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尚”作为吐蕃王朝时期重要的政治身份,与“论”组成的“尚论”,是吐蕃王朝的为官阶级,自吐蕃王朝成立以来在王朝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吐蕃王朝的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往的吐蕃历史研究内容丰富,成果显著。但是,把“尚”作为吐蕃王政时期的一种独立的统治势力,考察其在吐蕃王朝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并对此加以专门讨论的文章并不多见。故本文依据敦煌文献等历史资料来考释吐蕃王朝时期的“尚”(外戚)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同时阐述外戚势力的专权干政,以及不同外戚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来说明吐蕃外戚势力对吐蕃王朝中后期产生的影响。以及吐蕃当政者采取打压庞大外戚势力的措施,企图以此达到缓解社会矛盾与权力重新分配的目的。并以此说明吐蕃王朝不同外戚势力对内对外的利益斗争是怎样对吐蕃王朝的最终灭亡产生了决定性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吐蕃 外戚 利益斗争
  • 简介:长期以来,吐蕃远古小邦问题一直颇存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一、小邦存在的时代是否为吐蕃时期;二、诸小邦是何时被吐蕃所征服的;三、在悉补野王统时代和吐蕃王朝时期,吐蕃与诸小邦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四、吐蕃之前究竟有多少个小邦;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吐蕃史的角度以及具体的地理环境、文化与史实背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认为诸小邦存在于悉补野王统出现之前,小邦的具体数量超过了40个,在悉补野王统时期一些小邦已经被征服,并从敦煌吐蕃藏文写卷、近年新发现的11世纪苯教古文书等出土文献资料出发,结合《弟吴宗教源流》等后期传世文献的有关记载对吐蕃与小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推测。

  • 标签: 小邦 吐蕃 悉补野王统 关系
  • 简介:吐蕃归义军时期,敦煌僧侣可以通过博换、买卖、请田、继承祖业等方式占有土地,而吐蕃茄归义军政权在认可僧侣占田的同时,还通过对僧侣据地征税课役、控制僧侣土地所有权的变更等方式对僧人的私有土地经济进行管理,从而构成吐蕃和归义军政权对敦煌佛教教团经济管制的重要内容。

  • 标签: 敦煌 僧侣 土地 税役 管理
  • 简介: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文献中,有不少都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786~848年)的作品。就其使用的文字而言,主要有两类,其一为古藏文文献,数量约在12000件左右;其二为汉文文献,数量也非常可观。这些文献主要是佛教典籍,既有佛教经典,又有僧人行记,还有各类释门杂文,真实地反映了前弘期吐蕃佛教的兴盛状况。与吐蕃王朝历史有关的文献数量虽不是很多,但非常重要,如《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用编年的形式记录了吐蕃王朝每年的大事,包括会盟、狩猎、征战、税收等,成为唐代吐蕃史研究的基础。敦煌写本中与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相关的文献数量也很多,为唐代吐蕃社会史、宗教的研究与构建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可补充或印证汉文史籍及后世藏文文献的记载。此外,还有其他多种古代文献,如法律文书、占卜类文书、伦理文书、文学作品等,不管是藏文或汉文,都是弥足珍贵历史资料。

  • 标签: 吐蕃文献 历史学 敦煌写本唐代
  • 简介:本文针对史学界对北宋与河湟吐蕃关系考证的偏失与不足,从前宋与河湟吐蕃的关系入手,着重考察了仁宗后期至英宗时期与河湟吐蕃的关系,并将神、哲、徽三代朝廷对吐蕃政策的变化联系起来,试图从中把握史的联系与演变

  • 标签: 北宋 河湟吐蕃 联盟的形成与发展 武力征服 得与失
  • 简介:摘要:本文对吐蕃时期碑文的研究基础上,从8至9世纪时期的碑文中出现的地名进行注释及相关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并加以总结,展望未来。

  • 标签: 吐蕃时期 碑文 地名
  • 简介: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纪年》的记载,一位曾以三种不同身份——赞蒙、母后、太后出现的女性墀玛类(705~712在位)活跃在公元675年至712年间,她便是吐蕃历史上的一代女王墀玛类。

  • 标签: 吐蕃时代 墀玛类 敦煌学 执政时间 藏族
  • 简介:本文利用藏汉文史料,对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的建立年代、治所、辖区范围、历任长使等问题一一探讨,提出己见。同时,对宣慰司辖下的各个军政机构次第考证,有助于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

  • 标签: 吐蕃 宣慰司 脱思麻
  • 简介:本文通过对意大利亚非研究院藏《世间总堆》手抄本文献的缜密分析和研究,认为这部手抄本系吐蕃王朝时期的文献,其年代至少在公元8世纪之前。该文献内容对"苯教"名称的来源、对辛绕弥沃的历史地位、对苯教的发源地、藏族先民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吐蕃苯教的面貌等方面的了解和探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 标签: 《世间总堆》 辛绕弥沃 苯教
  • 简介:吐蕃王朝时期的社会形态表现为封建农奴制性质,赞普虽拥有绝对权威,但朝中重大事项往往以会议形式决策。文章依据藏文史料,将其会议决策制度归纳为御前会议、尚论会议、臣民会议、辩论会议、区域性会议等5种形式,并就各种会议的规模、权威、议题、召集人员等内容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吐蕃王朝 会议 决策制度
  • 简介:吐蕃时期,藏族史书为了神化王权,彰显赞普的地位,在某些词汇运用上,严格区分等级,在史料取舍与编排上,惩恶扬善,塑造德政形象,这种编纂方法明显具有汉族史书“春秋笔法”的特征,反映出吐蕃时期藏族史书的编纂深受内地的影响,史学与社会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吐蕃 历史文书 春秋笔法
  • 简介:中原禅宗是早期传入吐蕃的三大教派之一,其传入时间至少可以追溯到松赞干布时期。因教义不同,中原禅宗传入吐蕃以后,与苯教发生了冲突。经过三次规模不等的教派斗争,中原禅宗最终成了吐蕃宗教的一大支流,并对整个吐蕃宗教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标签: 中原禅宗 吐蕃苯教 教派斗争
  • 简介:摘要:唐蕃关系是唐朝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通过联姻的方式确立了双方的甥舅关系,促进了两国文化经济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西南边疆的稳定。唐与吐蕃建立的甥舅国关系随着唐朝国力的由盛转衰而发生变化,逐渐由长幼关系发展为平等关系。这种关系的调整也符合历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关系的发展规律。双方关系的演进对西藏最终纳入中国版图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标签:
  • 简介:3月31日上午,赵朴初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会见台湾华藏精舍住持净空法师暨该精舍图书馆馆长韩瑛居士一行。赵朴老与净空法师原属同乡,宾主之间交谈分外亲切。赵朴老对净空法师在台先后执教于“中国文化大学”及各佛学院,并往来于欧美、香港等地弘法,创建华藏精舍及佛陀教育基金会馆

  • 标签: 北京广济寺 赵朴初 佛学院 弘法 四众弟子 雪窦寺
  • 简介:佛教文摘编者按什么是佛法?佛教的本质是什么?佛法、佛教、佛学有何不同?佛教与宗教、佛教与哲学、佛教与科学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无论对于学佛者还乏研究佛教的学者,都具有基本的重要性。近期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选辑海内外多种观点,不拘一格,共同探讨。文...

  • 标签: 佛教 宗教信仰 佛法 是宗教 非哲学 造物主
  • 简介:"两山相对如蛾眉"。峨眉之名,史见于秦汉,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九州。史载:汉永平中癸亥(63)六月一日,有薄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足迹如莲花,异之。追至绝顶无踪,乃见威光焕赫,紫雾腾涌,联络交映成光明网。圣接西南和尚(即印度和尚宝掌禅师)告之,答曰:此是普贤祥瑞,于末法中守护如来相教,现相于此,化利众生。有史可稽的峨眉山佛教始于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净土宗创始人之一慧持来峨眉山创建了全山第一座寺院普贤寺(今万年寺)。峨眉山原为道家第七洞天,东汉时即有寺观。经过先道后佛、佛道并存、佛盛道衰、佛教一统的复杂演变,至今道教仅存遗迹。五台、峨眉、普陀、九华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文殊、普贤、观

  • 标签: 佛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