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发展历程。40年的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很多,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最为重要的也许是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为价值导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的强大比较优势。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展历程的思想境界、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世界视野和价值引领等方面的回顾与思考,可以探析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逻辑、价值取向和比较优势。

  • 标签: 新时代 真理标准 国家治理 民族复兴 比较优势
  • 简介:从法哲学视域,通过对“为”与“为道”的诠释和对《管子》“四篇”与《老子》的比较发现:二者均以自然之道为规制人生和社会的根本依据:二者所论之道有可知可得可效法之同和可言说与不可言说之异;由此形成二者法哲学思想致思取向“为”与“为道”的不同。《管子》“四篇”规制人生和社会的目标是通过对礼法的改革和完善,在现实世界中彰显和实现道,其致思取向是“为”;《老子》规制人生和社会的目标在于回归道,其致思取向是“为道”。在一致崇尚自然之道的同时,对人为的礼法,《管子》“四篇”建设多于否定,《老子》否定多于建设。

  • 标签: 法哲学 为道 为学 《老子》 《管子》“四篇”
  • 简介: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与惠栋的《古文尚书考》,在清初的《古文尚书》辨伪活动中影响力颇大。尤其是《古文尚书考》的成书,使得“伪《古文》案”彻底定谳。《古文尚书考》与《尚书古文疏证》关系密切。惠栋在《古文尚书考》上卷中选录《疏证》内容十二条,惠栋借此展现了自己的学术倾向、治学态度,明晰了伪《书》的形成方式与传播脉络。在《古文尚书考》下卷中,惠栋援引《疏证》之材料与梅鷥的《尚书考异》内容虽大量雷同,但不足以佐证阎若璩抄袭《考异》。惠栋以《疏证》为依托创作《古文尚书考》,补正了《疏证》的疏漏之处,将《古文尚书》彻底拉下神坛,促成了汉学取代宋学趋势的定型。

  • 标签: 《古文尚书考》 《尚书古文疏证》 惠栋 阎若璩
  • 简介:虽然真理不仅在于方法,但探讨一种达致真理的方法仍然是哲学头等重要的事情。什么是伦理学研究最为合宜的方法?怀着此一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十位学者于2017年12月25日共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参加了由中国现象学学会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的“现象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现象学 伦理学 上海 大学哲学 理学研究
  • 简介:饶宗颐先生,号选堂,又号固庵。1917年生,广东潮安人。父亲饶锷先生,颇富藏书,著有《潮州艺文志》等。选堂先生自幼承家学渊源,谙熟岭南文献掌故,而且于经史、释道书,皆有深嗜,打下了极好的学问根柢。抗战前后,在两广一带整理乡邦文献,并助叶恭绰先生编《全清词钞》。曾应顾颉刚先生之约,编《古史辨》第八册,并撰《新莽史》。

  • 标签: 饶宗颐 敦煌学研究 《古史辨》 家学渊源 选堂先生 岭南文献
  • 简介:晚期狄尔泰的哲学主题乃是对精神科学的诠释奠基,这一规划尤其体现在狄尔泰1900年的《诠释的诞生》和1910年的《历史世界在精神科学中的建构》之中.在《诠释的诞生》的导论和补充部分,业已出现了将诠释从某种技术手段转换为某种哲学规划的尝试,亦即探讨对生活表达之理解的结构与特征,但诠释在此仍然是对持久固定的文本的解释和阐释.这一诠释奠基方案在1910年达到了高峰.在《历史世界在精神科学中的建构》中,狄尔泰详尽阐释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区别,阐发了精神科学的独特结构,亦即生活、表达与理解之关联,最终落脚于客观精神和效果关联.客观精神是人类生存于其中的超个体的文化世界,使人们对他人的理解得以可能,保证了理解的客观性;效果关联则刻画出精神世界的根本特征,它塑造了客观精神,使其成为精神科学的对象.只有在此基础上,对精神科学的诠释奠基才是可能的.

  • 标签: 诠释学 精神科学 体验 客观精神 效果关联 狄尔泰
  • 简介:政治经济批判彻底瓦解了以往一切政治经济的形而上学,奠定了真正的实证科学和历史科学.作为发现社会事实本质和真理路径的政治经济批判,开启了一门综合的社会历史科学,理应成为普遍的社会科学世界观.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的批判并非意味着纠正这门学科某些不确切之处,也不是弥补空缺,而是意味着提出一个同古典政治经济相对立的新的总问题和新的对象,即以'劳动的政治经济'对抗'资本的政治经济'.政治经济批判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和思辨哲学对社会历史事件的经验主义和抽象思辨式把握,破除了以上两种思维方式在思考社会问题上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徒有其表的批判主义',并把纷繁复杂的社会整体作为反思和研究的对象.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 劳动 理论特质 方法论功能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化遗产、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阐发、弘扬和传承、“四个讲清楚”等系列讲话精神及对文物工作做出系列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山东省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将“齐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工程区的建设”纳入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独特作用 考古学 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文物工作 文化强省建设
  • 简介:世人常怨当今国人不出哲学家,但殊不知,不是世上真无哲人,而是缺乏报道哲人之媒介。媒体的眼光总是聚焦于演员明星、有权有钱的所谓成功人士,而真正的哲人常常唯有学识与思想,在普遍地以"娱乐至死"的手段来赢利的媒体界谁还能对一个真正学者的学识和思想感兴趣呢?!不过,不久前与我们永别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梁存秀(笔名:梁志)先生,微信和报纸对他的不幸离世,却出人意料地做了大幅的报道和追悼。

  • 标签: 志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治学 人生 怀念 自由
  • 简介:有关中国司法改革的研究,应坚持结构分析与机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非偏执于某一研究进路.从法社会的视角看,司法改革首先是回应社会转型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即在确保司法制度内核处于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渐进地实现制度变迁.作为司法改革的结构性环境,“政治正确性”直接决定了司法制度设计及其变迁的方式、方向和效果;作为司法改革的机制调整方式,“技术性治理”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行动策略和行为惯性.同时,由于转型社会正义的掣肘,成熟的司法样态尚须我们考虑多种价值之间的关系.因此,关于中国司法改革的研究,我们需要更具张力的理论阐释.

  • 标签: 司法改革 政治正确性 技术性治理
  • 简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或决议)是改革开放之初党史和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文献,决议不仅对党史和国史上若干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作出了符合史实的正确结论,而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目标。之所以能够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确立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考察历史可知,在决议酝酿、发起、起草和通过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握好邓小平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就抓住了《历史决议》的本质。

  • 标签: 《历史决议》 毛泽东思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 科学认识 社会主义现代化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就主要有: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的概念和范畴、借鉴吸收西方经济的概念和范畴、不断总结提炼通识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方法论体系建构方面的成就主要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哲学基础、以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根本方法、以西方经济的研究方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重要补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简介:在古典文学领域,《诗经》是第一部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成功完成转型的著作。在众多文学作品、文学流派中,最为古老的《诗经》能够捷足先登,主要是其本身天然具备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相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艺术真实性,二是艺术审美发生论,即劳动创造美基础上的个体本能情感活动,三是唯物史观。因为《诗经》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有此三方面的天然共通性,所以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诗经》便迅速接受其影响,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模式和解诗体系,影响深远。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诗经》学 20世纪早期
  • 简介: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艺术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艺术体制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艺术由附庸于宫廷、教会进入艺术市场。艺术突破了服务于宫廷和教会事务的艺术职能,由从属于政治和宗教的附庸地位中挣脱出来,开始了追求自身独立的发展历程;而艺术在新的艺术体制中,或者更确切地说在艺术市场中又陷入了另一种命运,艺术法则被笼罩在市场法则之中,在争取自我立法的征途中,艺术落入了另一种他律的框架。因此,艺术之于体制既是力图'突围',却又无可避免地走入被'收编'的宿命。从艺术自律的视角对艺术与体制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已经不单单是对艺术自律观念的弘扬,更是在艺术史的纵向生成中观照自律性问题中的悖论。

  • 标签: 艺术场 艺术体制 艺术自律 社会学
  • 简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留给世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方法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方法论探索指明了方向。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应用;马克思主要将实践认识论用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从马克思到列宁、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早期探索,再到毛泽东、邓小平所进行的让中国"站起来""富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探索,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的方法论构成、应用和创造性发展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唯物史观始终是方法论的基础,唯物辩证法是具体运用的基本方法,实践认识论则是贯穿其中的根本方法。三大方法论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大厦的三把钥匙。

  • 标签: 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方法论 唯物史观 唯物辩证法 实践认识论
  • 简介: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儒学作为相对于“虚”佛教的“实学”逐渐获得独立的发展,尤其在朱舜水实学思想和罗钦顺“理气为一物”论的影响下,朱子学者安东省庵和他的同门贝原益轩等人把朱子的“理”从先验的理转化为经验的理,主张“理气合一论”,其后学新井白石进一步发展了朱子的格物穷理精神,重视实用性、实践性和经验性。他们在近世日本传播和普及朱子的过程中,推动了朱子从形而上学的道德主义向经验合理主义的转变,为实证科学和经验科学在日本社会的萌芽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 标签: 安东省庵 贝原益轩 新井白石 理气合一论 经验合理主义
  • 简介: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其核心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重大原则指导实践,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创新发展,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新境界。

  • 标签: 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新境界
  • 简介:2017年11月11日至12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与清华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的“朱子经学与四书学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20余名朱子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朱子学 四书学 返本开新 经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理论体系中,空间和正义是两个属于不同层次的范畴.一方面,空间的概念不仅具有物理的和自然地理的属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另一方面,正义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并在一定场域中得到体现.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兴起,西方一些学者分析了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生产中存在的空间非正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但也存在若干非马克思主义的缺陷.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确立科学的空间正义观;只有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施行基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空间正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空间正义 空间生产 城市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精神现象》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解读,具体展现出信仰的本质结构、启蒙对信仰的批判、启蒙的肯定命题以及启蒙如何走向绝对自由、如何由于自己的局限性而走向自己的否定。绝对自由的最大局限在于没有自己的限度,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自律,而只是停留在自由的任意性之中,从而最终走向绝对恐怖。只有克服这些局限性,才可能建立起一个能够保障所有人的最大自由的社会。可以借鉴信仰里面某些积极因素,即信仰层面那种富有张力的矛盾对立结构,通过设立一个超越于现实世界之上的理想目标来扬弃启蒙精神的有限性,从而导致精神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 标签: 信仰 启蒙 绝对自由 《精神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