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征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钠水平分为轻、中、重三组,分别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给予利尿、补充钠盐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血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轻、中、重三组患者,低渗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0%、8.93%、37.5%;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0%、12.5%、32.14%,经利尿、补充钠盐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后,腹水明显减轻、低渗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血钠水平越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预后越差、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与血钠水平呈负相关,利尿及补充钠盐治疗可有效减轻腹水及并发症症状,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低钠血征 预后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与奥硝唑注射液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及发生配伍变化的原因,为临床预测常见配伍变化提供询证药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归纳、分析、总结.结果奥硝唑注射液与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舒巴坦等β-内酰胺类药物,呋塞米、炎琥宁等强碱弱酸盐类药物,奥美拉唑等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有配伍禁忌.结论奥硝唑注射液应避免与β-内酰胺类药物、碱性药物及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混合使用或序贯使用.

  • 标签: 奥硝唑 配伍 变化 禁忌 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2010年药物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BC分析法,对我院2010年药品使用数量、销售金额及品种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着重对A类药品的药理学分类进行用药分析。结果A类药品占药品总数量的10.49%,B类药品占14.47%,C类药品占75.04%。其中,A类药品高度集中在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及辅助药物。结论我院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抗感染药物应用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亟待干预,以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ABC分析法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本文通过对我院病房药房口服摆药模式由手工摆药变为由全自动锭剂分包机分装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及策略探讨,给未使用全自动锭剂分包机的医院做参考。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全自动锭剂分包机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传统手工摆药过程的交叉污染,减少差错;是实现药房自动化不可缺少的一项,是将来药房发展的趋势。

  • 标签: 病房药房 全自动锭剂分包机 自动化
  • 简介:目的分析可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本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静脉注射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微泵静脉注射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留置失败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52±0.51)d,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为(3.59±0.50)d,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类留置失败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泵静脉注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各类因素所导致的留置失败发生,是应用留置针的最佳输注与护理方法。

  • 标签: 小儿静脉留置针 影响因素 微泵静脉注射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对医院抗肿瘤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计2010年、2011年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数量、用药频度(DDDs)值、销售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排序比值,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植物类抗肿瘤药受临床欢迎。结论抗肿瘤药利用情况基本符合我国当前用药特点。

  • 标签: 抗肿瘤药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出2010年全年处方信息,统计退药品种及其频次,结合退药记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128例次,不良反应和医生重复开药是退药原因中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19.53%。结论通过对我院退药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减少退药情况发生的方法有三,一方面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另一方面药师要增强责任心;同时医院还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
  • 简介:本院在2011年4月27日至6月19日上报6例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540,规格:20mg.7片)致肝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报告,完整病历4例,现分述如下:1病例病例1李某,男,65岁,入院诊断:高血压3级,脂肪肝;4月17日查:低密度脂蛋白(LDL-C)2.76mmol.L^-1,血清ALT(谷丙转氨酶)14U.L^-1,

  • 标签: 辛伐他汀 肝功能异常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鼻内镜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鼻内镜手术 护理服务满意度 疼痛程度
  • 简介:目的分析目前中成药说明书存在的问题,为说明书的修订提供建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的86种中成药说明书进行了分析。结果中成药说明书普遍存在着缺少药代动力学、老年患者用药、儿童用药、孕妇及哺期妇女用药、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注意事项、药理毒理等重要的项目的描述,同时一些项目叙述得不清晰,难以理解。结论中成药说明书应规范化管理。

  • 标签: 药品说明书 中成药 调查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高血压病史将2005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按血压数值及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纽和非高血压纽。对其危险因素、脑梗死亚型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80岁患者、男性,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颈动脉粥样斑块伴狭窄等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的LACI和POCI高于非高压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组与既往脑梗死史、LACI和POCI相关;而非高血压组与男性、年龄≥80岁、心脏病和糖尿病相关。结论脑梗死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尤其男性风险较高;非高血压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高龄、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性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LACI和POCI。

  • 标签: 高血压 非高血压 脑梗死
  • 简介:回顾性分析武汉市ADR监测中心2009~2010年收集到的128份头孢替唑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方法、累及器官或系统、关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头孢替唑ADR的发生与年龄、给药方式相关,并与临床应用上超剂量、超适应症等有关。

  • 标签: 头孢替唑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FDA对右丙氧芬撤市事件的处理过程及特点。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外文献,从右丙氧芬撤市的背景、FDA对右丙氧芬不良反应的调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FDA右丙氧芬撤市决定是基于实证的直接结果,FDA在右丙氧芬撤市之前进行了完善的风险管理,FDA重视风险沟通,为撤市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基础。结论学习和运用风险管理和循证理念是我国药品监管的当务之急。

  • 标签: FDA 右丙氧芬 撤市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LEEP刀行宫颈环行电切术,对我院门诊确诊为CIN的123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预后的追踪随访。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min(5~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ml(3~50ml),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相符104例(84.6%),上升14例(11.4%),下降5例(4.0%),宫颈创面均在3个月内愈合。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追踪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除2例手术后复发外,其余均治愈未复发。临床治愈率达98.4%。结论LEEP术治疗CIN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疗效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骨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有关骨肽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9例不良反应,以老年患者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多在用药半小时内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与药师应了解骨肽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骨肽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检索2009~2011年我院口服降糖药销售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其使用情况。可见3年内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用量居主导地位(DDDs排序前3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分列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销售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在0.20~3.50之间,即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的用药知识知晓情况和药学服务需求,探索适合社区居民的药学服务内容和模式。方法:选择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个人健康状况、用药常识的知晓情况与希望获得的药学服务。结果:到本社区医院就诊的居民中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为5787%: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居民比例较高;被调查对象的用药常识知晓率较低.只有1926%的居民能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8678%的居民家中备有常用药品,对药品的正确贮存方法知晓率不高,4619%的居民不会定期清理过期与变质药品;大部分居民(6397%)认为社区药学服务非常重要,健康课堂和窗口咨询是居民获取用药知识最受欢迎的途径。结论:需迫切提高社区医院的药学服务能力,探索适合社区居民的药学服务内容和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社区药学服务 药师 社区居民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统计其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最常分离自痰标本,占79.2%,其次是分泌物和尿液。病区分布广泛,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对含酶抑制剂复合物和亚胺培南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且多重耐药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抗药性 细菌
  • 简介:蒽环类药物的剂量限制性心脏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就一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用药后出现的心脏毒性反立,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监测和防治等方面作-综述。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淋巴瘤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2例心脏性猝死患者院前急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8min内得到救治患者12例,救治成功4例(33.33%);〉8min救治患者40例,救治成功2例(5.00%),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猝死以心脏性猝死为主,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减少猝死的发生,对某些非医疗行来的特殊救助人群普及心肺复苏术技能,可提高院前猝死急救的成功率。

  • 标签: 猝死 心脏性 院前急救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