺激表达细胞因子的基因。体外研究显示,人IL-24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对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均具有显著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被认为是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三大常规疗法效果差且易复发.IL-24有希望成为一种治疗胶质瘤的理想功能基因。

  • 标签: 白细胞介素24 胶质瘤 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吸烟与2型糖尿病(2DM)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所选对象进行空腹血糖(FBG)、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1A1).结果:吸烟组及戒烟组较非吸烟组间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β(APOB)、FBG、FINS均呈非常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IAI显著性降低(P<0.01);而吸烟组与戒烟组比较TC、TG、LDL、APOB、FBG较显著增高(P<0.05);HDL、APOA1较显著性降低(P<0.05);FINS、IAI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吸烟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并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 标签: 吸烟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探讨烧伤后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与细胞外基质的关系.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后6、12h,1、3、5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数、caspases-3酶活性、细胞外基质成分(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并作相关分析.结果烧伤后大鼠肠上皮凋亡细胞数、caspases-3的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大鼠肠黏膜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或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烧伤后肠黏膜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含量变化与细胞凋亡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0.575,-0.613,P<0.05).结论烧伤后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增加,且与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相关.

  • 标签: 烧伤 肠黏膜 细胞外基质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后的QT变化情况。方法对28例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72h内的逐日心电图所测QT间期离散度(QTD)进行比较。结果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发生瘁死者QTD呈持续性增强,并大于非瘁死者QTD。结论急性心肌梗塞的QTD增加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瘁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提高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控制梗塞延展,是防止QTD增加而致瘁死发生的有力手段之一。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QTD 瘁死 QT离散度
  • 简介: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表达与细胞胀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胃腺癌组织中TSP-1的表达,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中肿瘤细胞的胀亡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TSP-1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TSP-1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较多发生胀亡,胃腺癌组织中TSP-1的表达与胀亡细胞的发生呈正相关(r=0.679,P<0.01).胀亡指数(OI)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P<0.05).结论:TSP-1表达和细胞胀亡与胃腺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标签: 胃肿瘤 腺癌 凝血酶敏感蛋白-1 细胞胀亡
  • 简介:目的研究大鼠外伤性脑挫裂伤细胞周围水肿带细胞凋亡随出血时相点的变化规律,以及脑挫裂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的关系.为脑挫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10只为对照组,50只为实验组,设置为6小时、24小时、3天、5天、7天共5个时相点.术后制作冰冻切片。用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技术)和免疫组化法(SP法1观察凋亡细胞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bcl-2表达为阴性。损伤早期细胞凋亡与bcl-2表达明显增加,随着伤后时间延长.凋亡细胞伤后第3天达到高峰.而Bcl-2表达5天达到峰值。结论细胞凋亡与Bcl-2蛋白表达在一定时间窗内持续升高,但不同步,两者无明显线性关系.表明了bcl-2基因的抑制细胞凋亡作用。

  • 标签: 脑挫裂伤 BCL-2基因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龋病与元素锌、钙、铁、铅、铜的关系。方法应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对68例3~6岁龋齿儿童头发中的锌(Zn)、钙(Ca)、铁(Fe)、铜(Cu)、铅(Pb)5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设对照组。结果龋齿组头发中Zn、Ca、Fe、Cu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b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龋病与元素锌、钙、铁、铜、铅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 标签: 龋病 微量元素 调查分析
  • 简介:测量78例AMI患者QTd和QTC,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AMI患者QTD和QTC明显增加,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05,<0.001),AMI患者有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和非复杂性心律失常,两者比较,QTD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而QTC无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QTD是一项预测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有用指标,比QTC更有价值。

  • 标签: QTC AMI QTD 患者 室性心律失常 QT间期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变化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20例合并腹水)和15例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同时,B超测门静脉宽度,胃镜测食管静脉宽度,结果;肝硬化(其中20例合并腹水)和15例正常人的血浆内皮素-1水平,同时,B超测门静脉宽度,胃镜测食管静脉宽度,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合并腹水患者比无腹水患者增高明显,门静脉,食管静脉宽度随内皮素-1水平增高而增宽。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可能在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内皮素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肝硬化 血浆 内皮素-1 临床研究 食管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