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目前尚无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食管癌.目的:通过测定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食管癌诊断和监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ELISA)检测56例食管癌患者和10名健康成人的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并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的血清sTNFR-Ⅰ和CE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而sTNFR-Ⅱ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sTNFR-Ⅰ与CEA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sTNFR-Ⅱ(P<0.001).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而CEA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同时检测血清sTNFR-Ⅰ、sTNFR-Ⅱ水平有助于诊断食管癌和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 标签: TNFR 食管癌 血清 患者 诊断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M)与HBVDNA的关系.方法对257例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BVM与HBVDNA.HBVM检测用ELISA法,HBVDNA检测用PCR法.根据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阳性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血清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但部分HBeAg阴性或抗-HBe阳性患者也有较高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结论PCR定量检测HBVDNA含量更有助于判断体内HBV复制的情况及传染性强弱,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患者 血清HBV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HBCAB阳性 HBeAg阴性 PCR定量检测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了解其对病情估计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2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肝炎肝硬变和慢性重型肝炎5组,分别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酯蛋白B,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TC、HDL-C、apoA1、apoB水平逐步下降,以HDL-C、apoA1敏感性最高.而患者血浆TG在慢性肝炎中度、重度组中升高,而在肝硬变组、重型肝炎组明显下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TC、TG、HDL-C、apoA1、apoB水平下降反映肝功能储备明显降低,HDL-C、apoA1可以较早期反映肝细胞受损的程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手段.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脂 载脂蛋白
  • 简介:为研究胃癌前疾病与维生素的关系,我们选择了萎缩性胃炎(22例)、胃溃疡(6例)和球部溃疡(10例)患者,同时测定外周血、胃粘膜组织和胃液中维生素A、C、E、β-胡萝卜素的含量,并以正常人(20例)作对照。结果表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患者胃粘膜组织及胃液中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均显著低于正常人,而两种疾病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胃癌与维生素的关系。在癌前疾病期局部组织即已发生变化,因而为指导维生素的临床应用及胃癌的二级预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胃粘膜组织 胃液 维生素 癌前病变
  • 简介:目的:确定梗阻对左半结肠癌患者外周血浆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19例(C组)、无梗阻症状左半结肠癌患者19例(B组),另随机选取健康献血员19例(A组),观察每一组血浆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结果A、B两组内毒素、TNF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内毒素TNF水平显著高于A、B组(P<0.01)。结论:梗阻可能是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外周血内毒素及TNF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患者 血浆内毒素 TNF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 肿瘤坏死因子 外周血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CA199、CA125含量变化,探讨两者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轻度20例和慢性重型肝炎15例,二组患者留取血清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CA125含量,同时随机选取20例健康体检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血清CA199为7.35±3.89u/ml,CA12513.28±8.41u/ml;慢性乙型肝炎组CA19920.69±9.14u/ml,略高于对照组(P〈O.01),CA12515.39±9.64u/ml,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两者含量均明显升高,CA199154.06±133.71u/ml,CA125184.44±125.73u/ml,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A199、CA125在重型肝炎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提示CA199、CA125水平升高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重型肝炎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25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与总胆汁酸(TBA)水平关系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产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0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PA、TB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PA值逐渐下降,TBA值逐渐升高;肝硬化患者血清PA与TB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82,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清PA水平下降,TBA水平升高,血清PA与TBA呈明显负相关,联合检测血清PA、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其代谢功能,对病情和预后的早期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TBA 血清前白蛋白 正常 临床意义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胃粘膜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0)含量与细胞凋亡改变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27例,其中Hp阳性者15例,Hp阴性者12例:正常对照组10例。应用生物化学方法和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胃粘膜组织中一氧化氮产物NO2水平、NOS活性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Hp感染时,胃粘膜NOS活性、NO2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较Hp阴性组差异显著(P<0.01),胃炎积分数与胃粘膜组织中NOS活性和NO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6和0.84,P<0.01)。当根除Hp后,胃粘膜组织NOS活性,NO2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则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指数与NOS活性和NO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8和0.79,P<0.01)。结论Hp感染时可引起胃粘膜组织NOS活化,NO过量产生,细胞凋亡增加,这从又一方面说明Hp感染在胃腺癌发病机制中作用。

  • 标签: NOS活性 胃粘膜组织 细胞凋亡指数 Hp感染 胃炎 -氧化氮
  • 简介:关于肝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及血小板体积变化的文献屡有报道。肝硬变患者血小板减少早已熟知,长期认为其与脾肿大伴机能亢进有关。但对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上述参数的变化及其发生机理知之甚少。为了评诂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数量与体积的变化及该类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

  • 标签: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数量 肝炎患者 急性乙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临床意义
  • 简介:雷公藤制剂在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中有重要作用,但仍不清楚雷公藤是否通过调节DC免疫功能而发挥药理作用。本实验将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炎症性肠病患者DC表面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为MHC-I主要成份之一)和免疫分子B7表达水平及DC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该影响在雷公藤制剂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

  • 标签: 雷公藤内酯醇 免疫功能 炎症性肠病 患者 机体免疫状态 雷公藤制剂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60例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明显改变;中度者肝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增宽,脾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重度者上述变化更趋显著,并有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和脾静脉血量的增加.结论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的变化.

  • 标签: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慢性乙型肝炎 门静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血流速度
  • 简介: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者干扰素α-2b再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25例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者中84例接受干扰素α-2b再治疗、5Mu/d,1月后改为隔日1次,疗程6个月;21例继续接受拉米夫定治疗,20例接受一般护肝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YMDD变异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干扰素组患者HBVDNA阴转率及HBeAg阴转率分别为46.4%和40.5%;拉米夫定治疗组分别为19.0%和9.5%,护肝治疗组均为5.0%,干扰素组与其他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36个月随访结束时,干扰素组、拉米夫定组和保守治疗组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17.8%、9.5%、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拉米夫定组YMDD变异达76.2%,而另两组YMDD变异分别为3.6%和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败者仍可选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但远期疗效较差.

  • 标签: 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干扰素 远期疗效
  • 简介:临床上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而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取决于所选用的营养方案.既往胃肠内营养多予鼻胃管或传统外科手术胃造瘘管进行,以往的研究表明鼻饲易引进吸入性肺炎,并因患者拔管常致临时中断进食.近年国内外开展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tomy,PEG)是一种较新的胃肠内营养途径,它具有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特点.为比较PEG与鼻胃管的疗效有何区别,我们比较了一组吞咽困难患者先后应用鼻胃管与PEG期间的营养状况(包括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及胆固醇含量)及其并发症,以探讨PEG这一新疗法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内镜 胃造瘘术 吞咽困难 营养支持 疗效评价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肠道外传播的致肝炎因子,在我国有较高的感染率,经血源途径传染被认为是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然而在HBV感染者的体液中亦可检测出HBV标志物(HBVM),提示日常生活接触可能是HBV传播的另一途径。为此本研究检测了40例乙型肝炎患者唾液、尿液和泪液中HBVDNA及其它HBV标志物,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

  • 标签: HBV标志物 肝炎患者 乙型 日常生活 唾液 肝炎病毒
  • 简介:为了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变化的意义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检测4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及Hp感染的变化,并以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胃泌素的变化为对照,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为159.3±42.1ng/L,对照组为96.8±32.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ild-Pugh分级A、

  • 标签: 血清胃泌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肝硬化患者 乙肝后 胃泌素浓度 Hp感染
  • 简介:随着戊型肝炎病毒(HEV)分子克隆成功,戊型肝炎特异性实验诊断方法有了很大发展。我们检测了5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不同病日血清抗-HEV-IgM和抗-HEV-IgG,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52例散发性戊型肝炎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具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

  • 标签: 戊型肝炎 抗-HEV 抗一HEV 临床意义 患者血清 肝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