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23岁男性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予莫西沙星、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7 d,血钾未见异常。停用莫西沙星,给予清肺排汤,患者血钾开始升高。服用清肺排汤第10天,患者血钾5.7 mmol/L,诊断为高钾血症。给予胰岛素注射液4 U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6 h后,患者血钾降至5.0 mmol/L,2 d后降至4.6 mmol/L。之后,患者血钾复升,并于服用汤药第17天升至5.4 mmol/L。当天及2 d后每天给予1次胰岛素治疗(用法用量同前),血钾未再升高。住院28 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痊愈,停药出院。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高钾血症 医学,中国传统 清肺排毒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减增效升白汤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临床体会 。 方法:以我院 选取的 60 例 恶性肿瘤 患者 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30 例。 实施化疗治疗的是对照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 减增效升白汤 治疗的是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3% 较之对照组的 43.3% 明显更低 ( P< 0.05)。结论 :为 恶性肿瘤 患者采用 减增效升白汤联合化疗治疗 ,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值得大力推崇。

  • 标签: 减毒增效升白汤 化疗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蜂蜇伤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对 100 例 蜂蜇伤致肾功能损害 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均 50 例。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化指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化指标均好于对比组,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蜂蜇伤致肾功能损害患者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护理后 生化指标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毒蜂蜇伤 肾功能损害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应用于大黄遗传毒性减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的大黄中药材是同一批药材,将其分成四组,分别使用醋蒸法和醋炒法进行炮制,大黄药材经不同方法炮制后使用Ames(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进行遗传毒,对比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醋蒸法检测的大黄样本在非活化条件下呈阳性,菌株TA97、98、100及102致突变性均呈阴性,而醋炒法炮制的大黄样本仍然呈阳性。结论:对大黄中药材采用醋蒸法炮制可降低其毒性,采用醋炒法对减轻大黄毒性作用不明显。

  • 标签: 大黄遗传毒性 减毒 醋蒸法 醋炒法 炮制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肃星提取物(简称肃星)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模板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肃星在恩替卡韦耐药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A64)、野生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2.15和HepAD38)以及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毒性作用;选择安全有效的高、中、低浓度肃星分别处理3个细胞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HBV cccDNA水平。以高斯荧光素酶微环cccDNA(mc-cccDNA)转染HepG2细胞,同时选择高、中、低浓度的肃星在不同时间点作用转染mc-cccDNA的HepG2细胞,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分析相对荧光强度,计算对cccDNA的抑制率,评价cccDNA转录活性。结果肃星在HepG2.A64、HepG2.2.15、HepAD38和HepG2细胞中的半数毒性浓度分别为27.01 μg/ml、29.36 μg/ml、31.20 μg/ml和52.80 μg/ml。肃星对HepG2.A64、HepG2.2.15和HepAD38细胞中HBV cccDNA有抑制作用,最佳作用时间为5 d,5 d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4.24 ± 2.1)%、(52.02 ± 4.74)%和(47.16 ± 6.69)%,与未用药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肃星对转染HepG2细胞后mc-cccDNA转录活性的最佳抑制率为(48.44 ± 4.54)%,抑制作用优于干扰素对照组(P < 0.05),略弱于特异性敲低mc-cccDNA的pLV-CRISPR处理对照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肃星对恩替卡韦耐药型和野生型细胞系HBV cccDNA的复制及转录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为慢性乙型肝炎功能学治愈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共价闭合环状DNA 肃毒星提取物 转录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术后行A型肉毒素(BTXA)注射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9年10月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CNKI、VIP等数据库,检索词为面部创伤、瘢痕、增生性瘢痕、肉毒素、肉毒素A。纳入术后行BTXA注射与行安慰剂注射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7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450例患者。BTXA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Z=23.92,P<0.01),BTXA组视觉模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Z=8.60,P<0.01),BTXA组的瘢痕宽度小于对照组(Z=10.84,P<0.01),BTXA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83,P<0.01)。结论BTXA注射促进面部伤口愈合,对减少瘢痕形成有一定效果,但效果确切性和稳定性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 标签: 肉毒杆菌毒素,A型 面部 伤口愈合 瘢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环咽肌失弛缓症(CPA)是导致吞咽障碍的主要机制之一。神经系统疾病、肌源性疾病及头颈部疾病等均可引起CPA。A型肉毒素注射作为治疗CPA的有效手段,因其疗效明显、微创、可重复注射、并发症少,在康复科医师中得到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针对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CPA的患者选择、不同肉毒素制剂的剂量、注射方法、疗效和并发症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并罗列了Pubmed及中文数据库目前检索到的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CPA的相关文献,以期为对此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吞咽困难 环咽肌失弛缓症 食管上括约肌 A型肉毒毒素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将 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 自中毒病人抢救中,分析其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 自中毒病人 96 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 48 例)与优质组(优质护理, 48 例),获取疗效指标( 解毒时间、解毒率 、情绪和行为状况)和护理效果指标(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 结果: 优质组解毒时间、解毒率、治疗依从性、 SDS 评分、 SAS 评分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优于常规组, P 均 <0.05 。 结论: 将 优质护理应用于急诊 自中毒病人抢救中,可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行为和情绪能力,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均较高,护理效果佳 。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 自毒中毒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104 例痉挛性斜颈( ST )的临床特点、 A 型肉杆菌毒素( BTX-A )临床疗效 及其 与临床特点相关性 。 方法: 回顾分析 我院 201 2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住院的 符合痉挛性斜颈诊断标准的 患者 104 例, 统计患者 临床特点;分析 BTX-A 与 性别、年龄、 BMI ( Kg/m 2 )、教育 年限 、病程、 、 治疗 前 T sui 评 分 临床分型、平均每次 注射剂量、注射次数、注射总量 、 注射方式 的 相关 性及治疗后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 104 例 ST 患者女性占 57.69% ,年龄主要在 35-54 岁。 教育水平以初、高中为主。 有 38 人既往疾病早期被误诊,其中曾被误诊为颈椎病患者有 27 例,占误诊患者的 71.05% ; ST 合并 疾病主要为 精神情绪疾病 , 占 21.15% 。 BTX-A 疗效与年龄、 性别、 BMI 、教育 年限 、 病程、 治疗前 Tsui 评分、临床分型 、 平均每次注射剂量、注射总量、注射次数、 注射方式 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 ;不良反应发生率 10.58% 。 结论: ST 女性多于男性,发病主要在 35 到 54 岁之间; 病因 主要 与劳累、情绪异常有关 ,患者多数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症状, 情绪激动或者劳累时症状明显 ;疾病早期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易合并精神情绪疾病 。 BTX-A 治疗 ST 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多次注射不会明显降低疗效,但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 不能肯定 。

  • 标签: 痉挛性斜颈 临床特点 A型肉毒毒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急性共同性内斜视41例(71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内直肌肉毒素注射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术前内斜视度数为43.54△±13.63△,术后3个月34例(82.93%)眼位正位,复视消失,6例(14.63%)斜视明显好转,1例(2.43%)无效。术后2周3例(7.31%)出现上睑下垂,3例(7.31%)出现过矫,术后1个月上睑下垂和过矫均恢复。结论无肌电图引导直视下球结膜小切口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内斜视,共同性,急性 肉毒毒素,A型,注射,非肌电图引导
  • 作者: 姜孟楠 王多春 韩俊 梅嬛 吴林寰 冯岚 魏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2206,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 21004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 100101
  • 简介:摘要病原微生物是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其价值体现在实物及其所对应的信息数据资源。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国家级、省级保藏中心和专业实验室的指定,各类保藏机构已投入运行,并开始发挥保藏机构作用。为规范病原微生物保藏数据管理,提升病原微生物资源质量,中国CDC牵头制定发布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病原微生物菌()种保藏数据描述通则(T/CPMA 011-2020)》。该标准提出了保藏菌()种所应具备的数据字段及其描述原则,包括编号、名称、分离、危害程度分类、传播途径、致病性等通用数据,以及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特征数据。病原微生物资源的核心在于质量、基础在于标准,以数据规范为抓手,对推动我国病原微生物保藏工作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资源共享利用,引领保藏工作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保藏 数据 通则 团体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益肾蠲痹法”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继承先师章次公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 70余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成的一种治疗方法,在风湿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朱良春教授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一治痹理论,逐步形成了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指导,以虫类药与草木药配伍为基础,并针对肢体疼痛、肿胀、僵直拘挛三大主症,以“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为大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内治、外治于一炉的特色诊疗技术。朱良春教授应用“益肾蠲痹法”为主治疗风湿病,为临证治疗疑难风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益肾壮督蠲痹 浊毒疗法 风湿痹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翘热清颗粒和金翘热清喷雾干燥粉体外抗菌作用,并比较不同工艺制备的金翘热清抗菌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金翘热清颗粒和金翘热清喷雾干燥粉对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卡他布兰汉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在菌液接种量为105 CFU/ml的条件下,两种工艺制备的金翘热清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副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卡他布兰汉菌、大肠埃希菌(不含ESBLs)、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含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含MSSA)具有一定抗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含ESBLs)、金黄色葡萄球菌(含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含MRSA)、粪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差。相同剂量下,金翘热清喷雾干燥粉对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不含ESBLs)、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含β-内酰胺酶)的抗菌活性优于金翘热清颗粒。结论两者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相同剂量下金翘热清喷雾干燥粉对部分菌株的抑制作用优于金翘热清颗粒。

  • 标签: 金翘热毒清颗粒 金翘热毒清喷雾干燥粉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霍乱弧菌O1血清群El Tor产株基因组的重组特征。方法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中,选取分离时间从1937—2015年的292株霍乱弧菌O1血清群El Tor菌株完成图序列或草图序列,以菌株N16961的基因组序列为参照,使用snippy软件获得菌株的全基因组比对信息,利用ClonalFrameML软件对数据进行重组分析,比较大小染色体间重组数目及重组区域总长度的差异,以及不同分离地区菌株的基因组重组片段数目和总长度的差异。使用KOBAS分析工具对重组热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结果292株霍乱弧菌菌株中,发生基因重组163株(55.8%);其中,归一化处理的小染色体重组片段数目M(P25,P75)为4.7×10-6(9.3×10-7,2.0×10-5),大于大染色体[2.4×10-6(3.4×10-7,5.7×10-6)](P<0.001);小染色体重组区域占小染色体长度的比例M(P25,P75)7.1%×10-5(3.7%×10-6,4.8%×10-4),大于大染色体[2.2%×10-5(2.4%×10-6,8.4%×10-5)](P<0.001)。分离自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菌株重组片段数目M(P25,P75)分别为23(1.0,33.0)、1.0(0.0,34.0)、6.0(2.0,13.0)、0.0(0.0,1.0)和29.5(6.8,56.8)(P<0.001);分离自各大洲的菌株重组区域总长度M(P25,P75)分别为233.0(4.0,461.0)、11.0(0.0,695.5)、56.0(4.0,111.0)、0.0(0.0,9.0)和347.5(132.8,1 323.5)bp(P<0.00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62个重组热点编码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趋化、趋性、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受体活性和分子转导活性。结论霍乱弧菌El Tor大小染色体的重组片段数目及区域长度存在差别,不同大洲菌株重组片段数目及重组区域总长度不同。

  • 标签: 弧菌,霍乱 基因组 染色体 基因重组
  • 简介:摘要风险评估方法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必要技术手段。基于动物实验获取毒性数据的传统风险评估,由于动物实验通量低、周期长、成本高和高剂量外推至人类暴露剂量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难以满足大量化学品亟需开展风险评估的需求。作用模式(MOA)和有害结局路径(AOP)风险评估框架的提出为我们开发新型、高效的评价方法指明了方向。本综述介绍了MOA和AOP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丙烯酰胺(AA)为例,简述MOA/AOP框架在化学物风险评估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更好运用MOA/AOP框架进行化学物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危险性评估 毒性作用 有害结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