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20年,心血管磁共振协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SCMR)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专家共识发布了最新版心血管磁共振临床专家共识,涵盖了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获得性血管病、冠状动脉疾病、心包疾病、心脏占位以及瓣膜病等各类心血管疾病,并对CMR在各临床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级。作者对该共识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同行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心血管磁共振 临床指征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临床病理特点,对其手术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1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病理特点,总结临床。结果:11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表现以月经量增多、痛经为主,单纯子宫腺肌症占比20.69%,子宫内膜异位最为常见,为53.45%,其次还合并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患者手术方式:次全切手术者16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00例。结论:子宫腺肌症在临床表现、病理表现上有其特点,需把握手术,为患者尽早实施对应治疗。

  • 标签: 子宫肌腺症 临床病理特点 手术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产程标准对产程中临床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初产妇112例,随机分为采用旧产程标准的对照组(n=56)以及采用新产程标准的观察组(n=5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产状况和新生儿预后状况。结果(1)生产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分娩时间(5.1±1.3h)略长于对照组(4.3±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出血量(423.6±11.4ml),产后感染率(7.14%)与对照组的(417.6±10.2)ml、(7.14%)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达73.21%,高于对照组的48.2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0.6)分,略高于对照组的(8.6±1.3)分,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能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对母婴预后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产程标准 临床指征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手术。方法回顾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B超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简便可靠检查方法,胆囊息肉在手术后的病理类型有6类,分别为胆囊息肉、炎性息肉、单纯性腺瘤、乳头状腺瘤、腺肌样增生,癌变。这些病理类型以胆固醇息肉最多有10例,炎性息肉5例,其他1~2例。腺瘤性息肉在年龄、息肉个数、直径和基底宽度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囊息肉依靠影像学检查,选择合理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 标签: 胆囊息肉样病 临床 病理 手术指征
  • 简介:[摘要]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安全有效的护理属于对儿童真实需求的判断,护理人员应该按照科学的临床推理能力,进行问题的有效的识别,及时地发现风险,推动患儿的康复。本研究进行论述儿童患者常见的呼吸道护理诊断的精确性临床,提供给儿科临床护士尽早的精准识别患儿呼吸道护理诊断重要的依据,维护患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儿童患者 呼吸道 护理诊断 精确性 临床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剖宫产各项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1502例,其中925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资料看,剖宫产率为61.58%,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从导致剖宫产的看,主要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头盆不称、瘢痕子宫、臀位。结论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 标签: 剖宫产 指征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临床。方法:对我院60例曾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瘢痕组,同期选择正常子宫妊娠产妇60例(正常组)进行对比。瘢痕组均试行阴道分娩,正常组均经阴道分娩。分别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长、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瘢痕组试产成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攀升的原因,分析各项剖宫产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930例剖宫产产妇的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及难产是剖宫产最常见的三大因素,尤其是社会因素所占比例高达32.8%。结论剖宫产率攀升由多种因素所致,临床中应正确掌握剖宫产,尽量避免剖宫产的扩大化。

  • 标签: 剖宫产 指征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妇幼保健院2011年1—12月剖宫产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对江夏区妇幼保健院2011年所有孕产妇进行剖宫产的统计分析,临床工作中采取各项控制措施,在确保孕产妇及围生儿安全的前提下,以降低剖宫产率。结果通过控制剖宫产率从1月份的65%降至12月份的48%。结论在产科工作中,通过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及严格控制剖宫产,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改善产时服务模式,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剖宫产率 措施 质量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构成及医生对剖宫产的掌握情况。方法对水钢总医院209年1月至2011年1月的576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为28.15%(576/2046)主要依次为社会因素(要求手术)、33.8%(195/576),胎儿窘迫27.95%(161/576),疤痕子宫13.37%(77/576),产程异常10.76%(62/576),臀位5.37%(33/576),过期妊娠2.95%(17/576)等。(2)疤痕子宫剖宫产率为93.90%(77/82),臀位剖宫产率为91.67%(33/36),新生儿窒息为2.59%(15/579)。(3)社会因素(要求手术)是我院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胎儿窘迫。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要求手术(社会因素)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妊娠并子宫肌瘤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剖宫产术,观察组在实施剖宫产术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围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产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孕妇,同时行剖宫产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会增加患者及新生儿损伤。

  • 标签: 剖宫产术 妊娠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近期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但近年来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剖宫产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剖宫产也在相应的变化。本文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2年6月、5年间行剖宫产术的主要手术,为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剖宫产率 手术指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近5年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中,胎儿窘迫占第一位,社会因素由第三位上升为第二位,二次剖宫产率上升。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剖宫产是妊娠满28周,经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上)及其附属物的手术,是目前处理高危妊娠分娩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剖宫产率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剖宫产术式的范围扩大。研究表明[2]剖宫产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不能阴道分娩的临床(多为绝对):包括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 因素分析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社会指剖宫产管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初产妇或初次分娩并非剖宫产术的经产者6241例,无绝对或相对剖宫产术,单纯因社会原因选择剖宫产术者,也进行基本劝导,但不强求;2016,初产妇或初产妇并非剖宫产术经产6505例,强化社会指剖宫产术管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2016年初产妇或初次分娩并非剖宫产术的经产者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率0.09%(6/6505),低于2015年0.85%(53/6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社会指剖宫产术的管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率。

  • 标签: 剖宫产 社会指征 孕妇