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帕霉素是由吸水链霉菌产生的三十六元环含氮三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结构中包含非常特殊的被α,β-二酮己哌啶酸胺分子所掩盖的半缩酮。帕霉素最早在智利的复活节岛上分离获得,发现其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颗粒发癣菌等真菌具有显著的杀菌活性。后来发现,帕霉素还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和抗排斥反应作用,由此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但其抗真菌研究反而因此被忽视。

  • 标签: 雷帕霉素 生物农药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吸水链霉菌 白色念珠菌 Β-二酮
  • 简介:吡吗啉(pyrimorph)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的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休止孢萌发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0.066、0.059和0.550μg/mL,但对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其EC50值为9.78μg/mL。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经吡吗啉处理后的菌丝分枝相对较少,分枝间距拉长,但对菌丝直径无影响;从致病疫霉对番茄叶片的侵染过程来看,吡吗啉浓度为100μg/mL时,处理24h后在叶片表面只能看到少量休止孢萌发,96h后未产生孢子囊。吡吗啉在1μg/mL和10μg/mL时对菌丝体细胞膜的电导率无影响,但当浓度为50μg/mL时其电导率值明显上升;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100μg/mL浓度下,其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的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其菌丝体内的DNA合成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丁吡吗啉 致病疫霉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 简介:巴斯夫近期在阿根廷推出了苹果杀螨剂Nealta■(活性成分:氟螨酯),该杀螨剂可防治卵、幼虫、若虫、成虫各生长阶段的螨虫。

  • 标签: 杀螨剂 阿根廷 巴斯夫 氟螨 苹果
  • 简介:建立了虫腈在土壤、玉米植株及玉米籽粒中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玉米植株和籽粒样品用乙腈提取,经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土壤样品用丙酮提取,经液一液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一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0.05和0.5mg/kg3个添加水平下,虫腈的回收率为80%~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1%~8.0%;其在土壤、玉米植株及籽粒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虫腈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虫腈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77和2.44d。采用5%的虫腈乳油按推荐高剂量(有效成分)37.5g/hm2及其1.5倍该剂量(56.25g/hm2)于玉米苗后茎叶初期施药1次,在玉米乳熟期和成熟期时,玉米籽粒中虫腈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玉米收获时(距施药90d),籽粒中虫腈的残留量均低于参考的MRL值(0.02mg/kg,氟虫腈在谷物中的最大残留限量)。

  • 标签: 丁虫腈 气相色谱法 玉米 土壤 农药残留 消解动态
  • 简介:植物保护领域以昆虫鱼尼受体(ryanodinereceptor,RyR)为靶标的杀虫剂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近年来RyR在分子结构、功能调节,以及对以RyR为靶标的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昆虫RyR与哺乳动物RyR仅有约47%的同源性,因而是一个有效的杀虫剂靶标。昆虫RyR克隆与表达技术的成熟为新型杀虫剂的开发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昆虫RyR单通道、配体结合和免疫学特性的研究补充了RyR的电生理学数据。近年来开发的新型RyR杀虫剂通过激活害虫鱼尼敏感的细胞内钙离子释放通道来达到杀虫的效果。

  • 标签: 鱼尼丁受体 钙离子通道 杀虫剂 作用机制
  • 简介:浙江工业大学催化加氢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主要从事催化加氢技术、农药及其中间体合成、绿色合成技术和新农药创制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科技攻关、国家火炬、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了国家973项目,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 标签: 催化加氢技术 浙江工业大学 中间体 新农药 创制 绿色合成
  • 简介:浙江工业大学催化加氢研究中心成立于1991年,主要从事催化加氢技术、农药及其中间体合成、绿色合成技术和新农药创制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科技攻关、国家火炬、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并参与了国家973项目。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 标签: 催化加氢技术 浙江工业大学 中间体 新农药 创制 绿色合成
  • 简介:悬浮乳剂加工时,通常将固体原药加工成悬浮剂,液体或低熔点原药加工成高浓度乳油,在搅拌状态下,将乳油滴加入悬浮剂体系中,形成均一、流动性好的分散体。悬浮乳剂是油相、水相、固体等三相混合体,研制过程中极易形成膏化、聚结、分层、涨气、结块,特别是高浓度的悬浮乳剂体系,常常表面制备过程中假塑性膏化或硬化。

  • 标签: 悬浮乳剂 乙草胺 特丁津 莠去津 研制过程 制备过程
  • 简介:采用漩涡辅助液液微萃取技术作为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作为色谱分析仪器,建立了水样中甲草胺、乙草胺和草胺3种酰胺类除草剂的残留分析方法。对影响微萃取效率的各种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的微萃取条件为:在25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20mL水样和50μL甲苯,在2800r/min下漩涡1min。该方法线性范围在0.02~5μg/L之间,相关系数(R2)大于0.997。方法的富集倍数大于500倍。按照信噪比为3时估算的检出限在3.0~4.5ng/L之间(纯水),方法的报告限为0.05μg/L(自来水)和0.5μ/L(雪水)。使用该方法进行了自来水和雪水中的添加回收试验,在0.5,0.05μg/L添加水平,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在74.2%~9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9%~12.1%之间。

  • 标签: 漩涡辅助液液微萃取 酰胺类除草剂 残留分析
  • 简介:覃兆海,男,1964年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九三学社社员,199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01年起受聘为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化学会、中国植保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产学研合作与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农药学学报》编委。

  • 标签: 中国农业大学 科研创新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 博士生导师 大学学报
  • 简介:近年来,由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gramineariumcomplex)引起的赤霉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最重要的病害,病菌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也称呕吐毒素)也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此,深入理解病菌的致病机理和毒素合成机制对病害防控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标签: 赤霉病菌 合成机制 致病机理 结合蛋白 浙江大学 ATP
  • 简介:2-仲胺基-5-(2-氯吡啶-4-基)-1,3,4-噻二唑(BCPT)是早期发现的一个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外消旋先导化合物,报道了使用R/S-仲胺为原料分别合成BCPT的两个对映异构体的方法。初步生测结果显示,3种噻二唑化舍物(外消旋体和两个对映异构体)对稗草的根和茎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S-(+)对映异构体对茎的抑制作用强于R-(-)对映异构体和外消旋体,但对根的生长抑制作用三者间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吡啶衍生物 仲丁胺 1 3 4-噻二唑 除草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