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在核电厂的日常安全管理过程中,核安全管理人员会遇到大量的安全事项,正确、快速和有效地处理这些事件和异常是保证核电厂安全运行的关键。目前核电厂和核安全监管机构都应用分级分类管理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核安全相关事项,这样做可以使得安全重要度高的事项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保证核电厂的总体安全水平。这种分级分类管理方式的重要的一环是能够正确地确定安全事项的安全重要程度。随着以概率安全分析(PSA)为代表的风险指引型安全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核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风险重要程度来确定安全相关事项的重要程度。本文主要讲述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核电厂异常重要判定方法(SDP)在开发及核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未来我国核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

  • 标签: 核电厂 运行事件 筛选 经验反馈
  • 简介:本文对含137Cs单一核素的放射废物填埋处置接收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放射废物中137Cs在包气层中迁移、在含水层中的扩散规律,得到了通过饮用水、农产品等进入人体对公众造成辐射剂量的大小。依据IAEA的豁免准则,初步给出了含137Cs放射废物在北京延庆的小张家口垃圾填埋场填埋情况下的清洁解控水平值。

  • 标签: 放射性废物 填埋处置 ~137Cs 清洁解控水平
  • 简介:采用FLUKA蒙特卡罗程序计算了兰州重粒子加速器所产生感生放射核素的种类及其活度,研究了其活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使用γ谱仪测定了冷却后加速器腔壁中长寿命放射核素的γ能谱图,分析了感生放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影响,提出了相应防护措施的建议。

  • 标签: 重离子加速器 感生放射性 辐射防护
  • 简介:介绍了国际上对PSA开发质量和应用过程进行规范的技术标准和导则,以ASME标准和RG1.174、RG1.177为例,对这些标准和导则的适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PSA开发与应用趋势,提出了建立我国技术标准和导则的建议。

  • 标签: 概率安全评价 标准 导则
  • 简介:目前我国民用核材料安全监管尚没有国家法律的规定,现行有效的核材料管制行政法规是国务院颁布的核材料管制条例.本研究主要从我国核材料管制法规体系的现状、核安全监管独立在民用核材料管制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独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在我国民用核材料管制体系中,存在现有核材料许可证颁发没有结合核材料利用过程中的职业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核燃料循环设施的行业主管具有民用核材料安全监管的职能、核材料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等问题.研究也给出了加强核安全监管独立的必要,并提出了实施独立安全监管需要政府部门做出统筹计划和有效实施的建议.

  • 标签: 核安全 核安保 核材料管制 监管独立性 核材料许可证
  • 简介:本文研究了核安全规划中关于"实际消除大量放射物质释放的可能"这一安全目标要求的技术内涵,从确定论和概率论两方面提出了对"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物质释放的可能"的解读,给出了确定论设计和分析要求,同时,建议概率安全目标中的大量放射物质释放频率不超过1×10^-7/堆年,并建议将放射释放量超过500TBq剂量等效^131I的放射释放定为"大量放射释放"。在对比分析了CAP1400安全设计与上述要求的符合后,认为CAP1400设计可满足"实际消除"安全目标。

  • 标签: 核安全目标 实际消除 大量放射性释放 CAP1400 安全设计
  • 简介: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核安全司正式成立《全国核安全与放射污染防治规划》和《“十一五”核安全与放射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编写组、审查组和秘书组,并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规划的内容将涵盖政策法规标准:核电;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核材料和放射物质运输;放射源、射线装置和同位素利用;辐射环境监测和评价;

  • 标签: 放射性污染 防治规划 工作方案 核安全 放射性物质运输 国家环保总局
  • 简介:结合核电厂现有核安全、电力生产、风险等已有设备等级,以及考虑工业安全、环境安全、核与辐射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维修经济等多种因素,针对AP1000机组设计特点,提出以提高设备可靠为目标的设备可靠分级原则,并介绍了AP1000核电厂的设备可靠等级以及设备可靠分级的分析过程,增加了设备工作频度、工作环境和功能设备组的判定。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总结了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的应用经验。

  • 标签: AP1000 三门核电 设备可靠性管理 可靠性分级
  • 简介:本文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豁免”、“排除”和“解控”出发,说明普通工业排放的废气和废液是豁免或排除的,核与辐射设施排放的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是解控的,是非放射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澄清概念,达到形成核与辐射设施排放的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是非放射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不构成危害的共识.

  • 标签: 气态流出物 液态流出物 解控排放
  • 简介:国家核安全局于2017年8月发布了《改进核电厂维修有效的技术政策(试行)》,鼓励核电厂逐步开展相关维修活动的优化研究,并建立维修有效和风险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维修规则技术进行研究并对技术政策的条款进行解读,使核电厂营运单位更充分地理解和执行技术政策,以推进风险指引型维修规则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 标签: 维修有效性 技术政策 风险指引
  • 简介:江苏省城市放射废物暂时贮存库于1993年建成投入使用。到目前共收贮了300多家单位的2000余枚5类以上的放射源,涉及的核素有钴-60、铯-137、铱-192、镅-241、钷-147等。

  • 标签: 放射性废物 江苏省 管理系统 城市 试运行 暂存
  • 简介:为了确定短寿命放射医疗废物能否清洁解控及短期的衰变贮存是否有效,本研究使用γ谱仪分析已放置了10个半衰期以上的低水平含~(99)Tc~m的放射废物中残留的放射核素,通过核素的全能峰定性,通过感兴趣区的净峰面积定量。经过了衰变贮存,虽然所有核素的活度浓度均低于相应的清洁解控水平,但在~(99)Tc~m废物中检出了长寿命核素~(137)Cs、~(155)Eu、~(23)Te~m、~(154)Eu,其中~(137)Cs、~(155)Eu分析为~(99)Tc~M的母体~(99)Mo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核素进入~(99)Tc~m所致,~(123)Te~m、~(154)Eu可能为~(99)Mo靶中杂质核素衰变而成。半衰期最长的长寿命核素~(157)Cs的半衰期为30a,短期的衰变贮存并不能使这些长寿命核素活度显著减少,可见控制放射性药物的核纯度具有重要意义,可防止后期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置复杂化。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医疗废物 清洁解控 杂质
  • 简介:通过分析高温气冷堆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非开口浅表缺陷易漏检的原因、对比设计文件及检验和验收标准中的检验规则的不同处,制定防止漏检的措施并进行有效的验证,验证发现核1级厚板超声波检验除标准要求的直射法检验外,需增加斜射法检验才能达到良好的检验效果。

  • 标签: 高温气冷堆反应堆 压力容器 浅表性缺陷 检验规则
  • 简介:核设施乏燃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放废液,含有超铀元素和大量的裂变产物,由于其具有放射强、毒性大、含长半衰期放射核素自释热以及释放可燃性气体等特点,从而成为核废物处理的重点。本文重点对高放废液在贮存过程中的辐射水平、自释热和氢气释放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以为高放废液贮存过程中的辐射防护安全分析、热积累安全分析和可燃气体安全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放废液 释热 释氢 安全分析
  • 简介:在福岛核事故中,由于缺乏可靠的乏燃料水池仪表指示而影响了决策者对应急响应行动的部署,乏燃料水池的安全问题因此受到高度关注。福岛核事故后,各国通过经验总结对乏燃料水池仪表的可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中关两国对于提高核电厂乏燃料水池仪表可靠的相关要求以及美国发布要求的背景、命令的内容及达到的要求时间限期;分析了美国河湾核电厂对美国提高乏燃料水池液位仪表可靠的响应行动;介绍了中国针对乏燃料水池液位仪表可靠提出的要求,并对中美两国的改进要求进行了分析比较。

  • 标签: 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 乏燃料水池 仪表可靠性
  • 简介:本文利用通用流体计算软件,建立了爆破阀传热模型,采用稳态及瞬态求解器对AP1000型核电厂正常工况和严重事故工况下的爆破阀传热过程进行了计算与研究。计算过程中实时监测药筒壁面最高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计算结果为验证爆破阀在严重事故工况下的可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正常工况下,药筒壁面最高温度约为75℃;严重事故工况下,阀体表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采用10、50及100W·m^-2·K^-1三种条件进行计算,药筒壁面最高温度分别达到95.7℃、124.8℃及154.8℃。计算结果表明,严重事故期间,药筒壁面最高温度不超过160℃,不会对爆破阀所用火药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爆破阀 严重事故 传热 可用性
  • 简介:高活度废放射源整备装置要求清晰可见和屏蔽性能良好的观察系统。通过对ZnBr2水溶液的可视性能、对电离辐照的屏蔽效果和耐辐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将ZnBr2溶液用在高活度废放射源整备装置观察系统中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ZnBr2 屏蔽 观察窗 热室
  • 简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是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必须保持传热管的完整。然而,运行经验表明,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会出现各种降质。这些降质可能会导致管子的泄漏或破裂,使反应堆冷却剂丧失,并提供了直接通向二回路和释放到环境中去的途径。本文将介绍几种已知的传热管降质,传热管完整性能准则.并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完整进行评估。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传热管 降质 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